| 檀香首页 | 吉隆坡昙华苑 | 巴音檀香学苑 | 泰国檀香基金会 |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 |
 





  电子报首页
|
订阅电子报
|
电子报总览

 
萨提尔家庭治疗
文/爱心福利提供

上了吴思敏讲师的萨提尔家庭治疗课后,才明白到只有助人者与求助者都处在深层的自己时,治疗才会产生效益。往往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我本身对萨提尔的基本信念非常感兴趣,因为她提倡人戒生而平等。这一点能够让我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必然接受父母也是人,与父母在人与人的层面上接触及互动,而非只是活在彼此的角色之中。还有,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有足够的内在资源,以作适当的选择,成功地处理难题,健康地成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负起自己的责任。

    萨提尔也特别尊重人士有选择的,无论在什么境况,尤其当我们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做出的回应而非对当时的处境作出反射式的回应。例子:只得一个做法等於没有选择;如有两个做法是在矛盾的困境,所以三个做法才算是有真正的选择。她也强调改变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可以建设性或者是破坏性德;问题是我们着眼于何种改变。我们是肯定不能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那些事情队我们的影响。萨提尔的信念也鼓励我们编辑很多梦想,总有一天其中一个会实现的。通常人会去寻求辅导心理治疗的三大动力是恐惧、希望和醒觉。其实,说到底,动力之源就是‘希望' 。所以希望是改变的最重要成分。还有,难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付才是问题。通常是要先承认和接纳难题是属於自己的,随时增加自己面对难题时的选择。

   最后的信念是人由於相同而有所联系,因为相异而成长。能多接纳和欣赏彼此的不同,人与人之间才有真挚交流的机会,继续成长的空间。我可以深深感觉到如能把此信念无时无刻记到心理,许多事情原本会有不愉快的收场都会因此改变而能达到和谐的境界。

 

欢迎订阅电子报。取消订阅 | 订阅
© 1991-2025 檀香寺。本网站最佳视觉效果采用 800x600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
© 1991-2025 Than Hsiang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ed with 800 x 600 screen resolution using IE 5. Support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