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提起放下

-A A +A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13/06/2025)

檀香寺真醍法师慈悲开示「提起放下」

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真醍法师慈悲开示「提起放下」

真醍法师是檀香寺常住法师,目前在泰国国际佛教大学服务 。

今天的主题是「提起放下」,以下为内容大纲:
(一)提起放下的定义
(二)提起何物?
(三)提起重要吗?提起的重要性
(四)放下什么?
(五)如何放下?
(六)放下重要吗?放下的重要性

「提起放下」的定义如下:
提起:拿起来,表示需承担;
放下:即是不执着,也不是漠不关心,没有人情味。

提起,我们要提起什么呢?

真醍法师开示要我们提起责任,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人世间都有不同的角色,都应该把做人的角色与本分扮好,在《善生经》里边,佛陀告诉善生说:「善生啊,而在向六方礼拜时,要明白这六个不同的方向,是可以用下面这六种人物来代表的:
东方(父母) ﹑南方(师长) ﹑西方(丈夫或妻子)﹑北方(亲友) ﹑上方 (寻求真理的修行人) ﹑下方(员工和下属)

在人生当中,我们可能身为人家的丈夫﹑妻子,或者是老师﹑学生﹑亲友﹑父母﹑孩子,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不同的角色的责任提起来的话,对家庭﹑社会﹑国家,当然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还要提起什么呢?

我们必须提起善念,每一天我们都要生起善念,凡是能够利益到别人的念头都要生起来;

我们更需要提起正念,如果有正念的话,我们就能够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此外,我们要有慈悲心,要把慈悲心提起来,与乐﹑拔苦。

我们也要有智慧,以及愿力(四弘誓愿),以及发心,也就是发菩提心。

以上所谈到的,都是从正面来谈。

接着来谈谈提起的重要性:
责任:如果能够把责任提起来,那我们就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将来必定会成就,因为我们能够把我们的家庭照顾好。

善念:如果能够把善念提起来,那我们就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因为我们了解到,只要善念生起来,我们就不会去做一切恶的事情,而是会积极地去行善;更重要的是,善念能够把我们的心导向清净!

正念:有了正念,我们就能够都摄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为什么都摄六根这么重要呢?

如果没有把六根守护好的话,它会让我们面对很多的烦恼,例如:不该看的,我们去看;不该听的,我们去听,这就会造成很多的烦恼。

慈悲:如果能够把慈悲心提起来,常常对人慈悲的话,我们就会懂得广结善缘,能够自利利他﹑行菩萨道。

智慧:有了智慧之后,我们就能够洞悉宇宙世间的真相,不再沉沦。

愿力:四弘誓愿,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跟四圣谛有关系。(四圣谛是「苦﹑集﹑灭﹑道」)

众生无边誓愿度:苦(我们知道众生很苦)

烦恼无尽誓愿断:集(我们要断烦恼就必须找出原因)

法门无量誓愿学:道(去向解脱﹑成佛之道。)

佛道无上誓愿成:灭(成就佛道)

所以,如果我们每天都有发愿的话,我们的生命是导向善的一面,我们想要帮助别人,利益一切众生,不只是为了自己「上求佛道」(自己求佛道),更要「下化众生」(去度化众生),这就是发心,「发菩提心」,这就是「自利﹑利他」。

以上就是我们要提起的:责任﹑善念﹑正念﹑慈悲心﹑智慧﹑愿力﹑发心(菩提心)。

提到放下,我们要放下什么呢?

真醍法师开示我们要放下:人、事、物等。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有亲情、友情、爱情,人因为这些感情,所以会让我们沦落。如果我们不放下「情」,情太重的话,我们会去执着它,堕入「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事:我们每一天会遇到很多事情,如果总是牵挂着那些事情或放在心上的话,我们就不能突破自己;

物:物质上的享受﹑追求,例如屋子﹑车子﹑金子﹑孙子等等,我们也不能够去执着它,因为我们知道,最终「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我们带走的只有「业」,善业或恶业,所以我们要懂得放下「人、事、物」等。

除此之外,还要放下什么呢?

放下「妄想、执着」

佛陀:「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 能证得。」

所以,我们不能够证得菩提、解脱,是因为太多的执着,执着世间的东西放不下;

我们也要放下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要把烦恼放下,不要去执着世间的东西,因为我们对于喜欢的东西会起贪心,讨厌的东西会起嗔心,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这些东西都放下。

如何放下呢?

我们要学佛,因为佛陀是一个觉悟的人,福德、智慧都圆满了,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我们更要学习佛陀所教导的「戒、定、慧」。

学佛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因为学佛之后,我们能够建立起「正知、正见」。

有了「正知、正见」之后,我们会清楚正确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以及什么不该做,懂得分辨善恶。

学佛之后,我们也能够了解「缘起性空」的法则。

如果明白「缘起性空」的法则的话,我们就知道,「现象」是「有」的,但是「本性」是「空」的,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执着、放不下的呢?

因为学佛,我们能够获得「般若」智慧。「知而不行」是不行的,因为学佛是要「身体力行」的。实践才能够获得「智慧」。

学佛之后,我们也能够明白「四圣谛」(苦﹑集﹑灭﹑道),知道如何去灭「苦」。

学佛之后,我们也能够了解什么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靜」)。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去实践,对我们整个人生会有帮助,(我们的执着会越来越少),因为我们懂得,一切东西都是因缘而合而生起来。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趋向解脱道的八个方法,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的人生走向究竟解脱的方向。

我们学佛也能够得到「正念」。

所以,学佛是多么的重要!

因为学佛,我们了解到世间的现象都是「无常」的。

所以,当我们了解之后,我们还会去执着世间的东西吗?

接着来谈谈放下重要吗?放下的重要性在哪里?

因为,如果我们能够放下的话,我们的身心就能够得到安稳、自在,不会钻牛角尖;慢慢地就能够断烦恼得到解脫,最终成就佛道。

接着,真醍法师分享放下的故事:

老和尚与小和尚要过河的时候,来了一个漂亮的姑娘。

姑娘一看河水,便说:「河这么深,我不敢过,有谁可以帮忙背我过河吗?」

小和尚立刻闪开,说道:「开玩笑,我们出家人怎么可以背妳呢?」

但老和尚却背着姑娘过河了。

当晚,小和尚越想越气,就问老和尚说:「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姑娘呢?」

老和尚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 你到现在还没放下吗?」

接着,真醍法师再分享另一则放下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修行人,双手捧着一束鲜花, 以最虔诚的心供养佛。

佛陀一眼即看出他的来意,便问:「你今天来此供佛,是否心有所求?」

修行人答曰:「世尊,我只是个修道人,我什么都不求,我只是求道。」

佛陀就告诉他:「好!你既然是来求道,那就放下吧!」

于是,修行人就把花放下,双手合十。

佛陀又告诉他:「再放下!」

修行人觉得奇怪, 于是,把两手也放下。

佛陀又说:「还要放下!」

此时修行人不解地问:「世尊!花和手我都已放下,还有什么要放下的呢?」

佛陀说:「你『有求』的这念心也要『放下』。」

修行人當下大彻大悟。

我们要学习提起,更要懂得放下!

我们要向佛学习慈悲与智慧,更要勤修「戒、定、慧」。

我们要放下妄想执着及六根本烦恼,把生命转化为慧命。

最终,若能提放自如,则心清安详!

真醍法师勉励大家不管是提起或放下,都能够做到自如!(自如的意思就是不要执着!应该做的,我们去做;应该提起来的,我们要提起来;应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懂得放手。)这样才对得起我们这一世来到这个人世间的人生!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youtu.be/lxhHlg48cs4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