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导

-A A +A

2025年清明超度法会

檀香寺于4月6日星期日在五楼举办清明超度法会,并同步于YouTube线上直播。当天,寺院内人潮涌动,信众早早前来拜佛、供花、供灯。特别是五楼法会现场,许多老菩萨都虔诚地一心念佛,等待法会开始。

法会在下午1点开始。法会开始前,播放了《一起去旅行》青少年学佛成长营的视频,借此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司仪赞叹大家能发心以三时系念佛事共修,追思亿念亲人的恩德。为了让信众,普得法益,司仪宣读尊敬的唯悟师父的叮咛,指导我们如何抱着正确的心态来参加法会。

第一,先平息我们内心的杂思妄想,培养虔诚心以及恭敬心。对于尚在世间或已过世的父母亲,我们要对他们怀着一份感恩、敬爱的心。接着再将我们敬爱的对象不断扩大, 乃至十方法界的一切众生。师父也提醒大众虔诚祈求三宝的加被,普令众生父母获得今日法会殊胜功德,都能离苦得乐。与此同时,我们自己在参加法会之前,尽所能避免任何会令自己分心或心情纷乱的活动。

在正行的部分,法会进行的当儿,我们要专注三点:万缘放下,专心诚意投入诵经共修活动中;观想此刻十方诸佛及一切贤圣僧,海会云集于此法会中,接受信众的广大供养,大众祈求三宝的加被;观想在世或离世的父母亲,乃至一切众生父母,都能获得供养诸佛及僧的殊胜法益与功德。

报导:媚怡 摄影:Bro. Ong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大乘佛教的早期历史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04/04/2025)

国际佛教大学助教周碹美居士分享「大乘佛教的早期历史」

2025年4月4日(星期五)周碹美居士分享「大乘佛教的早期历史」

周碹美居士是一名在英国获得注册的护士和助产士,先后考获斯里兰卡大学佛教学士学位以及国际佛教大学硕士学位,目前于国际佛教大学担任助教。

已故的德拉彼得桑帝纳博士曾经说过:「没上座部佛教的基础,就无法修学大乘佛教; 没大乘佛教与上座部佛教的基础,也无法修学金刚乘佛教。」

佛教分裂成不同的传承,是历史和地理元素所造成的结果。

上座部﹑大乘和金刚乘的伟大修行者曾共同生活在同一个道场。虽然处在不同的院落或寮房,但他们在一起生活。

大乘佛教是如何起源的呢?

大乘佛教起源于释迦牟尼佛,他是第一位菩萨。

理想的菩萨行是以累世修行来圆满六度(到彼岸,波罗蜜)以至成佛。

佛教徒认为佛陀一生的事业既崇高又令人憧憬。这激励着人们走上那条通往无上正觉的修行大道。

公元1世纪前, 大乘佛教已然存在并传遍印度。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三)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28/03/2025)

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三)」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三)」

上一次在2025年1月17日(https://thanhsiang.org/CH/node/6360)的「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二)」中,真如法师慈悲分享了傅晴曦居士讲述的《欣赏报恩世界》提到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有以下三点:
(一)视「佛法」与人们有「亲际关系」
(二)视「佛法」为人们的「养护条件」
(三)视「佛法」为调剂生活的「自然景观」

(一)视佛法与人们有「亲际关系」
(1)视「佛法」为「亲长」
(2)视「佛法」为「良师」
(3)视「佛法」为「益友」
(4)视「佛法」为「良医」

檀香寺重启《普门品》实体共修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诞,这一天,檀香寺于晚上八点重启《普门品》实体共修。地点在大悲殿,约有五十人参与此次共修。慧立师父和梵呗组的师姐们带领大家唱诵《普门品》。唱诵过程中,大家内心充满法喜。绕佛时,大家也很虔诚,专心致志地绕佛。绕佛结束后,明育师兄为大家分享佛法,内容是《向观世音菩萨学习》。 

明育师兄分享,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已于无量劫前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以慈心悲愿倒驾慈航,再来娑婆度化有缘众生。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又名「观自在」。因为观音菩萨是从「般若观慧」里获得自在的菩萨,他能心无挂碍地观察人间的苦难,并解救众生的痛苦,拔除众生的烦恼。

《普门品》说:当你心中有瞋恨的火在燃烧时,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菩萨就会帮你消灭心中之火,即所谓「火不能烧」。甚至还能免除众生的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等种种灾厄之苦。因此,只要我们以虔诚的心持菩萨的圣号,菩萨就能以慈悲、智慧、勇猛的威神力加持祈求者,即得解脱。

报导:媚怡

农历二月十九日 观世音菩萨诞辰纪念日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九,也是观音菩萨的诞辰日。在这殊胜的一天,信众们早早就到大悲殿礼拜观世音菩萨,在菩萨前供灯、花、水果、和寿包。

在仪式开始前,法师们带领大家在大悲殿念佛号。大约十点四十五分开始进行佛前大供。在法师们的带领下,信众们很虔诚的唱诵。佛前大供结束后,法师们带领大家移步到三圣殿回向。观音诞上供仪式就圆满结束了。

观音诞是一个很重要的佛教节日。农历二月十九日是庆祝观世音菩萨的诞辰之日。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庄严形象而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为了庆祝观音菩萨的诞辰日,檀香寺于三月十六日(星期日)这一天,举办传授三皈五戒的仪式。下午两点在大悲殿举行演礼,由司仪和两位师姐教导大家一些佛教礼仪。演礼结束后,法师们带领大家唱诵「炉香赞」和「大悲咒」。

接着主法和尚真如师父为大家慈悲开示。师父提到大家能在观音诞前发心到檀香寺大悲殿来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是为自己开拓一条光明大道,得人天拥护、令诸佛菩萨欢喜。佛陀告诉我们「生命」是「无限相续」的现象。在我们众生未得解脱前,随「善恶业报,三世因果」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要我们「依教奉行」, 「恶事不作,善事多做」,一定会「离苦得乐」。

报导:媚怡

2025年1月至3月庆生会

檀香寺于三月十五日晚上八时举办了庆生会。当晚,大悲殿聚集了许多佛友,大家都很开心地参与了这次庆生会。庆生会是大家一起庆祝佛化生日的日子。在庆祝生日开始前,梵呗组的组员带领大家唱诵弥陀偈、念佛号和绕佛。绕佛结束后,真如师父为大家慈悲开示,内容是关于「学佛要福慧双修」。

报导:媚怡 摄影:建成师兄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邮票带你去旅行(第十一集:日本“京都”)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 ( 14/03/2025 )

前国际佛教大学助理校长梁国兴居士分享「邮票带你去旅行(第十一集:日本“京都”)」

2025 年 3 月 14 日(星期五)梁国兴居士分享「邮票带你去旅行(第十一集:日本“京都” )」

梁国兴居士从事佛教青年活动 20 多年,曾经担任马佛青总会长以及国际佛教大学助理校长,40 年前开始收集以佛教为主题的珍贵邮票并以邮票方式来弘法。

今天要带参访的地方是具有禅味的京都。

京都( Kyoto )是日本以前的首都。

今天将带大家巡礼「京都」的 13 座佛寺,如下:

(一) 平等院
(二) 醍醐寺
(三) 银阁寺
(四) 东寺
(五) 清水寺
(六) 金阁寺
(七) 龙安寺
(八) 天龙寺
(九) 广隆寺
(十) 仁和寺
(十一) 西本愿寺
(十二) 高山寺
(十三) 西芳寺

从大阪到京都,可以搭乘日本的快铁「新干线」,只需 13 到 15 分钟。

2025年佛涅槃日

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槃日,很多信众到檀香寺来,或到大悲殿供灯礼佛,或到食堂享用美味的素食。

上午约十点四十五分,大众到六楼大雄殿参与佛前大供。法师们身着庄严法衣,带领大众一起恭诵经文。大雄殿内,佛像慈悲庄严,大众齐声唱诵,句句经文都凝聚着虔诚之心。唱诵完毕,在法师们的引领下,众人井然有序地移步到大悲殿的延生坛回向,后至三圣殿,依次进行回向仪式。仪式过程中,大家都很认真专注地唱诵。随着回向仪式的结束,此次佛涅槃日的佛前大供仪式也正式结束。

佛涅槃日是纪念佛陀涅槃的日子。佛陀八十岁时,预知即将涅槃,便与弟子们从毗舍离城出发,前往拘尸那迦罗。路途中,佛陀虽饱受病痛折磨,但仍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众生的慈悲。佛陀一行人抵达拘尸那迦罗后,佛陀于娑罗双树间安卧,并进行了最后的教诲。佛陀召集弟子,教导他们「以戒为师,精进修行」。在给予最后的教诲后,佛陀便进入了涅槃。

佛陀涅槃象征世间无常,即使是佛陀也要经历生死无常。虽然佛陀已经涅槃了,但是佛陀的教诲将继续指引众生走向觉悟。

报导:媚怡

檀香太极拳组捐款活动以支持檀香爱心福利中心

一直以来,檀香太极组都有为檀香爱心福利中心筹集善款的传统。

在2024年12月29日,善款移交仪式于檀香寺大悲殿举行。檀香太极组代表玲葑和建萍師姐将一张RM12,620.00的模拟支票移交给爱心福利中心代表戴师姐,并由真念法师见证。感谢太极组成员们的慷慨捐助!

真念法师慈悲开示,为太极组成员进行了一场佛法分享。善哉!善哉!善哉!感恩!

仪式最后,大众与真念法师及戴师姐合影留念,以纪念这一美好时刻。

檀香太极组承诺将继续参与每年的筹款活动。愿大家身心安康,福慧增长!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

报导: Sis Lyn Foong

2025年佛出家日

今天(农历二月初八)是佛出家日。檀香寺在这一天上午10时45分在六楼的大雄殿进行例常佛前大供。大家以欢喜心来一起参与佛前大供。接着法师们带领大家到底楼的三圣殿进行回向。仪式到此圆满结束。

佛出家日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悉达多·乔达摩是迦吡罗卫国的太子。有一位名「阿私陀」的仙人预言悉达多太子在未来会成佛。其父王「净饭王」却希望悉达多太子可以继承王位。因此让悉达多太子过上奢华的生活,并且尽量让悉达多太子远离世间的苦难。即便如此,悉达多太子还是观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痛苦。

在几次出游中,悉达多太子在东、南、西、北四门分别遇见了老人﹑病人﹑往生的人和一位出家人。这些经历深深触动了他,使他更加坚定了出家的决心。在悉达多太子二十九岁的某个夜晚,太子悄悄离开了王宫,舍弃了世俗的身份和地位,开始了修行之路。

出家后,悉达多太子前往各处拜访名师,并进行苦行。但是他发现苦行不是解脱的方法。最终他在菩提树下禅定,证悟了真理而成佛。

报导:媚怡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活动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