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唯悟法师在印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有关见闻的一些开示。以下是唯悟法师的开示内容 :
研讨会提到各种社会与国际问题,作出如是的回应:“这些社会问题,需要由社会中的士、农、工、商及政治、教育、经济、科技、宗教等各界的社会人士一起来解决,不是单靠佛教徒本身的力量,可以解决的!”。
会中也说道:“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我们就要用二十一世纪的方法传达佛教,不可用十八世纪的方式。”。
同时:“身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做好自己修行的本份,对戒(律藏)、定(经典)、慧(论典)有所修学。
戒学与定学要依照传统,不必去修改它;慧学(论典),它是过去祖师大德为适应时代和众生根性用不同的方式作表达。
我们活在二十一世纪,应该用二十一世纪的方式来表诠佛教的慧学,若用二千年前的方式,现代人不可能了解,也不会接受它。
会中也说到:学佛不要停留在仪式上,应深入了解仪式的内涵与意义,才不会陷入迷信。
现代出家人,必须接受很好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以二十一世纪的方式,把佛法圆满的表达出来。
BIHAR 省,是印度最贫穷的省之一,但是此地却又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系的圣地,如灵鹫山,那烂陀大学。特别是那烂陀大学,它曾经培育了许多出色的佛教祖师与学者,它对印度的佛教有着辉煌的贡献。
佛教硬体建筑的重建,固然重要,我们更要重建印度佛教在那烂陀大学时代的 “ 那烂陀精神 ” 。西藏佛教正可在此做出贡献。
其实从中国去印度取经的中国留学生玄奘大师,他也对那烂陀大学及印度佛教做出很大的贡献。玄奘大师有深邃智慧与无碍辩才,和很强的语文能力。他不但成为当 代知名的国际学者,更把佛经带回中国并作出大量的佛经翻译工作,他可说是我们中国佛教中很伟大,很优秀的祖师及国际性的大善知识。
现代学者可依玄奘大师所译的经纶,及《西域风城记》等,来了解佛教真理与教育,乃至从历史和地理角度,来了解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史。
我们在办泰南的国际佛教大学,也应注重发扬这种 “ 那烂陀大学精神 ” , 不但要注重学术上的佛法传播 ( 理论 ) 更要将佛法用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上 ( 修行 ) !
甘地的孙子SHRI G.K.GANDHI当时也有致词。甘地是位伟人,他以非暴力的方式争取独立,可是最后被印度人所杀。
SHRI G.K.GANDHI 虽是一位印度教徒,但他对佛教也有研究。 他 说佛陀为印度妇女争取平等和反对阶级制度。很可惜的今天,仍有人虐待妇女,利用她们赚钱,使她们成为被欺负的一群。世界许多角落的妇女,仍旧发生这种不幸的事。
真正好的政治家 , 应为人民谋福利 , 而非为自己利益着想。佛教有句话说:要为众生奉献,谋求大众的福利,而不是只为自己私欲。
他同时又提到,最早看佛陀生平时,很不满释尊的为人,觉得悉达多很不负责任,竟然抛下妻儿不管,去出家!后来才明白,释迦佛的伟大,原来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广大的众生之福祉而出家。这样的精神,我们政治家有必要学习。
我在 SHRI G.K.GANDHI 的一番话里和在朝圣看到的情形,发现当地人非常贫穷,贫富差距很大,穷的非常穷,富有的非常富有。
印度阶级制度问题,独立时已立宪规定,“阶级制度”为非法。但在印度打开报章看时,会看到他们的广告分类,是以阶级来分的。这不平等的制度也影响了印度周边国家。这完全违反了佛陀平等教育的做法。
其实,在每个社会中,都有阶级的制度;中国古代社会也有士、农、工、商等阶级,商人在以前是最低的,但今天商人抬头了,他们在社会的地位却是最高的。
印度政府现在虽有相关法令来保护被认为的低级人士,但这种不良的文化已根深蒂固。印度的阶级制度,至今还有许多讲不完的例子。
如果印度社会会将佛陀教育实践百分之一,那么,它将不会是今天的样子。虽然当地有不少研究佛法的学者,但在佛法实践上他们是很糟糕的。
现在为大家讲个故事。日本有个管理学老师,他叫 PROF . KANO ,有一次他告诉我这故事:在日本有一个课程,是联合国办的,目的在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当时挑选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去日本学品管。有一次上了半天课 后,一位印度学生对 PROF . KANO 说:“教授!品管学是很讲究数据,以数据作分析,作抉择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这分析就要用到统计学。”这学生又对他说:“你上课教的统计学是幼稚园的,能 不能慈悲一点 教 我们较高深的统计学。”
教授听了对学生说:“啊呀!如果你要学最高深统计学,那你就来错地方了,我们日本所懂得的就是这种幼稚园的统计学。所以说你来错地方。”
学生好奇的问:“那,那里有得学高深的呢?”
教授答:“你猜猜看!”
学生答:“英国。”
教授说:“不对。”
学生就答:“德国。”
教授又表示:“不。”
学生再说:“美国吧!”
教授还是表示:“那也不对。”
他讲了好多个国家都错,教授才说:“让我告诉你,现在统计学最高明的是在印度;最高深的统计学在印度就学得到,因此不需来日本。”
这故事告诉我们 “ 实践 ” 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会看到圣教衰,是因为我们佛教徒没有真正实践基础的佛法,所以我们要起惭愧心。
泰国的山地亚索团体 , 他们鼓励弟子们持五戒 , 并做得很好 ; 而台湾的日常老法师的道场则鼓励信众们修持十善法 。
我们容易接受佛陀所说的法,甚至喜欢高深的义理,但基础的佛法 ( 五戒十善 ) 却没有做。其实五戒十善我们做不到 , 其他的都是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