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高热36例

-A A +A
黄少勤

来源:新中医 1999年第12期第31卷 中医急症 作者:黄少勤

笔者自1993~1998年运用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高热患者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岁;病程最长8天,最短4小时;体温均在39℃以上,合并肺部感染者7例。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以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知母、牡丹皮各12 g,石膏30 g,竹叶、白芍、黄芩各10 g,葛根、板蓝根各15 g,香薷8 g,甘草6 g。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15 g;气阴亏虚去香薷、黄芩,加西洋参10 g(另炖);湿重苔黄腻者加土茵陈15 g,羌活8 g;壮热不退,舌红绛加水牛角(另炖)60 g。小儿用量酌减,水煎服,每天1剂,重症患者配合西药治疗。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94年颁布的《外感高热症急症诊疗规范》疗效标准制定。显效:3天内热退身凉,且无反复,症状消失,理化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7天内热退身凉或高热已退,接近正常,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检查指标改善;无效:超过7天高热持续不退,症状无明显改善,异常理化检查指标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36例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全部病例降温过程比较稳定。

4 病案举例

曾某,男,5岁,1997年12月25日初诊。发热1天,伴见咽痛,口干欲饮,无汗,大便秘结。查:T 40.2℃,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罗音,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血WBC 13.6×109/L,N 0.80,L 0.20。西医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为乳蛾,证属邪热壅盛,治以解肌透热,清热利咽。方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处方:柴胡、黄芩各5 g,葛根、板蓝根、大黄各8 g,石膏12 g,知母6 g,玄参、淡竹叶、香薷各3 g,象牙丝10 g。2剂,水煎服。服1剂后微汗出,大便调,发热渐退,次日患者体温降至37.9℃。再服药1剂后,体温正常,双侧扁桃体Ⅰ°肿大,无充血,复查血WBC 9.2×109/L,N 0.56,L 0.44。

5 体会

外感高热症在临床上见高热、头痛、面赤、口干欲饮,多伴有汗少或无汗,除阳明经证外常兼有本经表证。而温热之邪,其性属阳,其致病既有宣泄、炎上、亢奋的特点,又有导致阳热怫郁,阻遏气血阴阳之流通,气机为之郁滞;岭南湿热较重,外感热病初起除了热郁卫分的病机外,还多呈湿阻卫气的特殊病理变化,湿与热合,气蕴不透,外不能畅达腠理玄府,郁滞肌腠皮肤,卫气郁而不宣,内不能通行上下,升降之机乖违。故外感热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热气怫郁,玄府闭塞。热为阳邪,易伤阴耗气,对于外感高热的治疗,应审证求因,因势利导,顺势透邪,务求邪气外达为要,同时又需顾护阴津,在大量清热之品中,稍佐辛平微温之品以畅达玄府。若纯用清热寒凉之品而未加解表透邪药配合,乃致寒凉闭邪,犹如闭门留寇,引热内陷,其三焦之阳气为寒凝而郁遏,疏泄之功闭塞,邪热无从外泄而致热闭血络。柴葛解肌汤中柴胡、葛根辛凉解肌透热;淡竹叶透热转气;知母、石膏、黄芩、板蓝根清气分之热;白芍、牡丹皮养阴透血分之热;甘草和中,香薷辛温畅卫透邪,通彻表里上下,疏机达卫泄热。全方配合应用能辛凉透热,使阳郁之邪外透,在里之热得清,清热而不留邪,透邪而不伤阴,方证合拍,疗效显著。

资料来源: 

中国e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