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首页 | 吉隆坡昙华苑 | 巴音檀香学苑 | 泰国檀香基金会 |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 |
 





 第94期电子报    1-4-2007 电子报首页
|
订阅电子报
|
电子报总览

 
痛苦与慈悲
文 / 吴永达

佛陀说:“人生是苦的!”但为何人生“需要”有那么多的“痛苦”?

因为只有痛苦,才能让人“觉醒”。

然而,人为什么会痛苦呢?人是因为痛苦而痛苦吗?

其实佛陀已经告诉了我们:“人是因为执著而痛苦”。

所以佛陀想要教导我们的,并不是逃避种种痛苦的方式,而是如何去面对痛苦?苦,本来就是生命的本质。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感受到痛苦。生、老、病、死苦。得不到苦,失去也苦。

虽然我们都得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苦,但面对痛苦的态度,却因人而异。有些人,可以忍受极端的痛苦;有些人,即使一点点的痛苦,也会让他痛不欲生。

我们无法改变痛苦,但却可以淡化它,甚至转化它。

追根究底,我们必须了解“苦的起因”,也就是人为什么会痛苦的原因,才能从痛苦中超越解脱。

人会痛苦,是因为“自私”。也就是“我执”。

世间的苦,是因为我们没有慈悲心。

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却忽略了其它人,也有同样、甚至更深的痛苦。

因此,去除世间痛苦的方法,就是展现自己的慈悲,去关怀他人。

当你痛苦的时候,不要只想到自己的痛苦,更要想到和你一样在受苦的人。如此,你就能升起慈悲心,去渡化一切有情众生。

你的痛苦,也就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的意义,就是激发你的慈悲心;其价值,则是一切众生,因你的慈悲心,而受益无穷。

“予乐曰慈,拔苦曰悲”,这是佛教对慈悲的诠释。

就如快乐一样,痛苦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痛苦,来自抗拒;慈悲,来自接纳。

当你能够接受痛苦的时候,痛苦就已经消失了大部分。

如果你能够暂时“放下自我”的苦,去关怀别人的苦;你会发现,“自我的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消除了。

生命本来就是“息息相关”的。很多东西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关系,但其实是互相依存的。就像自然界里的食物链一样,当某个食物链受到破坏的时候,其它的生物,也会受到生存的威胁。

生命,不会因为你的愤怒和怨恨而改变,却会因为你的宽容和慈悲而变得不一样。

 

 

欢迎订阅电子报。取消订阅 | 订阅
© 1991-2025 檀香寺。本网站最佳视觉效果采用 800x600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
© 1991-2025 Than Hsiang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ed with 800 x 600 screen resolution using IE 5. Support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