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三)

-A A +A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28/03/2025)

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三)」

2025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五)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三)」

上一次在2025年1月17日(https://thanhsiang.org/CH/node/6360)的「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二)」中,真如法师慈悲分享了傅晴曦居士讲述的《欣赏报恩世界》提到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有以下三点:
(一)视「佛法」与人们有「亲际关系」
(二)视「佛法」为人们的「养护条件」
(三)视「佛法」为调剂生活的「自然景观」

(一)视佛法与人们有「亲际关系」
(1)视「佛法」为「亲长」
(2)视「佛法」为「良师」
(3)视「佛法」为「益友」
(4)视「佛法」为「良医」

(二)视佛法为人们的「养护条件」
(1)视佛法为「财宝」
(2)视佛法为「资粮」
(3)视佛法为「房舍」
(4)视佛法为「避风港」

今天,真如法师继续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的第三点如下:

(三)视「佛法」为调剂生活的「自然景观」
(1)佛法如「清风明月」
(2)佛法如「清泉甘露」
(3)佛法如「空气阳光」

(1)佛法如「清风明月」
人们在现实生活上,有各种责任要承担,有不同工作要应付,时有力不从心的疲累感!如果再遇上超重量的肩负,则不但要汗流浃背,气喘如牛,且会因劳累而导致崩溃!此时,应以「佛法」的「因果」及「定业」的观念来慰藉。
想想看:如无「前世的造因」,那有「今生的果报」,明了「作业受报」的定律,知道「欠债要还」---苦报要受!便会「心甘情愿」的付出,精神也不由沉重而轻松,这就像「清风」送爽,使苦恼冰消,如「明月」朗照,使昏暗顿失!

(2)佛法如「清泉甘露」
人在「八苦」中的「怨憎会」一苦,最不好受,因与人结怨,仇恨难消,再加狭路相逢,更是无法容忍,怒火中烧,导致冤冤相报,无时了结!
「佛法」中的「忍辱度」,告示我们如何对人「退步忍让」,要知「今世的冤家」,可能是「前生的亲属」!
若能起一念「冤亲平等」的慈悲心,就可消除永世「挟怨寻仇」的妒恨债。
明此道理,不就等于获得「清泉」或「甘露」,可止蕴火干竭,可解忧愁热恼!

(3)佛法如「空气阳光」
人不能缺少「空气」而活命,物不能没有「阳光」而生长,我们住的地方,随时都要让空气流通,阳光普照。
「佛法」给予人的所需,亦如两者(空气、阳光)的重要,我们能多方接受「佛法」,则可增强「心理健康」,要不然,真理不通,思想闭塞,如同在阴湿晦暗中过活,会是污秽不净,荒头垢面,了无生趣的!

总之,「佛法」之浩瀚,如汪洋大海,我们所举述的,犹如「沧海一粟」;我们所阐释的,恰是「以蠡测海」!但若能以恒久心持行,则长期的增善益智,日积月累,收获便不可计量。
(「以蠡测海」是比喻用水瓢来测量大海的水,就好比以见识浅薄狭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

人们要靠「佛法」来丰富生活内涵;「佛法」也要人们来「信受奉行」,才能显出「光鲜活泼」,而起「无穷的胜用」。

我们肯定相信:当「人心」得到「佛法净化」之时,亦即社会安宁,民生乐利之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www.youtube.com/live/yZfD9yHxQHo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