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唯悟法师“近距离,心接心”交流分享会

-A A +A
报导: 蔡昌卫

(槟城檀香寺7日 讯)檀香寺住持唯悟法师希望更多的人选择出家,加入僧团,续佛慧命。

他是在檀香基金会于旧巴生路崇文华小礼堂主办的与唯悟法师“近距离,心接心”分享会上,如是指出;该分享会也配合唯悟师出家25周年举办,其他联办单位包括马来西亚佛教僧伽总会、马来西亚佛教总会、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马佛教发展基金会、马来西亚金刚乘总会、马来西亚佛光山、马来西亚佛教弘法总会。

唯悟法师是以答问方式,在主持人尘聪法师针对各类提问发表。这些提问包括佛教各派别的历史、檀香基金会的管理、办学的庞大开销的解决方式、佛教的未来发展等。

在针对大马佛教及檀香基金会未来发展展望时,法师说佛教事业不能少了在家众扶持,很多出家人不便处理的事须假手在家众;然法师说,一如佛入灭前即交代续佛慧命的重任在僧团肩上,所以出家僧众始终是檀香佛教事业的核心,希望更多发心的年轻人人出家加入,发挥更大力量,续佛慧命。

法师也追述他是在40多岁时出家,出家后25年来的最大背后力量是紧记历代祖师们的不忍众生苦及不忍圣教衰的精神。

他说,不同在家居士,出家让他可以全心投入推动佛教事业。他承认出家也会遇到障碍,可是在发现自已没有能力时,只要紧记自已是三宝弟子,只要诚心祈求,佛菩萨加被,万事都OK。

法师也在会上其在出家前作为全质量专业管理人的经验,他分别“化整为零”及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法师说檀香以“化整为零”方式运作 ,它并非由一个中央集权管理机制,反之各分会组织都是一个独立体,“我们相信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以推动一个少有老依,老有所靠之共同理念的社会。

法师承认人的管理不易,他说佛教的管理高度人性化,更提倡不违因果的,依法不依人的制度化管理制度。他举例在缺乏制度化管理下,很多传统家族企业没落。除了制度管理,他说“方针“管理”也将左右组织的未来,方针管理将使组织驶向有远见的未来发展。

在法师于泰国南部创立国际佛教大学,法师也放眼在接下来“技术转移”至其他东盟国家,“我们将会把檀香办学等理念引进各地区,比如东盟国家,在当地创立分会,或是协助当地组织来开办推动檀香理念,开办幼儿园及老人院共同推动佛教事业;这个目标也会进一步开扩至亚洲其他国家。”

也是国际佛教大学创办人,同时是菩提四校董事长的唯悟法重视 教育发展,他同时也了解办学的庞大开销,比如国际佛教大学的年度开销也要百万至200万令吉;法师说不希望后人将会在接棒后必须扛下办学的沉重经济重担,因此他仿效美国大学各科系以赞助人捐款方式开办方式,通过成立教育捐献基金(Education Endowment Fund)会来持续发展教育。

法师说,不同华人一般上将家产遗给后人作法,西方美国人却在此方面很有智慧;“美国人会给子女最好教育,却不会将钱都交给子孙”;法师说,在美国除了宗教师,他们最信任的是大学教授,所以除了将财产捐给教会外,他们会选择捐钱给各大学赞助开办各科系。这些大学创立的教育基金如同不会退心的护法,是现代版的给孤独长者,这些大学都会将献金转作投资,一般上每年获取数巴仙比如5巴仙的利息,来承担开办大学各科系的经费。

法师举例法鼓山为纪念圣严法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成立大学基金会开办佛学系。而哈佛大学的大学教育基金数额更高达2000亿之钜。

法师说,佛陀为利便众生,提供8万4000法门,法师说在选择专一深入法门时,也要尊重不同法门,“我们可以对自已所选的法门深具信心,却同时要尊重其他法门,因为对其他人而言,他们的选择也是最好选择。”

法师也提及佛教的历史,他说今日佛教分为南佛、汉传及藏传佛教,这些教派各有经藏,可是都源自佛陀。他在会上讲述佛入灭后印度佛教发展进入三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介于500至600年,在第二次经典结集后僧团开始分裂,后来更进一步分裂出多个部派;一批保守的分出上座部,另一批思想前卫的分成大众部,上座部及大众部又各细分成数个部派,比如上座部分出影响中国汉传教戒律的一切有部;今日出家人的所有比丘戒出自部派佛教,部派佛教继续对佛教的传承发挥影响。

法师也提及汉传及藏传密教传入中国的发展,其中汉传佛教是从中亚传入,藏传密教进入西藏及蒙古后兴盛发展;而在中国发展的10多个各佛教宗派其中一些也来自声闻乘,受部派佛教影响。

法师年岁不高,在尘聪法师问及百年后会否发愿再来人世间继续未完成的佛教事业时,法师说他专修念佛法门,阿弥陀佛是他的老师,所以只要老师批准,他会选择“回来”。

约有逾200名群众出席当天早上9时至中午12时举行的分享会。会上台下观众也向法师作出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