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摩登伽女和电影《首楞严演义》

-A A +A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 (11/04/2025)

檀香在家僧团成员陈湘妮居士分享「摩登伽女和电影《首楞严演义》」

2025 年 4 月 11 日(星期五)陈湘妮居士分享「摩登伽女和电影《首楞严演义》」

陈湘妮居士为檀香周日佛学班老师、檀青会员和檀香在家僧团成员。

今天, 陈湘妮居士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特别的主题——摩登伽女和电影《首楞严演义》。

也许你会觉得,一个古代女子的故事和一部佛教电影有什么关系呢?

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位女子对阿难尊者生起依恋情执,佛陀才慈悲的为弟子宣讲了千古传诵的经典——《楞严经》。也就是说,摩登伽女的情欲心成为《楞严经》诞生的因缘。而这段真实的佛典公案也开启了一段从爱执著念,走向觉悟解脱的旅程。

在故事开始分享之前,特别注明一下今天故事的出处,是取材自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出版的这本六年级《佛学课本》。

故事的主角有两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阿难尊者和摩登伽女。

阿难尊者是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他是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身边最贴心的侍者。

另一位是今天重要人物之一——摩登伽女,她来自社会最底层的首陀罗 (Sudra) 村庄,是当时被认为低贱的种姓。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首陀罗村。

其实在地图上并不能找到这个村庄,因为首陀罗村代表一个地方住着这一群首陀罗种姓的人。

故事是发生在佛陀时代。

阿难尊者外出托钵,经过一个叫首陀罗(Sudra)的村庄,这里的居民属于印度社会最低层的首陀罗阶级,地位卑微,生活贫苦。

阿难尊者在池旁遇见一位年轻女子——摩登伽女在汲水。

阿难尊者温和地请她布施一钵清水。

摩登伽女感到自卑,认为自己出身低贱,不配供养阿难尊者,因为阿难尊者身为王族,属于刹帝利阶级。
然而,阿难尊者告诉摩登伽女:「佛陀弟子在修行中,不分贵贱尊卑!」

这一句看似简单,却正是佛法平等观的体现!

摩登伽女听到阿难尊者这样说,觉得非常欢喜,于是恭敬的供水,并对阿难生起爱慕之心,然后向阿难尊者表白。

摩登伽女的执念越来越深,每天尾随阿难尊者托钵。

阿难尊者慈悲,不忍心拒绝,但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只好向佛陀请示。

佛陀没有直接责备摩登伽女,而是智慧引导她到祇园精舍。

佛陀告诉摩登伽女:「若你真爱阿难,就应学习他的修行方式,出家修道。」

佛陀用智慧的方法,将执爱之心转化为出离心。

摩登伽女接受佛陀教诲,毅然出家修行。

在修行过程中,她渐渐体悟到「情爱是妄念」,执著只会带来烦恼。

最终,摩登伽女在修行中突破执念,精进修行,不久证得阿罗汉果,真正得解脱。

这个故事,就是因为摩登伽女才有《楞严经》。

陈湘妮居士也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部以《楞严经》为基础精神拍摄的佛教电影——《首楞严演义》。

这部电影《首楞严演义》不断提醒我们:「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摩登伽女的故事,正体现了佛法如何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放下执着!

《首楞严演义》由张迪导演,影片于2017年4月24日在马来西亚内部首映,并于同一年的5月3日在福建宁德瑞迹寺举行中国大陆内部首映。片长是148分钟。

这部电影值得大家一看,因为电影的首映在马来西亚,比起中国大陆,比较早放映。

这部电影其实有三大亮点,第一个是:《楞严经》如何传入中国。影片中详细展现了《楞严经》在印度如何保存,后来是如何千辛万苦的带入中国。其中经历了许多考验和障碍,最终由高僧译出成中文;

电影的第二个卖点是展现翻译现场的庄严。电影让我们看见古代大德们是如何以至诚恭敬之心,翻译佛典,一字一句都不敢马虎的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

第三个卖点,当然是《楞严经》的核心智慧,「迷时师度,悟时自度」,电影中不仅演绎经文背后的历史背景,更通过角色的修行转折,传达《楞严经》破妄显真的精神。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希望大家可以通过电影《首楞严演义》,深入了解《楞严经》的因缘﹑精神与感动。

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youtu.be/HVbjrlf7vdk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