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 讲座会

-A A +A
IMG_9334.JPG
慧玲

2009年10月22日于檀香寺举办《沟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讲座会,并由Dr Khoo Siew Beng主讲;Dr Khoo Siew Beng在Penang Medical College担任高级讲师一职。

《沟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讲座会,顾名思义是讨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当天吸引了不少人出席当中包括檀香寺晚晴苑职员。Dr Khoo在讲座会当中提到在不同的国家里,人们的沟通方式有异,例如:爱基斯摩人打招呼的方法是以鼻子摩擦对方的鼻子。所以我们和不同国家的人沟通时,应该先了解他们的习惯。即使在我国马来西亚,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习惯。因此,我们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Dr Khoo还提出我们与人沟通的时候聆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人与人之间少了专心的聆听就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有欠诚意,尤其是与老人家沟通之时,聆听尤为重要。聆听当中一个重点是Hearing and Listening。Hearing一般而言是“听见”也既是我们常言的“左耳进右耳出”的动作;Listening则是指专心聆听/倾听。所以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切记要保持Listening而不是Hearing。

第二,我们要与对方保持眼神接触。眼神接触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对他的重视,同时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Dr Khoo也提出东方人在对谈是比较少利用眼神接触甚至会逃避眼神接触。当我们与这类型的人对谈时,如果保持眼神接触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不安。Dr Khoo举出一个真实例子,她说:“有一位教授曾经告诉我,在班上有好几位东方同学在交谈时都不愿意与他眼神接触。让这位教授怀疑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而导致学生不想上他的课。直到有一次,他到中国当客串讲师时,才发现原来全部学生都不愿意在对谈时看着他的眼睛,这位教授最后才发现原来东方人在交谈时不愿意与对方眼神交流。”由此可见,与别人交谈的时候眼神接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这些动作导致对方产生不安,那么就不要勉强而行了。

Dr Khoo强调,与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沟通时,要懂得运用不同的技巧。比方说,当你与小孩子沟通时我们就要融入小孩子的世界里,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们的朋友而不是长辈而已。除此,与小孩沟通时我们要运用较多的肌体语言,甚至是较为夸张的肢体语言。比如:我们向小孩子述说这张桌子很大,我们的双手要描述出桌子真的很“大”。

第二,我们与小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该常常用双手指示孩子们,比方说:在教导孩子认识物品或者是生字时,应该用手指指着生字一字一句的让孩子清楚了解生字构造;在教导孩子认识物品时比如:桌子,除了要用手指着桌之外,还要不断重复的告诉孩子“这是一张桌子”。

当我们与年长者沟通时的方法有别于与小孩子们沟通的方法。年长者的听觉较不灵光,因此我们与年长者沟通时应该耐心的聆听老人家的话,也不要因为老人家说话、动作较慢我们就表现出分心的样子。要成为老人家最好的沟通者就是专心的聆听、与老人家面对面的谈话而不是东张西望的聊天、要保持眼神的接触,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说话速度要较慢而清楚,这样年长者才可以把我们的话语听清楚。

其中一点,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我们为年长者进行检查时,都要详细地把每一个步骤告诉他们。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会引起年老者的恐慌,因此,为了减少这恐慌的产生所以当我们进行检查时,紧记要详细地告诉年长者我们即将进行的步骤。

Dr Khoo也告诉大家,人体的肌体语言最能表现出人的思维。当我们感觉不安时双手就会环抱胸怀;这就是表现出自我保护的意识。人类还有一些小动作也会在不经意时流露出来,这是连自己也无法察觉的。Dr Khoo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与大家分享,她说:“在一次的研讨会时,其中一位学生在呈现过程当中不断的摇摆自己的身体。研讨会后,我们将那些片段重播给这位学生看,他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为何自己没有察觉这些小动作。”这也说明了,人体的一些小动作就能表露出人的思维比如:紧张、不安、沮丧、不耐烦甚至说谎等等。

最后,Dr Khoo也与大家分享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显示当人感觉不开心时,即使脸挂笑容我们也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他们的眼神察觉他们不开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只是语言上而已,我们甚至要注意一些小动作甚至一些技巧。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说话”是最简单不过的动作,因为只要张开嘴巴把话语说出而已;却没想到“说话”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尤其与小朋友们及年长者的沟通更是一门高学问。经过今天的《沟通技巧》讲座会后,相信在座各位获益良多。

IMG_9340.JPG
IMG_9343.JPG
IMG_9342.JPG
IMG_93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