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wencai on
檀香寺住持唯悟法师,字绍开,俗姓梁名嘉栋,原籍福建。一九四九年出生于槟城。
法师早年毕业于著名的钟灵中学,并于纽西兰坎特伯理大学考获电机工程荣誉学位。学毕业后阶留在纽西兰能公司服务。回国后先后在峇六拜工业区国民电子公司和惠普电子公司服务,并在惠普電子公司担任品管部经理。在一九八八年成立自己的管理顾问公司,并成为美国、欧洲和亚洲多家公司之全面品管顾问,更享有马来西亚品管圈之父的美誉。
法师于一九九二年因缘成熟,于农历四月初八日礼槟城升旋山佛光精舍住持修静老和尚为师,披剃出家,并在同年到美国西来寺受具足戒。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接法于伯长老,为曹洞正宗壽昌法脉第五十二代传人,法号禅度禅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跟大家提到佛弟子的四种差别:
一、怎么判断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看他是否有念“死”或“无常”想!一个人“不知死”则不会善用暇满人生。
二、怎么区别三宝弟子与非佛教徒的差别?
这就看他是否真心“皈依三宝”!
三、怎么区别净土行者?
看他是否有发“出离心”和要“了生死”!
四、怎么区别此人是否大乘行者?
就看他是否有发“菩提心”!
菩提心
首先大家来了解,什么是“菩提”?菩提印度梵语叫“bodhi”是“觉悟”的意思。“觉悟”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声闻圣者“阿罗汉”,他们也有觉悟,转迷为觉,了脱生死。但他们的悟是“自觉”;另一种是独觉“辟支佛”的觉悟,也是“自觉”;而“菩萨”的觉悟是自觉和觉他。所以,菩萨的觉悟层次较高。
唯有佛陀的觉悟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称为“无上正等正觉”。
“菩提心”是求“成佛的心”或“佛的觉悟”。所以,“发菩提心”即发愿成就佛道与度化众生的心。它含括两种强烈的意愿:一、上求佛道;二、下化众生。这就是菩提心。
一个人的“热心”我们常称赞为“发心”,并以为“热心”就是“菩提心”,其实是误解“菩提心”的本意。“热心”和“发菩提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
“出离心”与“菩提心”是两种不同的发心。“出离心”是为自己跳脱三界轮回而发的心,它的对象是自己,为了自己的“了生死”。“菩提心”是将个人要了脱生死的心,扩大到愿一切众生都能脱离三界轮回、离苦得乐的心,这就是菩提心。所以,“出离心”是发菩提心的前导。要发菩提心,必须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也是学佛的次第;念佛亦如此。
讲了“菩提心” 和“出离心”的差别,大家就要明白“菩提心”和“出离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许多人接触到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对出离心还没了解时,会认为阿罗汉是自了汉,并贬低他。但是,应明白:“发菩提心”,是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不然光说发菩提心,其实是在建空中楼阁。这是应有的理念。
我们修念佛法门要很老实,先发出离心,求生极乐世界,并对娑婆世界没有贪恋。要知道,娑婆世界是很苦的,在这里修行又不容易成就,因此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成就了不退转心,再回入娑婆世界,度化有情众生。这是大家必须紧记的。
发菩提心
首先,我们来了解“自他相换法”的教授者。在印度佛教里有一位很了不起的祖师,名为Santideva,翻译成中文为“寂天”。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Bodhisattvacaryavatara)里,有传授“自他相换法”。
西藏佛教的祖师阿底峡尊者(Attisa),是这法门的修行者。 他在印度曾亲近过很多善知识,并向他们学习,后来他要学“发菩提心法”,就有人介绍他去见金洲大师,并告诉他大师已得有关传承,于是阿底峡尊者就这样的因缘来到了东南亚, 在这里住了十多年。后来金洲大师跟他说:“他和西藏有缘”,于是他就回到印度,被西藏的藏王Yeshe Oe 请到西藏去,拯救当时腐败的佛教。这是跟“自他相换法”有密切关系的祖师。
修“自他相换法” 有助于启发我们的“菩提心”。怎么修呢?首先,我们要“思惟自他平等”。每个人都希望离苦得乐,这种心理,所有众生都是相同的,包括动物在内。所以我们在追求快乐时,不要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我们要明白,众生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
接着“由众多门思惟我爱执的过患”。众生都有“我爱执”。“我爱执”是以“我”为中心,对他人莫不关心,凡事只考虑自己的一种心理。“我执”,是六道轮回的推动力,没有破“我执”, 就不能了生死。“我爱执”容易察觉;而“我执”比较难看到,也难对治。“我爱执”和“我执”,两者关系密切。
我们要思惟以“我”为中心的过患。我们所作的恶业,以五戒为例:杀、盗、淫、妄等的身口恶业,也都是“我爱执”在作祟。我们杀生不外乎是为了口福。其实被杀的动物,也如同人类一般,会爱惜它们的生命。我们该想想:“为了美食而杀生,把快乐建立在其它生命的痛苦上,是否应该?”同样的,盗、淫、妄等也作如此思惟。由此,可见“我爱执”的过患有多严重。
此外,也要“由众多门思惟他爱执利益”。“我爱执”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他爱执”是以他人为中心,以及一切众生为中心。我们可以这样思惟:“在宇宙中,‘我’只是一个人,可是众生却有那么多,多得数不尽。这两者之间,是‘我’一个人重要?还是,无数的众生更重要?”
这是从“自他平等”,进而了解到“我爱执”的过患;再从着重自我而转成优先考虑别人的利益,为他人着想。这就是“由众多门思惟他爱执利益”。我们所作的善事,出发点就是他爱执。所以非但不杀生,还积极布施利益他人。
所以,学佛的次第,是从止恶行善到启发出离心。但要启发出离心,如不除“我爱执”,那“我执”也没有办法对治。不对治“我执”、“我爱执”,我们就会继续在六道中轮回;相反的,以“他爱执”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那你的修行功德就很殊胜。
接着,讲的是“正修自他相换”。“自他相换”是以“我爱执”的态度转换为“他爱执”,就是这么简单。举个例子,以前我们很照顾自己,现在就将以前如何照顾自己的心,今后就如何去照顾他人,照顾一切众生,而不再是自己。以前我们是不理别人的,现在改变这种心态,不理自己,抛弃自我,这就是“自他相换”。
有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一位年轻人,本来是二世祖。家境富裕,父母留下很多遗产。他向来很有钱和好命,不好好读书,也不工作,后来交了损友,常吃喝嫖赌。最糟的是赌博,他把父母亿万遗产赌光,生活顿时成了问题。 此刻,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曾带他去的佛寺。(日本的佛寺,有些宗教师不是出家人,也没受出家戒,他们只是剃光头,而且有家庭;但也有属于比较传统,有出家人的佛寺。而年轻人的母亲带他去的,是有出家人的传统佛寺。)佛寺的出家人都有饭吃,于是他为了三餐饱暖,想去出家。到该寺后,拜见了住持和尚,并表示出家意愿。住持和尚知道他不懂出家的意义,于是对他说:“其实出家生活,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那么优闲,尤其在传统寺院,须要做很多劳力苦工。”住持又接着问他:“是否会种田和煮饭?”年轻人回答:“不懂”。再问他其它工作,他也都一一表示不行。因此,住持和尚要他自己说,他会做些什么?他想了好久,就向住持和尚说,他会下棋。住持和尚听了,马上安排他和一位老和尚下一盘棋,并说:“谁输的话,就要把他的头给砍下来!”。
他虽怕死,但不敢拒绝下棋。当时他很害怕头被砍下,所以很专注下棋,一点都不敢分心,过了一阵子,他觉得有把握赢那盘棋,于是心情才稍为放松。当他抬起头,看一看与他下棋的老和尚之德相时,心里突然觉得非常惭愧,心想:“怎能以自己这么无用的败家子,去送掉老和尚的宝贵性命呢?”接着他又想:“该死的应该是我呀!”。
年青人虽没听过“自他相换法”,但因良心发现而做了“自他相换”,于是下定决心让自己死,也绝不让老和尚送命。所以接下去的每一步棋,他都故意走错,不再怕死。住持和尚在旁看得一清二楚,就把棋盘给推翻,并对两位下棋者说:“也没赢,也没输,谁都不需要砍头!”
住持和尚以这种方法考验年青人。从他下棋中,看到两个优点:一、他下棋时有定力,如能好好引导,将来会有很大成就。二、更重要的是,是一位未来菩萨,他有菩提心,会修“自他相换法”,而且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十分不简单。因此,住持和尚接受年轻人出家。后来,他果然是佛门龙象,成为一位有成就的出家人。
修了“自他相换法”,进而是以自他相换来修“取、舍” 法。“取”什么?“舍”什么?“取、舍法”是这样修的:首先闭起眼睛,然后想象:你前面有很多受苦受难的众生;接着,深深的吸入一口气,并发起“悲心”,想象:把众生的一切苦难都吸进自己体内,承受众生的苦;进而发起“慈心”,缓缓的呼出一口气,观想:舍弃自己身上的所有,化为一道白光,从你身上照射出去,给予众生所需,让他们获得安乐。
所谓的“取”是修“悲”;为众生拔苦。“舍”是修“慈”;使一切众生得到快乐、平安。佛教修的“慈”,是“无缘大慈”的慈;对象是一切众生。所修的“悲”,是“同体大悲”的悲。不想看到众生受苦,把众生的苦当着是自己的苦,这叫“同体大悲”。这个就是“自他相换法”。
最后,省察以上的观想修法,是否真的利益了众生。经过省察,发现所有承受众生的‘苦’和施于众生的‘乐’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想象,因此进而培养承担众生苦的决心,发愿成就佛道。
成就佛道以后,我们就真的能利益众生。这就是以“自他相换法”启发菩提心。
劝发菩提心文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修行者。大师二十四岁出家,修行非常精进;四十九岁往生。雍正十二年四月十二日,他向大众说:“我于十日之前见到西方三圣降临在虚空中。不亦今日复见到,大概要往生净土了。”于是他一方面将寺院内的事交待清楚,一方面到城中向诸护法告辞。当时有位侍者,请大师留下偈语,大师写下这样的偈文:“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大师写完偈后,就沐浴更衣,不再进食。过了两天(农历四月十四),将到中午时,他就面向西方念佛,安然而去。向来亲近他的一般信众,感情重的不免感到悲伤。正当大众在悲痛时,省庵大师突然张开眼睛对大众说:
“你们不要难过,我去去就来,现在有一句要紧的话要对诸位说。”然后说了以下的话:“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
这是祖师给我们勉励的话。没有什么比生死这件事更重要,所以要了生死,要以清净心来念佛。大师往生了,在信徒悲痛时,眼睛竟然还可以张开,并向大众交待几句话,这就是“生死自在”。
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有提到“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内容这么写道:“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以下解释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一、念佛重恩故:我们有因缘打佛七,是因为有佛陀,如果没有佛陀,我们还是懵懵懂懂,何谓“宇宙真理”都不懂。所以“佛恩”非常大。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的“念佛重恩故”最后一段里,这么说:“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也就是说,要报答佛的重恩,就必须发菩提心;向我们的老师 ── 佛陀学习。
二、念父母恩故:《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到七因果法(一、知母,二、念恩,三、报恩,四、悦意慈,五、悲心,六、增上意乐,七、正修发心),就是要我们知道众生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亲生育我们,不惜的付出一切代价,当然要懂得报答养育之恩,如果连这点都不懂,我们就是忘恩负义的人。佛法讲的孝道,不只是给父母物质上生活和精神上生活,而是包括宗教信仰。要真正澈底报答父母恩,我们该怎么做呢?就是要教他们“念佛”,让他们“了生死”。这就是以念父母恩来启发菩提心。
三、念师长恩故:在《劝发菩提心文》的“念师长恩故”里有提到:“父母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仪;若无出世间的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仪,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世间的师长教我们世俗的礼仪;出世间的师长传授我们法身慧命。因此,我们要念师长恩,发菩提心以报之。
四、念施主恩故:大师开示的对象原是出家众。出家众的物质生活是靠施主的护持供养,所以他强调要报答施主的恩惠。古德为了警策出家众要用功修行,而说道:“如果出家人,不好好修行,信施难消,以后披毛戴角还。”
我们打佛七共修,背后有很多人在护持,所以每次用餐,我们会念《供养偈》,饭后念《结斋文》,就是感激十方的供养。因此,在家人也要好好的用功修行,方能避免堕入三恶道。
五、念众生恩故:我们在六道轮回,一切的众生,在我们的过去世,都曾经多次是我们的父母亲。《劝发菩提心文》的“念众生恩故”里说:“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
一切众生,都曾是我们父母。其实,暂不说他们与我们过去有多少恩惠,也得想想我们在社会里,一切的衣、食、住、行,是不是都要依靠其它的众生才能有。所以,我们本来就有必要报众生恩,更何况众生在轮回中曾多世是我们的父母,而且许多还在三恶道里受苦!所以我们要发成佛的心,才能度众生离苦,以报答众生的恩惠。
六、念生死苦故:讲到“念无常”时,已讲过三恶道的苦。众生都在六道中出生入死,轮回不休。六道轮回是“苦”的,明白了这点,就要以发菩提心,作为推动我们修行的动机。
七、尊重己灵故:根据大乘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经典里提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迦耶,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都有像如来一样的佛性,他们只不过被无明遮蔽了,所以在六道轮回。”意思是告诉我们:每个众生都可以成佛,皆有“佛性”。在南传佛教里,也常强调:一切众生有“解脱分”。
由于我们有“佛性”,有“解脱分”,因此要自尊自重。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说:“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
这是鞭策自己学习释迦牟尼佛,尊重己灵,应立志要成就佛道,而发菩提心。
八、忏悔业障故:我们从无始以来造下很多的业,在修行的时候,不免有很多障碍。“忏悔”就是要“净罪”。这好比我们要走的路,有很多石头障碍我们,就要把它移开。我们要诚心忏悔,才能净除罪障,使三业清净;再而努力把握好的因缘,以累积福慧资粮。这种福慧资粮简称为:“净罪积资”。致于很重的罪业,则唯有依靠发“菩提心”才能净化和清除,否则就要承受业报 。
九、念求生净土故:《劝发菩提心文》第九因缘说道:“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
文意是:在娑婆世界修行,要进步很难,更不要说“成佛”;但是,在极乐世界就容易多了!在娑婆世界修行,累劫都没有成就;在极乐世界有无量寿命,一世即可成就!
另外,从文中也可了解到:修念佛法门,必须要发菩提心。所以求生净土,绝对不是自了,是带有菩萨道的积极精神。
《观无量寿经》里的“净业三福”,也教我们要发菩提心。另外,《无量寿经》说“三辈往生”(下辈,中辈、上辈)或三品往生(下品、中品、上品), 也都提到要发菩提心。还有,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十六个字,就把念佛法门的一大纲宗说尽。因此,修持净土法门者,每天应以信、愿、行来念“阿弥陀佛”。
十、为念正法得久住故:省庵大师说:“从释迦牟尼佛时代到现在,正法、相法也都过去,现在到了末法时代。在末法时代,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竞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为何名?衰残致此!”
看到佛法没落,祖师们“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而发菩提心。净土法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是“出离心”;发愿回归娑婆世界来度化众生,这是“菩提心”。这是念佛法门的修行次第。我们打佛七,每晚最后的《大回向文》都会念到:“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我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剎那中离五浊,屈身臂顷到莲池,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已即悟无生忍。”
净土行者往生到极乐世界,见到佛,听闻佛法,最后证得无生忍。《大回向文》接着是念发菩提心:“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安养”是指极乐世界。《大回向文》内容非常好,把菩提心和出离心都带出来。将念佛法门的信、愿、行的“愿”和“阿弥陀佛的愿”相应, 就是具足了“出离心”和“菩提心”。
净土宗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也写得很好,清楚的告诉净士行者要怎么发愿,文如下:“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最后一段又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这是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是以发无上菩提心,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舍染取净。可见,“发菩提心”为修净土行者,绝不可少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