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开示

-A A +A

平常怎么保持“正念”?

我们缺乏“正念”
刚才,在等师父开示时,你们在做什么?可能有些人心里在想:师父为什么今天吃得这么慢?很多人的起心动念,都是源自散乱的心。早斋时,有些人吃得比较快,甚至是吃得太快。吃得太快,第一,对身体来说,肠胃要做很多任务,本来我们慢慢吃,牙齿帮我们把食物嘴嚼得很细之后才吞下去,肠胃就不需要做这么多工作。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讲回“念”---“正念”。所以,不管是什么佛教的传统,吃饭只有一个道理,就是吃的时候要有“正念”。慢慢吃,就能够帮助我们,加强我们的“正念”。所以,刚才我们坐着等师父开示时,我们可以反省一下,自己在吃早斋时,是不是比较缺乏“正念”?

吃饭的时候吃饭
有人问祖师,什么是修行?有些人就认为修行就是拜佛、诵经、打坐。当然,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但是,祖师却回答:“吃饭的时候吃饭。”

“吃饭时吃饭”,是修什么呢?为什么祖师不教你修止观或参话头呢?因为你的基础还没打好,没有“正念”的话,你去念佛也好,打坐也好,诵经也好,或拜佛也好,可能都是事倍功半的。

唯悟法师

唯悟法师开示:促进世界和平


促进世界和平

释唯悟

我要恭贺希搭古国际佛教学院举办世界和平佛教会议。我希望能夠透过此次会议,就‘世界和平’这项重要的议题,向來自不同宗教信仰的领袖与学者们学习。

请让我从个人层面与团体层面这两个不同的角度 來探討‘促进世界和平’这项主题。

个人层面

促进世界和平的工作必须靠群体的力量,而个人是组成群体的元素,因此个人的素养很重要。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则故事:

在某趟班机上,一位佛教出家人身旁坐着一位不同宗教信仰的乘客。他看到佛教出家人正在拨手上的念珠,好奇地问:“请问你是如何使用你的念珠呢?”佛教出家人见对方身上也有念珠,便反问:“你又是如何使用念珠呢?当你用它时,你念诵些什么?”

对方回答说:“我祈求权力!权力!权力!你呢?”

出家人边拨念珠边以平稳、柔和的声调,不急不徐地说:“放下!放下!放下!”

上述故事阐明了佛教 ‘无我’(巴利文anatta; 梵文anatman)的教义。

双溪大年净苑之唯悟师父佛法开示——顾家

今天,实在非常高兴。现在让我先给大家介绍几位从泰南来的国际佛教大学同学。第一位是益登绒波(Yonten Sangpo)法师。他是西藏人,来自印度。第二位是来自寮国的蓝鹏(Lamphone Phiengsavanh)法师。这两位都是来自越南,一位是隆光法师,另一位是黎山海同学。最后一位是来自尼泊尔的Yeshe Jampa Sherpa法师。也是来自越南。今天师父也邀请真照法师伴我前来,路途上有个人在旁边说说话才不至于犯睏。但现在师父讲话你们可千万别睡着了,你们瞌睡“钓鱼”的动作会让师父误会你们对师父所说的一切都表示赞同,师父就会错意了。

首先欢迎你们来到檀香这个大家庭。师父来到这里感觉回到了家,大家来到檀香净苑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吗?会不会把它当成你们的第二个家?那今天我就跟大家谈“家”。你们都有家,那师父有家吗?师父出家了,没有一个固定家了,但出家人却是无家处处家。你们在家人,就是要把你们的第一个家顾好,不知在座各位可有把你们的家照顾好。

美宏、真修师父润稿

2013‘佛教徒新春大团拜’:上唯下悟法师的佛法开示

在16/2/2013(星期六),下午两点至四点,北马区多间佛教团体于菩提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大礼堂,联合主办了‘癸巳年佛教徒新春大团拜’的活动 。当时,大约有两千人兴高采烈地参与其盛,随着菩提舞狮团的采青献瑞后,2013年‘新春大团拜’就正式揭幕了。

释真醍报导;释真如润稿

壬辰年腊月师父对职员的岁末开示

在2013年2月6日早上九点正,檀香职工菩萨们聚集在檀香寺大悲殿,在绵绵不断的佛号声
中,恭候唯悟法师前来为职员们作岁末开示及分派压岁法语红包。

在开示中,师父上人感谢大家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各自不同的单位或工作岗位上的付出与奉
献。在檀香寺内,有些资深职员如钟秀爱医师及林青澌居士,已经服务超过20年的岁月;亦有一

释真醍报导、释真如润稿

唯悟法师专访-三宝温暖我的家

◎廖彩羽
三宝温暖我的家

家是一个人最主要的生活圈子,有了三宝的加持,以佛法为信仰中心,家庭生活自能幸福美满。
古印度时代佛陀的教诲,是根据古印度的文化背景而说,形式上不尽然符合现代华人社会的文化背景。然而,现代佛教徒宜捉取形式背后的精神意义,调适佛教的价值观于家庭生活上。

(转载自普门杂志)

唯悟法师开示-佛陀出家日的意义

以下为上唯下悟法师于2012年2月29日早课后在大悲殿的开示:

“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八,正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我们四众弟子应乘着如此神圣的日子来忆念佛陀出家的功德。在家人或许会想,“出家与我有什么关系?”其实,出家是出烦恼之家。烦恼即是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 和不正见。

出家可以分为四种形态:
(1) 身出家心也出家
身出家即是现出家相且有出离心。这是最难得。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佛法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