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首页 | 吉隆坡昙华苑 | 巴音檀香学苑 | 泰国檀香基金会 |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 |
 





 第93期电子报    16-3-2007 电子报首页
|
订阅电子报
|
电子报总览

 
檀青新年分享会
蔡秀慧,黄汉栋报导

新年时挂春联现在已经不是一种时尚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春联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等。春联也叫 “ 门对 ” 、 “ 春贴 ” 、 “ 对联 ” 、 “ 对子 ”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新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古时候人们也用春联巧妙的表达出家里的状况。有一次,朱元璋在新年期间微服出巡,来到一户很穷的人家,看到门前贴的春联很特别,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然后没有横批。他觉得很奇怪,便问主人家这是什么意思。主人告诉朱元璋说:“我们家这么穷,当然是缺衣(一)少食(十)了。”朱元璋了解后便赏了这户穷人家很多财物。可见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没有管道向当权者申诉他们的困境,于是便有这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今天是年初八,也是檀青在新年期间的一个聚会,为了营造新年的气氛,大家都特地穿得红彤彤,充分营造了喜气洋洋的感觉。而且,穿红衣的人还会收到一个“红包”。活动开始,我们就来一个挥春游戏,这个游戏可不简单,每组会抽到一个题目,例如“法喜”,“红包”,“舞狮”等等,组员们必须发挥想象力把题目串合成对联。这挑战还真难不到他们,一两下功夫就完成任务了。“龙飞凤舞喜迎春,狮子吼经法满门”;“法语檀香迎新岁,喜事连绵接新春”,都很有创意。 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写春联的习惯,但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写得好不好还在其次,旨在博君一笑。

除了挥春,我们还有一个分享会,大家都各自分享在新年期间所作的事。有些檀青分享他们在年二十九午夜到街头发放,将日常用品,衣服,红包派给街边的露宿者,他们都是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而且年纪都老了。 现代的马来西亚人几乎都丰衣足食,古时候“缺衣少食”的情况已经渐渐减少了。然而世间还是有这一群不幸的人, 这些露宿者 过着流浪的日子。在天桥底下,在马路旁边,在五角基里,过着没有明天的生活。 他们都是靠乞讨为生,希望这些檀青这一点点的布施可以让这些露宿者过一个温暖的新年吧! 其实,布施了固然觉得很开心,也许这样的喜悦会维持一段日子。但,在我们依然开心的日子,这群不幸的人依然过着困苦的生活。我们可以帮到他们的,也只有那么一个晚上。然而,所施之物虽然微不足道,但这一份心意却是难得的。

除此之外,志勤和永华爸爸还分享他们在年初一时到檀香来参加一日修。通常在年初一,我们都会去拜年,拿红包,和朋友相聚或者干脆躲在家里观赏电视节目等等,为什么他们俩回选择共修呢?原来他们觉得新年只吃喝玩乐是每什么意义的,难得在年初一有这个闲暇,就参与共修,同时提醒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要更精进学佛与护持三宝。在新年期间,也有一些檀青到吉隆坡的东禅寺去参加新年共修法会,一来可以共修,二来又有机会和那里的师父和护法菩萨交流互动,真是一举两得。

有些檀青表示会趁新年检讨过去计划未来,希望新的一年更进步;有些檀青则表示趁机好好休息,以便储满精力在新年后继续冲刺。新年时可以和久没见面的亲朋戚友相聚,闲话家常之余也趁机关心彼此的近况,联络感情。其实在新年期间,大家都会保持最佳的礼貌,因为新年时吵架是不吉利的。如果我们每一天都有新年期间的醒觉,那每一天都会 “春满人间福满门”了。

活动末了,真信法师发给每一个人一个红包,里头藏有大德的法语。感恩师父的用心,希望我们可以用心体会,并付诸在生活中。

新年你真的快乐吗?也许大家心里已有了答案。

 

 

 

 
 
       
       
 
 

 

 

 
 
 
欢迎订阅电子报。取消订阅 | 订阅
© 1991-2025 檀香寺。本网站最佳视觉效果采用 800x600 屏幕密度,应用微软浏览器版本 5 或以上,并支援中文简体(GB)。
© 1991-2025 Than Hsiang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ed with 800 x 600 screen resolution using IE 5. Support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