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aier on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01/11/2024)
檀香寺真醍法师慈悲开示「佛教与教育」
2024年11月1日(星期五)真醍法师慈悲开示「佛教与教育」
真醍法师是檀香寺常住法师,目前在泰国国际佛教大学服务 。
佛教是宗教,他不只谈信仰,而且更要我们修学,所以信佛也称为「学佛」。
真醍法师慈悲分享印顺导师著《佛在人间》提到「佛教与教育」,强调佛教是着重修学的,所以克实的说,佛教是一种教育。
佛所教的是什么?要我们学些什么呢?
佛所教的最主要内容是「戒学」、「定学」、「慧学」,也就是「三无漏学」或「三学」。
从广义上来说,「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说」,因此可以说,一切良善的知识、德性、技能,都总摄于佛的教育范围内。
如果从佛陀施教的重心来说,最深彻而圆满的佛教,应该就是「觉」的教育。
佛的意义是觉者,是圆满彻悟宇宙人生的真意义,而到达究极无上者的尊称。
佛的教育,不外乎本着自己圆满的觉悟内容,适应众生的根机,来教育大家,引导大家来修学,同登正觉成佛的地步。因此,佛陀告诉我们: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佛教是「先觉觉后觉」的「觉」的教育。
「觉」的教育可说是佛教最圆满的完人教育。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成佛就是人格的究竟完成,太虚大师是这样明确的表达了佛教的真意义!
因此我们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佛是我们的最高典范,信解了究竟圆满的佛德,才能以佛为师而常随佛学。
太虚大师把「佛德」总摄为「大悲、大智、大雄力」。
一、「大智慧」
二、「大慈悲」
三、「大雄力」
一、「大智慧」:
佛陀已经圆满通达了平等的空性,而且也了解到缘起的实相;
二、「大慈悲」:
佛陀是平等地爱一切众生,给予众生拔苦予乐;
三、「大雄力」
大雄是印度宗教共通的最高理想,只有佛陀才能够体现大雄力,因为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穷深极广,才能够显现出大雄力。如說佛有「十力」、「四無所畏」等的大雄力。
学习佛的「三德」,就是大乘学要的三金刚句,那就是:「信愿﹑慈悲﹑智慧」。
这三者(信愿﹑慈悲﹑智慧)又实在就是依据人性本有的三种特胜,也就是:「忆念胜」﹑「梵行胜」﹑「坚忍胜」,而使之净化、进化。
「忆念胜」:智慧
一、人性是有忆念的特胜,即人从经验忆持,而能进展到高尚丰富的知识。
「忆念胜」:要修学大乘的正智、深智来彻底净化一番,学成如实的知见才好。
「梵行胜」:慈悲
(梵行是「清净行」的意思)
二、人性的梵行胜即能克制私欲,或控制肉体的情欲,或牺牲私我的利益,而有净心利他的道德。
「梵行胜」:学习慈悲,以广大的慈悲心去救度众生去怜悯众生。
「坚忍胜」:信愿
三、人性有坚忍强毅的特胜,不但能忍受艰苦﹑百折不回,而且能有「为万世开太平」的阔大精神。
因此,我们要学习大乘的信愿,也就是:发菩提心,为佛道﹑为众生而确立无穷尽的大信愿。
那么,依信而起愿欲,依愿欲而起精进,即为自觉觉他大力量的根源。
因此,学佛不是别的,只是依于人性的三特胜,修学佛法的三要门,完成佛陀的「三德」,那就是「信愿﹑慈悲﹑智慧」。
这种觉化的完人教育,自觉觉他,其实就是教育自己,又教育别人。
自教与教人,都不是空虚的知识传授,而是着重于自觉的﹑实践的。因此,学佛的人不只要「闻」,还要「思」以及「修」。
教育或者说学习,如果作为无关于自己身心的净化,而仅是学一些知识,或者技能来维持生活,满足物欲的享受,那实在是不成其为教育的。
佛教的第一义,是觉悟人生的真意义,使自己从随波逐浪的迷妄中觉醒过来。
唯有有自觉,才会源泉浑浑,流露无尽的悲愿,勇于向上的精进。
以自觉为重心的佛教,又是实践的。
如教育而离开了实践,就与佛教的精神不合。
因此学习了「佛学」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学佛」。「佛学」是属于教育,而「学佛」是属于实践方面,两者是不能分离的,否则就离开了佛教的精神。
因此才说佛教不只是宗教,他也是一门教育,教我们如何断烦恼,让我们最终能够成就佛道。
所以「义学」(教理的研究﹑著述)虽是佛教的一大科,但偏重义学或专作学问的研究,在佛教中是不能受到特别尊重的。
拿「知」与「行」来说吧,佛教是从实践的立场,来确定「知」的地位。如修行的「八圣道」,首先是属「知」的「正见」与「正思惟」,这是看作修行的项目,而不是修行( 道)以外的。因此,学佛最重要的首先是建立「正见」。
佛法的一贯学程,是以「知」导「行」,又以「行」致「知」。
依「知」而「行」,如眼目明见,才能举步前进;
而依「行」致「知」,如向前走去,才会发现与看清前面的事象。
「知」才能「行」,「行」才能「知」。越知越行,越行越知;在这样的学程中,达到彻底的正知,与如实的修行。
如佛被称为「明行足」,即是到达了知与行的究竟圆满。
佛的教育,以「实践」为本,而实践又必然是以「知」为先要的。
佛弟子应站稳这一立场,去求得「世间」及「出世间」的智慧。
虽然说佛教重于实践,不仅是空虚的知识传授,但在佛学的教化传习方面,还是不离语言文字的,因为这是师资授受的主要工具。
不离语文的学问,从前弥勒菩萨曾总括应该修学的,说:「菩萨求法,应于『五明』处求」。「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应该修学的五类学术。
(五明是: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及内明)
内明指的是佛教的三藏十二部。
佛教的教育,不只是因果、空有、心性,而是五明。
因此在大乘佛学中,即「世间」而「出世间」,「世间」与「出世间」无碍;声明、因明等,是共世间的出世学,真俗融通,为佛教教育的一科。(真俗融通是指:「胜义谛」与「世俗谛」两者融通,不能只有其中一个)
佛教的重心是:觉化的完人教育。
方法是:实践教育。
传习的科目是:五明。
从从事教育事业来说,佛教的说法、开示以及著作,或者佛教的文艺、音乐,经典的搜藏、流通、翻译,这都是教育文化的活动。但作为佛教的教育活动,是不应该局限于此的。
在经中,佛陀不断的赞叹「法施」。法是真理、德行、良善的学说,以及礼俗。
换言之,法是合法(合理性)的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法。佛弟子修学此法,又与人为善而宣扬此法,就是「法施」。
法施可分为二类:
一、「出世法施」,如内明的弘扬传授,也就是佛教三藏十二部的弘扬与传授;
二、「世间法施」,如声明、因明等的教授。世间法施,就是世间的一般教育。
佛称这些为「法施」,是最有意义!因为布施是有功德的,努力于世间、出世间的法的教化,无论是个人或教团,都是有功德的。
但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于与人同乐、为人拔苦的同情,这是无条件的施与,而不是为了果报,或者为了现生的功利。
所以,从事世间、出世间的法的教育,不但不应为自身的名闻利养着想,也不应为教团的扩张着想。
为了正法,为了利益人类,而发心勇进的做去。这才是佛教的教育,佛教教育工作者的精神。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youtube.com/live/cNzyzwQEN4I?feature=share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