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略述坛经思想的启蒙及禅法特色

前言

禅宗是我国佛教的主要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坛经》在禅宗史上是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作品,它几乎左右了唐代以后所有的禅门思想及修持方法。非但如此,当代学人钱穆氏且将之列入当今知识分子必读的十部中国思想名着之一,其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亦因此而尽显无遗。本文将《坛经》思想的启蒙就其内容,以下次第来阐明;先分述《坛经》大意,次略讲一下《坛经》版本的选择;再循有关历史和师承方面;以及其它经典的可能传承——分别做一番略述,然后略谈其在中国之地位及影响。

《坛经》中自性本来清净,在自性中求解脱的观点,是楞伽血脉一向的主张,也是属于如来藏系统的思想。另外,其“无相修行”的观念,则源于《楞伽经》的“行空”或“无行空”,与达摩祖师的“称法行”,及《起信论》赋予理论基础,而达于成熟,六祖会缘于此,兼采《起信论》、《维摩结经》、《金刚经》的类同观念,建立其独特的修行方式,又以其中的无念、无相、无住的思想,定为一门宗旨 ,从以上的结论看,《坛经》的中心思想显示出了慧能禅法的源流及其思想特色。

释恒真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IBC)佛学硕士研究生

《大智度论》中有关大乘菩萨自利利他之探究

前言

之所以选择“大乘菩萨自利利他之探究”作为论题,其主要目的:作为大乘菩萨比丘尼研究有关大乘佛教的问题是必须的,而“自利利他”是属于菩萨的精神,在我们学修的过程中离不开这种精神。什么是自利利他?菩萨在修菩萨道时如何进行自利利他的实践?其修学次第又是如何进行?自利利他有何殊胜功德?带着诸多问题本人对《大智度论》的菩萨精神进行一番探究,期待能够自利利他,启发自己的浅薄的菩萨思想的同时,有助于更多的菩萨们在未来菩萨道的躬行实践,期许更多的菩萨们早日成就佛道。

释海音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IBC)佛学硕士研究生

刘裕与佛教

提要

讨论刘裕与佛教的关系,是我们理解晋宋时期南方佛教的关键。佛教经过四百余年的发展与积累,至晋宋之交,已经得到普及和社会化,而且成为一种具有鲜明主体意识与一定建制化的宗教实体。至此佛教与政权的关系浮出水面。佛教如何适应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政权如何准确把握佛教的宗教、人文与社会功能,这是佛教与政权双方都要面对的问题。
作为出生平民的军政强人,刘裕面对控制整个东晋政治的士族力量,他有意识,有计划地借用佛教的人力与文化资源,以抵消士族对他政治企图的阻遏与掣肘。他对佛教的态度与措施有四方面:一利用,二护持,三信仰,四管制,其中不乏十分明显的政治功利性成分,但也有文化与信仰的非功利性因素。
刘裕基于现实理性、个人需要来对待佛教,在其当权执政期间,佛教获得社会资源与社会空间之后,发展迅猛,国外高僧络绎东来,北方僧人纷然南下,健康、庐山与江陵成为高僧云集之处、翻译经典,经义研究、讲经弘法等活动次第展开。到文帝时期,佛教出现极度兴旺发达的景象,并有国教化的倾向,这对后来的南北朝佛教造成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刘裕 建康 佛教 政教关系 佛谶

释广济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IBC)佛学博士研究生

早期佛教慈心观的修持及其功德

序论

由于科技与文明发达迅速,造成人类的生活紧凑和压力大,导致容易引发烦躁、焦急、愤怒等的负面的情绪出现。因此,禅修或修持对于现代人是非常有用的方法来调整种种的情绪和烦恼,使得身心可以净化和平静下来。慈心修持则是其中之一种方法,能够化解我们的负面情绪和烦恼。同时透过慈心观,以祝福自己和他人而达到安稳和快乐的感觉。所谓的慈mettā 是不对一切有情有敌意和害意之想,却能以心的力量给诸有情带来快乐。诸多经典中都有说明,修持慈心观是可以对治嗔心重的人。既然慈心观对现今社会给予重大的意义,本文是整理出在经论中所阐明的修持慈心观的方法与次第。同时本文也会列出修持慈心观的前方便的准备,以便修持慈心观的人可以更深入了解慈心观的修持。最后,会列出诸多经论中对慈心观的修持功德。

关键词:慈心观、快乐、对治嗔心、方法、功德

欧嘉慧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IBC)佛学硕士研究生

心与心性论

摘要

佛教分析心理活动在于作为修养身心的借鉴,以增长佛教智慧,达到人生的解脱,所以特别重视对心理现象的分类和分析,如对善心和恶心的论述最为细致详尽等,其实这些都体现了佛教当中“心与心性”的理论,关于心性的讨论,从古至今已有很多,本文选此课题主要论述其具有的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进步性与现代意义,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对于心与心性论含义概念的理解;第二,对于心王与心所关系的讨论;第三,对于心与心性论的研究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佛教 心与心性论 研究意义。

田雯 谭泽民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北京)

佛教「善惡倫理」的普羅教化 ─ ─ 論《占察善惡業報經》中現實關懷與內在超越

摘要

什麼是倫理?一般而言,倫理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所應遵循的道理、準則。佛教倫理是佛教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佛教實現人生解脫的基本信念與方法。佛教倫理涉及到人與佛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自我的關係,其中心是按照佛教要求,善待佛法、佛、僧人、眾生,並完善自我的精神境界以成就佛教理想人格。《占察善惡業報經》是《地藏三經》中一部經,天竺三藏菩提燈譯,其內容有事有理。由於末法眾生善惡業報,複雜萬狀,且佛法哲理高深微細,一般人多無法了解其中真諦,因此,這是佛陀特別指示一種善巧方便,即是以占察輪相方式占察眾生善惡業報,來幫助眾生獲得善惡業報的究竟,藉此悔過向善,此乃是隨順眾生應機而起的現實關懷,對眾生的普羅教化,讓眾生知曉其善惡業緣果報,而能有所戒與定,轉向「正道」之途。另外,在此經下卷亦提出所謂的「一實境界,兩種觀行」提升修持的次第,不僅是改變自身命運,更是將負能量轉變成正能量的超越。佛由人成,常樂我淨。

關鍵字 :占察善惡業報經、占察輪、一實境界、唯心識觀、真如實觀

張曉芬 台灣·國立陸軍專校通識教育中心國文助理教授

念佛法门里“念”的本意

摘要

早期佛教的念佛法门是忆念佛陀的功德。最早的念佛形式是向佛陀表达敬意,感激佛的教导及指引解脱。念佛从表敬和三皈依逐渐发展成一种禅观的方式。随着佛陀教法的不断发展,念佛法门的内容不断被扩充及丰富,后来演变成忆念佛身功德、观想佛身相好、执持佛名圣号。中国佛教的净土念佛思想,起源于后汉时期支谶译出《般舟三昧经》。其记载的念佛方式,与早期佛教所记载的念佛法门是一致的。后来净土经典陆续被译出,念佛法门的内容逐渐充实,念佛法门的理论基础得以奠定。经过净宗历代祖师的大力弘传,促使净土念佛法门普及化。中国净土宗融汇心念口念,以极方便之法,把修行及信仰融入生活中,与社会形成互动,加强了佛教的发展与弘扬

符月明

從清代僧人詩文探討佛教與文學的關係

摘要

佛教與文學關係的研究,從來並非中文學術主流。然而從漢唐以來,中國文化受儒、釋、道三教影響,佛教已全面融入中國文化之中,若要全面整體地了解中國文化及文學,有需要認識佛教與文學的相互關係。
文學是認識佛法重要途徑之一,中國自古以來,僧團中有不少是高文化程度、高學養的知識分子。他們的詩文創作一方面是寓託佛理宣教的弘法工具;另一方面具有文學價值。

詩僧作品研究是佛教文學的一環,不但可窺探當代佛家思想及教法,還可反映當中文學思潮。但由於朝代、地域、宗派、內容分歧,加上詩僧及作品數量龐大,學術界對詩僧的研究,僅局限於零散的個別研究。《續藏經》中收錄不少清代僧侶的文學作品,三十卷《永覺元賢禪師廣錄》當中,永覺元賢襌師以天台宗祖師生平,寫下十六首〈台宗諸祖〉四言句式的組詩。 本文將透過其中三首永覺元賢禪師的詩歌,分析清代佛教與中國文學的互動關係。此文研究動機,希望抛磚引玉,引起學術界多關注前人大德留下的文學瑰寶,也期望將來有更多佛教文學的創作。

關鍵詞 : 佛教文學 清初佛教 元賢禪師 〈台宗諸祖〉 天台祖師

鄭運蘭 華中師範大學, 文學院, 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

藝乘與念佛

摘要

藝術是一種能淨化人類及醫療身、心、靈的工具,它除具有知識價值之外,還能開顯人性的真實面。人的聲音具有治療功能,它可減輕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所遇到的毛病,而歌曲的唱誦讓人的意志隨歌曲的結構及特色,將人從日常生活的層面,帶到精神領域外的另一種層面,幫人回歸自己本有的覺性,這種覺性是沒有貪、瞋、痴意念的展現及存在。人在這層面中是清淨、快樂,不被世俗的煩惱所困擾。

能讓人進入清淨的心境,泛音唱誦(古老的祭歌)和佛名號唱誦(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是其中的可行工具,因為兩者都要求唱者心力集中、拋開自己的意識,專注在當前的活動上,以不斷重覆唱誦曲中的歌詞,將自己帶入無念的境界,進入「覺性圓滿」的地域。

將藝術活動作為一條通往靈性、精神上高層次的國土、證入空性的工具,是波蘭年輕導演葛羅托斯基所研發。葛導演把這工具稱為Art as Vehicle,而台灣鍾明德教授把它譯為「藝乘」。

於通往國土的過程中,葛導演選用日常生活的名詞,讓修行者瞭解何謂「動即靜」,從而再明白自己是一隻「啄食的鳥」,掩蓋「旁觀的鳥」的存在。

吳妙蘭 泰國國際佛教大學碩士

基于 “意现量”对 “诸根互用”进行浅探 —以《成唯识论》为中心

摘 要

摘 要:“诸根互用”,即五根得自在之后,“一根引发一识”,一识能以现量的方式对所有的认知对象进行认识,这也是转依之后,成所作智对一切法的认取形式,这和意现量,即意识对于六境、六识的现量认知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即以《成唯识论》对“诸根互用”的论述,通过与另一佛教知识论概念“意现量”作对比,试图对“诸根互用”此一概念进行祛魅。

关键词:诸根互用,意现量,前五识,六境,六根

易琦 复旦大学2016级哲学硕士 宗教学专业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