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谈念佛法门

-A A +A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18/10/2024)

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谈念佛法门」

2024 年 10 月 18 日(星期五)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谈念佛法门」

真如法师慈悲分享竺摩法师在《净土法门丛谭》讲於印尼棉兰苏岛佛学社〈谈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也叫做「净土法门」。《阿弥陀经》就是净土宗三经之一的主要经典。在这部经里,把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和盘托出,了如指掌。

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从这娑婆世界向西面去经过十万亿个国土,那边有一个佛土, 叫做「极乐世界」。它的教主是阿弥陀佛,因中具有无量的愿力,修习无量的净行,果上感得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还有无量无数的声闻弟子, 不退菩萨。
同时,也说明了佛所感得的「正报身体」,和所住的「依报国土」,是如何如何的庄严, 使人听後的联想,恰如龚定盦(1792年-1841年)的杂言古诗《西郊落花歌》说:「又闻净土落花深数尺(四寸),瞑目观想尤神驰」了。(我又听说西方净土,满地落花深四寸。闭目以心神去观赏,尤其会心动神驰。)

念佛的法门很多,通常应用的不出「实相念」、「观想念」、「观像念」、「持名念」。
在《阿弥陀经》中最著重「持名念」,认为「持名念」是最易成功的方法,只要行者能放下万缘 ,「执持名号」,不肯放松,念到一心不乱, 便可现生增福寿,临终往西方。这个法门是佛陀亲口说的,绝不是后世的人所可假托的。
当时,佛陀在印度说此法门,後来通过结集经典,翻译经典的人,把它带到中国来。

东晋时代有慧远法师,住江西庐山东林寺,集众结社提倡念佛,创立「净土宗」。当时有很多人跟他学习,後世奉他为净土宗的初祖。这法门在唐、宋、明、清时代,更为弘盛,成为中国佛教重要的宗派;同时各宗各派的佛教人物,虽然研教解理,各有所宗,而修行归宿,皆宗净土,所谓「千经万论,指归净土,六方诸佛,皆赞弥陀。」

阿弥陀佛因地发了「四十八愿」 ,摄受有缘众生,经过五劫的思惟修习,才把理想中的净土,实现了为极乐世界。因此,我们要求生净土,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要念阿弥陀佛。其法门的要点,一方面「靠自己用功念佛的力量」,一方面「仗佛陀的愿力加被」,感应道交,达致目标。

但是,念佛怎样才能获得感应道交,达致目标呢?
第一、念佛要有诚敬心
第二、念佛要有恒常心
第三、念佛要有专一心

第一、念佛要有诚敬心
从前有人问一位法师,求学佛法怎样能得到成功呢?那位法师只说一句话:「佛法从恭敬中 求」。恭敬则发至诚,至诚则有灵感,有灵感便会发生效果。
修学佛法各种法门都要如此做,念佛的人不能例外,亦要如此做,能以「诚敬心念佛」,一面 以「诚敬心」感佛,一面亦可以「诚敬心」感人 ,使别人也以「诚敬心」跟你念佛。
如此念佛,就是「自利利他」的法门了。俗语说: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法华经》有位「常不轻菩萨」, 看到人就拜, 并说:「我不敢轻汝,汝等皆当作佛」。
念佛的人能从「诚敬的心」,出以「诚敬的态度」, 对待一切人事,使念佛的利益,从人类现实的生活发生作用,不但发挥了佛法的真精神,自然也加速了念佛的效力。

在《南海普陀山传奇》里说:
以前,有个广东人, 带了一对大蜡烛,和他的小儿子,在六月十九观音诞,赶到普陀山去朝拜观音。
但蜡烛刚点著不久,香灯师看到点的蜡烛太多,就把它熄了拿开去。
那个广东人顿时七窍生烟,生气发火 ,误会香灯师吞没他的蜡烛。
他一气之下,大骂下山,佛也不拜了,谁知到了中途,同去的小儿,忽得急症暴毙, 草草入棺,徒呼倒霉。
可是,当他回到家,即见小儿站在门口迎候他回来。他很惊异,儿子明明死在途中,封在棺里带回,如何又会翻生?
于是开棺一看,放在棺内的不是尸体, 却变成一对带去的大蜡烛,上面还付著一联:
「来意不诚,退回原处」。
这时,他才感悟大士的显圣,惭愧自己的诚意不够。
以後上山朝拜观音,就必恭必敬,只讲虔诚,不再计较香烛点得久暂了。

原来这是菩萨显神力,在中途卷起一阵狂风,把他的儿子吹回家门,那途中死去的小孩是化现出来的。
本来「钱到山门,福归施主 」,他因不懂「种福在诚敬,不在东西多少」,就由误会而大发瞠怒,心火炽炎,烧毁功德之林。

现在,各处到寺里拜佛的人,还有很多存著像这个广东人那样的心理。所以,对这个「佛法在诚敬中求」的故事,还须多多留意玩味才好。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www.youtube.com/live/dCyWrF7V5bI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