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fsoo on
上唯下悟法师开示,真如整理
〔檀香寺六楼大雄殿 2007 年 5 月 20 日讯〕今早九时半,檀香寺住持和尚上唯下悟法师,为信众传授「十善戒法」。仪式进行时,场面肃穆庄严。授戒和尚上唯下悟法师 , 在 10/5/07 及 20/5/07 为信众讲解了两场「十善戒法」的开示,笔者结合其主要内容,总辑为下:
A 、 有关「受戒」的疑问
授戒和尚慈悲的为戒子们解 答 有关 「 受戒 」 的两个疑问:
★ 【疑问 1 】 : 如果我受戒之后,再去犯戒,是不是很罪过呢?
☆ 【回答 1 】: 有 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而不敢去受戒!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论我们受戒或不受戒,我们所造的业,一旦业因种了下去,当业果成熟时,我们最终一定 要去承受自己所造的业报!对于「戒」的观念要正确,我们不要以为:「如果我没有受戒的话,那是没罪过的!」事实上,我们要对自己 所造 的业负责任!
★ 【疑问 2 】 是不是说 : 我今天受戒了,明天就能做到,而不犯戒呢?如果不能够如此,受戒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 【回答 2 】: 如上所问:「我们今天受了五戒,是不是明天就能做到不犯戒?」这是不可能的!举些例子来说:当被蚊子叮时,我们还是会有自然的身体反应,马上用手打死它!或者,偶尔我们还是会对人打妄语等等。但是,也不是说: 「 我们之前还未受五戒,就可以做犯戒的行为,是没有罪报的! 」 佛教是讲因果的,我们所造的身业、口业,最终还是要由自己去承受果报 的 。
B 、 受戒的好处 ﹕助长「正念」
受戒 的 好处 , 不是在于「你今天受戒,明天你就能全部做到(身、口、意都不犯戒)」 ; 而是有了「戒」的力量,就能助长我们的正念。
举例来说:你受持了「十善戒」,当你造了 某 种的口业之后, 由于 你每天都以「十善戒」作反省,就会觉察到自己的「十善戒」 并 没有做好。这个发现,对你来说,已经是有很大的好处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力量,告诉你说:「你已经有了『正念』」!虽然,这个「正念」来得比较迟一些,它是你造了黑业之后,才 “ 后知后觉 ” 地觉察到的!可是,这个 “ 后知后觉 ” 的「正念」,比起你以往完全的 “ 不知不觉 ” ,好得多了!
从「提升正念」来说 :我们很多人 , 过去 的 许多行为都是 “ 不知不觉 ” 的 。 从 “ 不知不觉 ” 提升到 “ 后知后觉 ” ,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受了「戒」之后,我们先从 “ 不知不觉 ” 提升到 “ 后知后觉 ” 。有了 “ 后知后觉 ” 的「正念」,下一次当你要再犯戒时,若能 “ 先知先觉 ” 及时醒察而不犯戒,那你的「正念」更是跨前一步了!
对「戒」应有的正确认识 : 我们不是被「戒」所捆绑或约束 。 事实上 , 反倒是「戒」助长 及 提升了我们的「正念」。当你有 “ 先知先觉 ” 的「正念」,又加上「戒」的力量,你就不会造恶业了!
C 、 介绍「十善戒法」
今天,有很多人发心,要来受持「十善戒法」。大家手上都有一份「十善戒法」的功过表,可以作为每日、每月的自我反省!我们受持了「十善戒」之后,借助于「戒」的力量,从止恶修善的过程中检讨自己,至少能帮助我们培养「正念」!
( A ) 我们要制止身、口、意的「十种恶业」
「戒」有一种「防非止恶」的力量。平时,我们造了种种善或恶的行为(身 、 口 、 意业),我们不曾去注意它,尤其是造了负面或恶的业因,将来我们必然要承受痛苦的果报。
1 、 身体不去做三种「身的恶业」 :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2 、 言语上不犯四种「口的恶业」 :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3 、 心意上不造三种「意的恶业」 :即不贪婪、不瞋恚、不邪见 。 有时,我们 把 这三项翻译为「不贪、不瞋、不痴」,这是不正确的!当一个人能够完全没有贪、瞋、痴,就已经是圣人(阿罗汉)了!所以,我们受持「十善戒法」,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
☆ 更要制止「意的恶业」 : 不贪婪、不瞋恚、不邪见
(1) 『不贪婪』 : 是指我们不要存有「贪得无厌」的心态;很过份的贪求,称
作『贪婪』。
(2) 『不瞋恚』 : 是指我们要弃舍想去报复,要去伤害别人的嗔恨心。
(3) 『不邪见』 : 是指我们要避免心存「邪见」,要制止「不正确的见解」。
底下,说明众生两种极端的「邪见」:
a 、「断见」 : 有一类 人 的邪见 , 认为:「人死之后,就一了百了」 。
所以,他们不怕去做坏事;
b 、「常见」 : 另一类是宗教上的邪见,认为:「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
佛教提倡「中道」,不认同这两种极端的「邪见」。佛教主张:「当人的色身坏了(人死了),我们的『意识』会延续下去!但是,佛教中『意识』的理念,与其他宗教之『灵魂』的理念是不同的!」
☆ 佛教的正见:认识两种重要的 「 因果 」 观念
佛陀教导我们要去认识「因果」,佛教有二种 很 重要的「因果」观念 :
(a) 世间的因果 : 我们种下的善因,当种子成熟时,就会结成善的果报。
反之,如果我们种下恶的因,将来我们自己要去承担恶的果报!
(b) 出世间的因果 : 我们要种下出世间的因 --------------- 发「出离心」,再修
戒 、 定 、 慧(三无漏学) ; 最终,我们就可以彻底离苦得
乐(了脱生死),证得出世间的圣人果位!或者,有的人不止为
自己的生死,更为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以佛果为最高的目标
,而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发菩提心的因,种
了下去,经过漫长的时间修行菩萨道,最终会成就无上的佛道!
( B ) 我们要培养身、口、意的「十种善业」
我们学佛就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 ‘ 戒 ' ,凡是身口意的恶业,我们不去做 ; 但是,「十善戒」的精神,不止是不造恶,更要积极的去行善 。 在大家手上的反省表 中 ,可以看到我们把身口意的业,划分为 : ‘ 白业 ' (善业)与 ‘ 黑业 ' (恶业) 。
我们应实践身 、 口 、 意的十种‘白业'(善业) :
1 、 实践三种「身的善业」 :身业上,除了制止杀生、偷盗及邪淫的恶业外,我们还要积极
实践护生、施舍及守礼节的善 行;
2 、培养四种「口的善业」 :言语上 , 除了制止妄语、两舌、恶口与绮语的恶 言之外,我
们还要积极 的 培养说诚实语、和合语、爱语及益语的好习惯;
3 、 修持 三种「意的善业」 :意识上,除了制止贪婪、瞋恚和邪见的恶念外,我们还要积极
培养慷慨 的 心态、慈爱 的精神 以及对因果的正知正见。
「十善戒法」的精神 :是除了不造「十恶」,更要积极的修
行「十善」。这就是「十善戒法」的真实意义。授戒的仪式圆
满举行
开示完毕,上唯下悟法师带领大众发菩萨的「三大誓愿」: 「 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 。在诚心「忏悔」之后,法师为戒子们传授「三归」、「三结」,然后再传授「十善戒法」给戒子们。最后,四众弟子同发四弘誓愿、念佛和回向功德。整个授戒的仪式,到此即宣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