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24/12/2021)

-A A +A
周碹美居士佛法分享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 (24/12/2021)

网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B3Wr3OSDs

周碹美居士佛法分享 《佛教与儒家的孝道观》

作为成长于中华传统文化家庭或环境中的佛教徒,我们都不期然的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有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的思想,俨然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做人处事、生活规范的基因。尤其是孝道,那是有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一种文化传统,是中华文化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成长的佛教徒,难免也会以这种规范来比较佛教的教义。也许有人会问:佛教有教导孝道吗?佛教的孝道观与儒家的孝道观,会有哪些相同或差异的地方呢?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国际佛教大学文凭班与远程硕士班的行政人员兼助教- 周碹美老师, 到线上来与我们分享这方面的主题。

中国在2500年前的孔孟时代,早已提老、爱老和孝道的训教, “老吾老人老”是当时的行为规范。 孝道是中国道德伦理的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孝” 是汉语常用字 ,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对于父母、长辈和祖先的尊敬。周居士表示,清明节祭奠祖先,还是缅怀先人的背后,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孝道”和“感恩”文化。孝顺除了以物质供养父母,比如逢年过节、庆祝生日、买件衣服,最主要还是精神层面的关心、理解、交流、陪伴他们。若父母亲不在世上后,我们也深深地怀念曾经家人间浓浓的亲情。一有孝亲的机会,我们必须尽量弥补,尊敬家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孝道不只是对父母长辈的尊敬而已,而更应该内化为由衷地父母长辈的爱护,修养自己完美的人格。正所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孝道的实践可以通过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丈夫与妻子之间关系、朋友与朋友之间,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创造和谐圆满富足的生活。

在佛教的孝道方面, 观业力与轮回是佛教的基础理论之一,而孝道不是佛教的根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业力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在佛家看来,有一种方式增福消业最快。这种方式就是孝顺父母。孝顺父母乃世间最大的福田。周居士表示儿女作为最上的报答父母恩德之事是引导父母往生善趣。她举例《目犍连地狱救母》和《佛说善生经》讲解孝顺至道之法。父母为福田,所以说“善能事父母”,奉养父母这为福田从父母身上我们能获得吉祥。在《佛说善生经》中讲述佛陀教导善生以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此外,佛教是以个人修行证悟涅槃,每个众生都有个清净的本性,修行就是要证悟到回归本来清净。当修行人回归本来清净,就是涅槃。她也指出,五逆罪是佛教所有恶业中最重者,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 不孝乃是五逆罪之一。父母恩德太大,我们的生命得自于父母。父母养育,恩同天地,身为儿女当竭力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以报父母恩,杀父母亲是为逆罪,即堕无间地狱。

在儒家之孝道方面,乃是以恭敬奉养父母为最首要者也。周居士进一步讲解,“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孝是众善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简而言之, 孝道从保护好毛发和皮肤开始。儒家历来把孝视为“人伦之公理”,将以“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儒家之所以强调礼,就是希望用礼来维护家庭、社会和国家和的安定团结。在儒家方面 ,不孝乃是重罪之一,相较于佛教,儒家懂得善恶要有一定的界说,没有提起地狱的果报。儒家倡导善良风俗,导人向善。人会重德行善,中正守善,虚心学圣,做个有益于他人及社会的贤人。

无限感恩周居士今晚深入浅出地分享,让我们更了解 《佛教与儒家的孝道观》。孝道虽不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德行。不孝在佛教与儒家里皆是逆罪或重罪。净业三福第一福也有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因此,孝道对佛教徒是很重要的修行。 最后,祝愿大家:一切吉祥、身心康泰、念佛欢喜、福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