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Ah Jin on
佛教用语里有一句名词——方便,方便这名词在佛教用语里有特别的意思。梵文原为upāya,到中国后被翻译为“方便”(利便),师父也将会为大家一一解释这名词的用意。基本上,“方便”这名词对我们一般而言就是,作事情给予别人方便。 工作上给予别人方便,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任务。
首先,我将会以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为佛光山出家的法师以及信众所提出的工作的信条与大家分享。稍后,将为这四大工作信条与檀香小组单位加以补充。
大师说:“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有一些人在工作范围里常常感到挫折、工作不如意;有的人在工作范围里却充满活力、充满兴趣。原因何在呢?就是对工作既要热爱,也要有信心。工作是神圣的,工作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于人为。所以工作的信条很重要,我提出四点心得:”
(一)、给人信心: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专心勤敏,让人家对我们有信心,觉得我们可以胜任这分工作。”以我们作为例子而言,大家发心到檀香寺工作,为大众服务。在我们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要让人家对我们有信心。当大众来到檀香寺接触到檀香全职的志工或者义工菩萨们,他们觉得檀香的志工、义工们工作态度很好,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内的知识,那样就会对我们产生信心。所以,当大众接触檀香不论是哪一种服务,他们便可以感受到檀香职工及义工们热诚与周到的服务,进而对我们建立起信心。
(二)、给人希望:
“我们要给人希望,觉得我的工作就会带来成就,带来建设,带来无限的希望。”像有人生病了,高明的医生就会说:“你这个病不要紧,可以医好。”这样,病人就有了信心,有了希望,在配合药物医疗,就容易痊愈。不高明的医生就会说:“你的感冒很严重啊!你的胃痛很危险啊!”病人一听就会感到害怕,没有信心了。
最实际的例子就是檀香寺也有慈爱诊所,一些生病的病黎都会上门寻求帮助。此外,爱心福利中心协助一些人解决自己所不能解决的内心问题。在这两个单位服务的菩萨们,就要做到给人信心,给予病黎或者服务的对象希望。无论是面对身或心生病的朋友们,对于他们,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信心。同样的,当一些朋友来到檀香寺时,我们也应该给予大众信心。
比如当很多人来到寺院,我们应该以良好的态度对待大家。那么,他们就会对我们产生信心及希望。即使在教育的单位里也是一样,例如周日佛学班和檀香幼儿园。一些家长会对我们表示难于教导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给家长一些希望告诉他们:“不要紧,让我们试试教导您的孩子。”当然,最终我们也要求家长一起与我们配合,负起教导孩子的责任。
在这工商业的社会里,很多年轻夫妇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加上工作的压力,管教孩子方面没有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便造成与孩子建立了恶劣的亲子关系。所以,身为社会教育的社会单位,我们必须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去发挥教育的功能。
另一方面,很多年轻夫妇到外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家。这些年轻夫妇也没有正确的方法照顾这些老菩萨们,当老菩萨生病了也很难照顾,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当这些年亲夫妇前来檀香寺要求晚晴苑给予帮忙,我们也应该伸出援手给人家一种希望。偶尔我们也会面对晚晴苑床位提供不足的问题。面对一些申请,我们虽然无法提供床位,但是我们可以介绍据我们所了解管理及福利很好的老人院於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我们所能提供的另一种方法於有需要的人,同时给人感觉希望。
三、给人欢喜:
所有的工作,不是给人痛苦的,是要给人欢喜的。让接受我的服务者欢喜,让帮助我的人欢喜,让领导我的人欢喜,让一切人皆大欢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当大众前来檀香寺时,若他们在接受我们的服务后而感到欢喜,那我们就成功了。相反的,假如大众前来檀香时,感受到我们的服务就像政府部门那样爱理不理的冷漠态度,那么就会对我们产生一种反感。所以,我们应紧记于心——“要给别人欢喜”,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给人方便:
和人相处,你渴了,我倒一杯茶给你;迷路了,我为你引路;地脏了,我打扫干净,便利大家来往休息,这都是给人方便。这边所指的方便是一般世俗上所指的利益,就像我们在工作上,给予别人的方便(利便)。比如说:最近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他想要向国际佛教大学(IBC)申请,报读佛学课程。这位学生到来马来西亚只有一个月的签证,他向我们索取有关国际佛教大学的资料。我就吩咐真禅师把资料以及申请表格电邮于这为学生。有关其他详情,就吩咐这位学生自己上网查询国际佛教大学的网络。
这位中国藉学生的签证8月25日到期,碰巧国际佛教大学的教授们,在这个周末(8月15日)将会从国际佛教大学前来马来西亚,出席吉隆坡另一场佛学研讨会。这几位国际佛教大学的教授们,在今晚(8月13日)将会抵达檀香寺,因此,我们吩咐这位中国学生提前一周(在8月14日)前来檀香寺进行入学考试,包括:口试及面试;我们的一位教授将评审他是否达到国际佛教大学学士或是硕士的入学资格。
在我还没有前来为大家开示前,我写了一封电邮给真禅师。里边准备了四封信给这位中国学生,第一封是录取他为国际佛教大学学士课程的录取信,第二封则是录取他为国际佛教大学硕士课程的录取信。我们也邀请这为学生一起出席吉隆坡的佛学研讨会。如果他合格报读学士课程抑或是硕士课程,那就把录取信交给他。而我们所为他所准备的录取信各两封,是为了方便让他在吉隆坡泰国大使馆以及槟城泰国领事馆,申请入境手续。如果他不符合国际佛教大学入学资格,那四封信就此作罢。
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方便这位中国远来的学生。因为顾及他来自远方的中国,我们就提前的为他安排一场入学考试。而不需等他返回中国后,再回到马来西亚时,才重新安排入学考试。这样就能免除他在两国的奔波之苦。除此,也免除了他在中国申请入境泰国求学的手续。我们甚至可以趁他在马来西亚的签证还未到期,协助他在马来西亚,申请泰国入境手续。毕竟,我们在申请这方面的手续较为熟悉,也对槟城领事馆的申请手续较为了解。这有助于这位中国学生申请泰国入境手续,也免除了他将面对的一些麻烦。虽然,比平时,我们只需要写一封信,现在却要多写几封录取信,但是,这的确也给予这位从中国远道而来的学生很大的方便。同时,我们也做到了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每个人都抱着这种的工作态度作事情,那么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在处世方面做得很好。星云大师曾言:“当我们可以做到——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得到欢喜、希望、信心和方便,亦会得到很多方面的利益。我们只要抱着这四个工作信条去做,那么一定会成功。”
所以,我们在工作方面,一定要秉持着这四项的工作信条:
第一、给人信心,
第二、给人希望,
第三、给人欢喜,
第四、给人方便。
接下来,我想从佛教的角度向大家解释“方便”。“方便”在梵语里称upāya。在菩萨所修的“十波罗蜜”(十度)中,“方便波罗蜜”即是其中之一。我们常言“六度”,也谈“十度”,六度即是:(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而“十度”就是布施至般若后,多加四度——其中包括了“方便波罗蜜”。upāya也被翻译为善权变谋,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upāya是指一种向上进展的方法,而诸经论中常用此一名词。
归纳而言,其意义有四种:
(一)对真实法而言,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之法门。故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
(二)对般若之实智而言,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举出,般若者,达如之慧;方便者,通权之智。以权智观照于平等实智所现之差别。
(三)权实二智皆系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尽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门。
(四)为证悟真理而修之加行。
这些方便都是一切的善巧方法。佛教里所言,佛慈悲开示了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法门,这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法门就是一种方便。这些法门顺应不同根基的众生去修行,最后证到离苦得乐的果位。
我们时常误解世俗所指的“方便”及佛门所指的“方便”。一般世俗上来说,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条规,当一些人不符合这些条规时,我们偶尔会打开方便之门。所谓“打开方便之门”——就是随便一些,不要那严格。
然而,佛教名词所指的“方便”与世俗不同,佛教的“方便”不是指可以随便一些。“方便”在佛教用语上,是指菩萨以很有智慧的方法去帮忙众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所谓的“方便之门”(随便),是否与佛教所指的“方便”(upāya)相应?
我们怎么去审查世俗人所用的“方便之门”(随便),是否与佛教的“方便”(upāya)相应呢?我们必须从所遵循的“方便之门”去审查,它最终是否有帮助众生证得圣人的果位——这才符合“方便”(upāya)的标准。否则,我们就把佛法歪曲误解了,这是大家必须注意的。
就从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所立下的工作信条之一:给人方便——我觉得从世俗的意义来说,若我们有一颗很诚恳的心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对我们的道场有信心。或许一些人最初对佛法并不了解,但是因为我们给他一种方便后,就让他们产生一种欢喜心。同时,产生了想要了解佛法的心态。那时候,我们慢慢把他们接引入佛门。由此可见,在我们所作的福利社会工作,乃至教育社会工作,都是在接引众生学佛的方法,这也是给人一种方便。但是,我们也不能只停留在这阶段。接引众生进入佛门后,我们必须要给予他们真正的佛法,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早期,檀香寺初成立时,我们就在一个小地方开始了赠医施药的工作。那时候有些人看见很多病黎来看病,需要义工菩萨们帮忙注册的工作。他们就自动的来当义工,帮忙病人注册。其中,江淑明居士就是通过当义工而认识了檀香寺的。
除此,我们在开办幼稚园第二年后,由于学生人数剧增,老师人数不足。当时,一位朱老师介绍了大学刚毕业的朋友当临教。后来,我们有足够的老师后,我就问这位临教是否愿意留在檀香寺服务。由于这个殊胜因缘,当年那位临教就留在檀香服务至今,她就是林青澌居士。
真如法师和真信法师,就是当年在吉隆坡一场弘法会时和我们结缘。当时,真如师和真信师与一班朋友,出席我们在首都佛教大厦举办的弘法会,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们也觉得檀香的福利组所办的活动很好。因此,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这样加入了吉隆坡檀香福利组,他们很热诚的参与推广福利社会的工作。他们这种积极奉献的利他服务精神,接引了许多雪隆区的社会人士,进入佛门的菩萨行列中。
我们既然已经来到了佛教道场中工作,如果只想到:我们在这里服务,只不过是为了自己需要一份工作,那么就很可惜了。佛法的内涵很广泛,里面还有很多不同层面的宗教知识与体验,等待我们去体会、还有许多宝物让我们发掘。
所以,我们不是为了做佛教福利事业而做福利工作,而是应秉持着为了推广正信佛教的信念,接引更多众生进入佛门中,从彼此间互助的功德力,增长智慧。
我们所主张的是推广一种巧善、方便的方法;把有善心的人接引入佛门后,在传予佛法给这些善心人。这样就符合了推广正信佛教的道场,这也是佛教道场所讲的upāya“方便”。
今天,师父就以佛光山开山始祖星云大师所提出的四大工作信条与大家分享。希望这四大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及给人方便,能为大家带来启示。大家既然发心来到这道场服务,希望通过这四大工作信条的实践,可以培养大家对工作的热爱,让我们的工作,不止充满活力,同时也充满兴趣。
师父希望大家紧记“自他相换法”。当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应该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为出发点。这样就能够让人家获得信心、欢喜、希望及方便。而我们本身亦可在学佛道路上充实自己,累积福慧资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