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

-A A +A

感冒药选购
  感冒类药品种超过200个
  省医工贸总公司一名长期从事药品销售的林先生称,目前市场上的感冒类药包括西药、中药、中西合剂等,加起来至少有200种以上,简直是乱花迷人眼。
  某医院呼吸内科一名医生介绍,市场上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但按作用机理分类,主要分为抗过敏药、减轻鼻粘膜充血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四类,抗过敏药可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减轻鼻粘膜充血药能够选择性地收缩鼻粘膜的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使鼻涕减少;解热镇痛药可以退热,缓解头痛、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抗病毒药可以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减轻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虽然如此,对于大多数普通市民而言,要想对症下药,恐怕不易做到,再加上中医又将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有的甚至还分出一种外寒内热型,大多数的感冒药广告又打得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做出正确选择真是很难。
  中药西药哪种疗效更好
  许多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中药中的柴胡、葛根、黄连、金银花等,具有西药所不具备的抗病毒效果。如柴胡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具有毒性低、退热迅速的特点。柴胡除能抑制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葡菌外,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以柴胡不仅能够用于治疗流感,对感冒所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感染性疾患也有治疗作用。
  但正是因为认识上的误差,无论是全国还是省内的药品市场,西药感冒药均占据主导地位。
  治疗感冒要对症下药
  1、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
  专家认为,对感冒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要惊惶失措,不要盲目滥用感冒药,更不要动不动就输液,特别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感冒一般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会增加身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除非发生合并细菌感染、肺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2、小儿感冒别用感冒通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所以小儿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如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药,含有扑热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这些成分对骨髓造血系统可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和生长,导致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降低小儿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坏。复方阿司匹林有兴奋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婴幼儿高热时使用复方阿司匹林,容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这种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
  3、退烧用药勿伤肝
  专家介绍,感冒尤其是流感发生后,人体一般会发热,这是因为病毒、细菌等侵入机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释放内生性致热原,所以人尤其是儿童感冒后常出现高热不退、持续低热、反复发热以及服用药物后引起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而在此情况下,市民应选用能够同时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和内生性致热原及体温中枢的药物,使其能在稳稳当当退烧的同时,还能对人体尤其是儿童的重要脏器如肝、肾、胃等起到保护作用。现在常见的纯中药组方如新博柴黄颗粒等,就能在稳稳当当退烧的同时保护孩子的重要脏器。

家庭常备感冒药
  1.病毒灵: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对流感、副流感有较强的抑毒作用,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病毒性气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不良反应:会引起出汗、食欲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
  2.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痛经、牙痛、腰背痛及风湿性关节炎。不良反应:有轻微胃肠道不适,宜饭后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3.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扁桃腺炎、流 行性腮腺炎及预防和治疗小儿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儿童每次5克,日服4次。
  4.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痛、发热,并减轻由于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5.六神丸: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病毒。用于治疗咽喉疼痛、感冒发热、疮、肿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儿童1岁一次1粒,4-8岁一次5粒,9-15岁一次6粒,孕妇忌用。
  6.银翘解毒片: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重型发热、轻度怕冷、头晕头痛、鼻塞咽痛、全身无力、口渴思饮。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儿1-2岁每次1片,3-9岁每次2片,9-15岁每次4片。
  7.通直理肺片(丸):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轻度发热、怕冷、头痛、无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咳痰。成人每次丸剂服2丸,日服2次,片剂服6片,日服3次。
  8.紫雪散: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烧,对一惊一乍、烦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干燥者,可根据年龄每次服0.3克。

查找更多感

资料来源: 

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