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Arthur on
檀香成立已有30周年,而她——钟美娥,追随唯悟师父当义工也近30年。曾经只会追着钱跑的money face变成奋力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义无反顾实践佛法、无分别心为老人洗屎端尿的正义善人。她也惊觉自己的转变是多么地不可思议。她说:“跟着大师兄去当义工,眼见接受关怀的人忍受痛苦的神情时,让我回想起从前的苦日子。我明白需要被助的心情。我很清楚遇难时需要被支援的滋味。”本着这样的心态,她才能以同理心对待每个穷苦阶层的受难人群。她总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就算面对满身疮痍的老人也能真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
“这辈子有两条路就算我正值老人痴呆之期也绝对认得的路线。一条是去机场的路线,因为我常来回载送儿女;另一条则是前往檀香寺的路线”她信心满满地说。檀香寺的路线能如此深深地刻印在她的记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切的一切,还需从她恶作剧一般的人生开始讲起。
钟美娥,出生清苦之家,全家原为道教徒。有一回因母亲身患重病,尽管求神拜佛却也药石无灵,又遇家里经济捉襟见肘;此时,在因缘巧合之下受基督教会的救济,母亲才得以适时得到治疗,逃离病魔的折腾。痊愈后,母亲受洗成为基督教徒。受恩于基督教会的美娥在母亲的影响下亦心怀感激地信奉了基督教。当时的她,认真看圣经的虔诚打动了牧师,曾一度委任她为教导小朋友们导读圣经的小老师。可见,她对基督教会曾救济过他们家之事怀有多大的感恩之心。
“要吃饭,就要做工挣钱买饭吃”,美娥说道。数年后,在经济危机逼迫下,美娥的宗教思想渐渐淡化,摇身一变成为无神论者。此时,她在中国无锡求学,正值中国仍处于未解放的时期,经济动荡不安,又得忙于应付学业,她也无暇思考宗教教义及宗教对生命的意义。况且,对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她而言,宗教犹如身外物、奢侈品。当人吃不饱穿不暖之际,除了奋力挣钱,别无他择。宗教不过是闲下来时,而精神上又想有个寄托才值得去追求的“身外物”。
一念之“贪”撞入清净地
数月以后,因母亲在家发病中风之故,美娥不得已辍学回国照顾母亲。此后,她的生活便围绕着挣钱、吃饭、照顾母亲三件现实大事周转。机缘成熟的某天,因听闻檀香寺有免费插花班,对插花兴趣正浓的她遇上了此等好事就本着“不学白不学”的心态一股脑儿地报了名,兴致勃勃地学习起来。上课时,她听见合唱团在练唱的佛曲中那不断重复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让她觉得有点不吉利的韵味,便不油然地对佛曲生起抗拒心。日子久了,某天,她却发现原来佛曲一点都不讨厌,开始慢慢会欣赏佛曲中的每一个旋律。之后,她也加入了檀香合唱团,和大伙儿一同唱起曾经排斥的佛曲来。一个适当的“贪”念,使美娥与檀香寺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义工的领悟
除了插花与练唱,美娥也在檀香寺认识了使她往后人生进行大转变的人——梁家栋(唯悟法师的俗家名),人称大师兄。这位大师兄带领着他们到各处去当义工,帮助社会需要支援的弱势群体。大师兄不分你我的慈心及随时随地对众生伸出援手的悲心更让美娥对人性刮目相看,影响美娥日后待人处事的心态。
“记得有一次我和大师兄去个案家途中,半路遇上一只躺在路边奄奄一息的狗。我俩乃是怕狗之人,更何况野狗的命运皆是如此,我看见此景虽心生怜悯,也不以为意。那时,大师兄竟然叫我一起下车去把狗抬上车,我俩怕狗之人鸡手鸭脚地抬着伤狗上车的情景历历在目,毕生难忘。那次以后,我意识到大师兄的心襟是何等地宽大,他的慈悲是如此的平等,是适用于广泛众生的。”那天起,美娥就决心要以大师兄的大爱、大慈悲心为榜样,不分身份、阶级去救人,更要学习忍人所不能忍。
“面对问题,不怕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化解决问题”是大师兄一直对她强调的座右铭。这使她在往后的日子里不论遇见什么样的障碍与挑战,她都不会再为问题懊恼,反而学会勇敢承担及积极面对问题。比如,当美娥的女儿因经济风暴不幸被裁员又四处求职被拒于门外时,她不急着让女儿到处盲目找工,反而鼓励女儿在这期间好好休养并静下心来,鼓励女儿做些助人的事情。
进入檀香插花班及合唱团不久,受大师兄慈悲心感染下,她踏入自己从未想过会涉足的义工世界。梁家栋虽是一位富家公子,却从不摆架子,还很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美娥打从心底敬佩大师兄的身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她慢慢从这位师兄身上一点一滴地接触佛法、实践佛法、学习发慈悲心等等。
“大师兄教导的佛法很生活化,他强调:‘三心两意’。三心指爱心、专心、持久心;两意指诚意和善意。要时时不忘初心,对众生发慈悲心”美娥说道。“众生前世都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大师兄这句简单话语对美俄犹如当头棒喝,驱散美娥多年以来对周遭人存有的分别心。因此,美娥在檀香福利组当义工时,常常以这句名言提醒自己,务必把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服侍对待。偶尔碰上全身溃烂的病人,自己也能不畏惧地上前为他清理身子。
美娥常由此强调:“当你能做到平等地对待众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生父母般对待,那不论你面对怎样的人,你就会全心诚意为对方着想而不再害怕,真诚是没有畏惧的。”美娥这份心,足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助人是同理心,而不是同情他人遭遇。”这也是大师兄让美俄紧记心上的名言。同情他人易但也得随时注意他人的感受,唯有将心比心地同理他人遭遇,从对方角度出发去给予对方需要的帮助,给予对方需要的付出,这才是助人。
这“三心两意”是人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实践的佛法。佛陀说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也是不无道理的。实践虽易,可否持久就看个人的意志力了。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坚持心最坚定的人才会是最后功德圆满之人。
皈依三宝
日子久了,美娥亦在不知觉中爱上那份助人的喜悦,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惯性地实践佛法。她主张运用佛陀所谓的慈悲心去帮助人,受惠者欢喜,助人者也得喜悦。后来,她还成立了理发组,教会义工们基本的理发技术,日后便不时为晚晴苑老菩萨们理头发。渐渐地,檀香就如她第二个家。自认识大师兄以来,便随他一起进出檀香寺,开会、参加各种单位活动、与义工们一起互相学习、一起到各州角落去助人。这里的团员,犹如家人一般亲切。
曾有一段时期,她犹豫着是否要皈依。她担心皈依后对其生活起居会有所束缚。所幸再一次得到大师兄不断地开解,令她放下一切顾虑。且当时大师兄已出家,法名唯悟法师。她是本着先依人再依法的心态来皈依三宝。之后便随着唯悟法师四处去说法。从中,她得以领悟许多佛教的教理。她最终发现,佛法并不是强硬性让你依从条规行事的宗教,而是着重于心之修持的宗教。做任何事都要从心出发,好好体验眼前的生活。
佛法对她的启发
美娥说:“佛法会让我们转念,使我们产生积极正面的想法,减少消极负面想法。当人心中的正能量聚集得越多,会更容易把好的事情牵引至我们的身边。大师兄也提醒她需常亲近善知识。”对美娥而言,唯悟师父就是她第一个遇见的善知识。她常说:“师父的言行举止(身教)会感染人”,师父的言行诱发起她深埋在心中的善根,并以佛法灌溉之,使她如今得以成为福慧双修的人。她深信,不论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有多不顺心,只要学会转念,坚持正面思考,正能量一定会把好的事情带到身边来助你。美娥深信佛门因果之说,这让她在生活中不敢懈怠而积极地去助人。
晚年,美娥得一秀外慧中的媳妇。这媳妇儿孝顺极了,还经常与美娥一起参加檀香合唱团。每到练习时候,总会看见她们俩姐妹似的出现在合唱团,婆媳之间的融洽关系羡煞旁人。面对如此贤惠的媳妇,美娥总是说:“这个儿媳妇是佛陀赐给我的,媳妇很照顾我、尊敬我,这是我的福报。”善有善报,一点都不假。这是她深信因果的感应啊!
她一生中曾因不同的因缘信奉不同的宗教。从道教徒成为基督教徒,从基督教徒成为无神论者。当她对宗教没什么概念之际,她遇上了佛陀在冥冥中安排与她相遇的使者——唯悟法师。千回百转,最后她从唯悟法师的身教上得到生活中的启发、领会宗教对生命的意义、体会慈悲的欢喜心,惊叹佛法的无边,最后成为虔诚信佛、学佛的佛教徒。俗话云“好物沉归底”,也有句话说“好的事情是值得等待的”,辗转于那么多宗教的她,最后终于在人生的转角处遇见唯悟法师,引导她找到可以成为人生指引的信仰。
上天在她身上施展的恶作剧,在遇见唯悟法师那一刻开始,就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