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aier on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28/02/2025)
檀香寺真信法师慈悲开示「一份工作,两种态度」
2025 年 2 月 28 日(星期五)檀香寺真信法师慈悲开示「一份工作,两种态度」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快乐,对不对?
有谁不需要得到快乐的吗?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快乐!
那么,是谁让我们得到快乐的?
从这个题目我们知道说,快乐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这个题目我们会分为两次讲,今天要讲的是第一部分,是我们要培养「观功念恩」的思维模式!
我们先看一个佛典故事:
有一位老太太,她整天坐在路口哭。晴天哭,下雨也哭,就是长年累月都在哭,所以她得到一个名字——哭婆婆。
有一天,有一位禅师经过这路口,就问她为什么每天都在哭?
老太太就告诉禅师说,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雨伞的,另一个嫁给了卖鞋的。
老太太说,当天晴的时候,因为天晴的时候,人家不需要用雨伞,所以她就想起卖雨伞的女儿的生意一定不好,雨伞卖不出去,所以她就很伤心,就哭;可是在下雨的时候,她又想到卖鞋的女儿,她的鞋一定不好卖的,卖不出去,所以她又哭。所以不管是雨天晴天,她都在哭。
禅师告诉他:要不然你换一个方式吧!
禅师对老太太说:下雨的时候,你要想到卖雨伞的女儿,因为很多人需要雨伞,她的生意一定很好,所以你要想,卖雨伞的女儿的生意很好;然后,天晴的时候,你就要想到卖鞋的女儿,一定很多人来跟她买鞋!
禅师说:这样,你就不会哭了。
听了禅师的一番话,老太太从此就笑!
因为她知道,她两个女儿的生意都很好!下雨天,她想到卖雨伞的女儿生意很好;晴天,卖鞋的女儿的生意也不错。所以她就变成天天在笑!
所以,哭婆婆变成了笑婆婆!
哭婆婆变成笑婆婆,是因为她的思维方式有了改变,她只改一个方向罢了,就是说,晴天她想到卖鞋的女儿,雨天她想到卖雨伞的女儿。
所以,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个人如何去认识,在思维方面怎样去看待问题!
如果我们善于看正面,那么,不管遇到什么好事﹑坏事或者挫折,我们还是会以一个很平和的心态,快乐的心情;如果我们习惯是以消极﹑忧怨的方式来看问题,那么不管什么问题,我们都把它当作很大的问题﹑很重的问题,每次遇到事情就会钻牛角尖,钻越钻深,越钻越出不来,自己为自己编织痛苦的人生。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快乐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我们可以决定我们要快乐,还是整天愁眉苦脸。
那么,我们要怎样得到快乐呢?
如果我们以正面的的心态去观察一切,去和别人互动,我们的痛苦就会少一点,快乐多一点,我们的心性会更稳定。
我们众生有「身﹑口﹑意」三业。
身业就是我们身体的行为,口业是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说话,意就是我们的思维。
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的行为和语言的活动,都是受到意识控制的。
如果我们的「意」是想到要说好话,我们就会讲好话;如果我们想说:我要讲骗话,那句出来的话就是骗话了。所以,「意」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在控制我们的身﹑口﹑意!
意就是属于我们的心,它是一切行为的前导,就是说,它引导我们的口业和我们的身业。
如果我们的「意」清净正确,我们的身﹑口的行为也会正确。
如果我们想做好事,我们想到:「今天寺庙很忙,我早一点来帮忙。」,这样,你就会特别早一点来做义工;如果你想到:「哎呀,不要紧啦,少我一个人,没有问题的啦。」然后,你就倒回去睡觉,那么那天就少了你一个人。所以说,意业很重要。
如果我们的心起了善念,我们的口就会说好话,身就会做好事。
所以说,「心」是一切行为的主导,是我们善恶行为的关键。
《华严经》告诉我们「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一切外在的境界,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
《法句经》告诉我们,心是所有法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脑,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人若造作身﹑口﹑意善业,我们一定会有快乐,如影不离形。
所以,如果我们的心意想好事,我们就会说好话,我们就会做好的行为。因为我们做好事﹑做善事,快乐就会跟我们一起,你就会得到快乐。所以,佛教相信,快乐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是,我起烦恼是因为某某人讲错话,他讲了伤我的话,或者我要吃那样东西,那个人跟我拿掉了,我没有得吃了。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起了负面的思维,所以我们就没有快乐。
如果我想的是快乐,今天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义工,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来做义工,那么,你那一天的心情就会很好。
所以说,快乐是我们决定的,不是环境所决定的!
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种快乐的「因」,我们肯定会得到快乐的「果」。
大家都很熟悉佛法的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是『诸佛』教」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佛都是如此的教导,叫我们行善,然后清净我们的意念。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得到快乐,我们首先要就要净化我们的意﹑我们的心,所谓:学佛要先修心。
那么,我们如何要自净其意?如何净化我们的心,或者我们的意念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下手:
第一:是培养「观功念恩」的快乐思维模式。
这是今晚我们会一起分享的。
然后,第二是以念佛净化我们的心,这个是下一次净土忏,我们会分享的。
我们的尊敬的唯悟师父上人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希望拥有快乐,我们必须培养「观功念恩」的快乐思维模式。
「观功念恩」的快乐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及对我的恩德付出,从而培养感恩心,比如说,别人很勤劳的在帮助他人,或者打扫或者种种或者帮助你,所以,我们要看到别人对我们的付出,他的恩德,然后起感恩的心。
师父告诉我们说,要以正面的心态去观察一切,去与别人互动。我们可以正面的,就是看到别人的正面的行为,他的付出。比如有时候,我们看到那个人很积极的在帮助在扫寺庙,如果我们赞叹他说:「是,他时常都是很勤劳的」,那么,你那一天你也会赞叹他,对不对?可是有些人,他偏偏要怕冷水,他说:「是啰,今天他很勤力扫地,因为师父有在啰。师父有在,他才扫地」,这样,你的心态就不同了,对不对啊?
所以,如果我们可以正面的心态去观察一切,去和别人互动,我们就不会有埋怨。
如果我们有埋怨,我们就没有感恩的心。
所以我们要学习以正面的心态去观察一切,常看到好处。
如果我们看到正面的﹑善的,我们就不会抱怨;如果没有抱怨,我们就时时会保持快乐安祥。
接下来,真信法师以两位德士司机的工作态度的故事来跟大家共勉。
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在香港,记录在《心无障碍》那本书。
有一位香港大学的教授要去上班,因为他的车不方便,所以就叫了一辆德士。
他上了德士之后,看到德士司机好像脸很严肃﹑在埋怨,因为从他的家到香港大学有一段路,要经过,就好像我们这边,如果你迟一点上班,就要在那边慢慢跟车﹑塞车,所以很多人都选择早上班,所以这个教授同样的,他在路程中遇到塞车,那个司机就在那边埋怨说这么多车。
这位教授想要比较友善一点,于是就跟这个司机讲:「现在你的工作状况怎么样?」这个司机就开始埋怨说现在行情不好,他要拉长驾德士的时间,一天要工作工作12小时,香港的政府不好等等。然后,这个教授想要缓和这样的一个情绪,他就转话题,他就跟这个司机讲:「是哦,在车里面的时间很长,可是你的车很舒服﹑很阔」。那个司机听了就讲:「我一天在这德士里面12小时,如果是你你还会这样讲吗?」那个教授知道不对了,就不要讲了,他就静静没有再讲话了。就这样去到他的大学。
隔了一天,这位教授又要去大学上课,他同样的叫德士,然后这一次他一上德士,就听到一个很快乐的声音跟他讲:「先生早安」。他就坐下来,坐在德士里面。
之后他就想要用同样的情况,看这个德士司机的反应是怎么样的,于是也是跟德士司机说:「现在塞车,你怎么样?还有就是,你的工作时间是不是很长啊?」那个德士司机就跟他说:「对,现在行情不好,我必须延长我的工作时间,因为我有孩子﹑有妈妈,我必须要很努力的去赚钱,我一天工作12小时。」这位教授听了就问他说:「你这样不觉得辛苦吗?」那个德士司机说:「其实我不会觉得很辛苦,我觉得很快乐」,他说:「先生,我有一个思维的方式」,他说:「我把我的顾客叫我去某一个地方,我就当着这个顾客用钱请我去」,他说:「先生,现在你要去香港大学,我就当着你用钱请我去香港大学,等一下你下车过后,我可以走走看看香港大学的环境」,他说:「是不是你出钱给我去看香港大学呢?」
你看,他的思维这么正面。
那么,教授问他说:「那么,你最近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吗?」
他说:「有,前几天傍晚,有一对情侣叫我载他们去海边看日落。那个日落很美,我到了那个地方,我就停我的车,下来走走,喝一杯奶茶。你看,是不是那对情侣出钱给我去看日落?」
这个思维方式其实很特别,不过,这是真实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其实我们的快乐是靠我们自己的,如果你一天到晚在那边埋怨,看人家的不好,那么你一定很痛苦的;可是如果我们可以学到这个德士司机的思维方式,你看他说他的顾客给他钱去看﹑去游玩,你还会埋怨吗?
教授下车之前,跟这个德士司机说:「你可以给我你的名卡吗?如果以后我需要去哪里,我找你好吗?」
德士司机说:「好。」
那个时候,这个司机的电话也响了,原来有人要叫他去载他。
最后,教授的总结就是,如果你的态度很好,你无形中自己会引来很多的善缘,好像这个德士司机,他就不用担心没有顾客。
所以,我们希望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快乐,快乐不是别人给我们的,快乐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多看别人的好处,多看正面的,看别人的优点,对我的恩德付出;然后,启发我们的感恩心,然后以正面的心态,去观察一切和跟别人互动。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肯定我们的心会更宽阔。
今天祝福大家,我们天天培养正面的思维!天天快乐﹑法喜充满!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XWa0nuqbAE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