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新時代的僧伽教育 (四月十一日于 A Famosa Resort)

 

讲 / 唯悟

 

僧伽教育以戒 、 定 、 慧 三学 为基础。 佛陀的教导主要保存在 律 藏 、经 藏 和论 藏 (阿毗达磨) 中 , 佛陀最基本的思想精神则在律藏和经藏。 对戒律和禅定的教育,应以律和经为依据,他们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去改变它的内容。不过,对于智慧 ( 般若 praj?ā ) 的教育,则应从 阿毗达磨 (论藏)中着手, “ 论 ” 是我们的祖师对于经和律的解释。

国際佛教大學

竹密何妨细水流 高山岂碍白云飞

国际佛教大学重现那烂陀学风,各宗各派其聚学堂

佛教大学今天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见,但是如果要以佛教教育为主体,涵括了佛教三大法脉的,并且以修持为核心的佛教大学,国际上可能只有这么一所,那就是位于泰国南部康月镇的国际佛教大学(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IBC )。创办国际佛教大学是为了推广佛教教育,培养优质的僧伽人才,是一所包含了南传、汉传大乘与藏传三大佛教传承,学术与宗教情操并重的国际高等学府。

是甚么样的念头缔造了这所国际佛教大学呢?创办人惟悟法师表示,在 1992 年开始,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的檀香寺举办了斯里兰卡佛教大学的课程,在 1994 卡努拉达萨教授前来授课,他发现这裡是南北传佛教的交流点,所以就提出办一所包容佛教三大传承理念的大学。 1999 年底泰国檀香基金会在泰南康月镇购地鸠工, 2001 年动土奠基,随后开启第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的建筑有:图书馆兼多元用途礼堂,行政大楼与讲堂大楼及宿舍。 2005 年七月十七日国际佛教大学正式开幕,从此向实现国际佛教的最高学府目标迈进。

医院探病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

文 / 娃儿

 

     事情总是那么无独有偶,不但诠释了生命的戏剧化,同时也表露了它的无常性!师父在周六才吩咐我们去医院探访的功课,谁知我的三姐夫在周日突然内脏出血而紧急入院,顿时把全家人都吓得不知所措,担心不已……

     三姐颤抖的声音从电话的另一端传来这个坏消息,跟她拿了病房资料后,便驱车到平时无事不登的医院,扑鼻而来的药味和冰冷的气氛,永远让人不舒服,害怕和敬而远之。擦身而过的陌生人,都是愁云密布,挤不出一丝笑容,心情冻至谷底……

     终于找到三姐夫的床位,惊见他已被折腾得不成人形,身上擦满小管子,腰边又钻了个洞,挂着有血水的小袋子,全身瘫痪在床上,全部的力量只是够于转动眼球,无神兼泛泪光的双眼,仿佛在诉说病魔的胜力与残酷,无常的到来都让人措手不及,不是现代医学或科技所能超越的!

痛苦与慈悲

文 / 吴永达

 

     佛陀说:“人生是苦的!”但为何人生“需要”有那么多的“痛苦”?

     因为只有痛苦,才能让人“觉醒”。

     然而,人为什么会痛苦呢?人是因为痛苦而痛苦吗?

     其实佛陀已经告诉了我们:“人是因为执著而痛苦”。

     所以佛陀想要教导我们的,并不是逃避种种痛苦的方式,而是如何去面对痛苦?苦,本来就是生命的本质。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感受到痛苦。生、老、病、死苦。得不到苦,失去也苦。

     虽然我们都得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苦,但面对痛苦的态度,却因人而异。有些人,可以忍受极端的痛苦;有些人,即使一点点的痛苦,也会让他痛不欲生。

     我们无法改变痛苦,但却可以淡化它,甚至转化它。

     追根究底,我们必须了解“苦的起因”,也就是人为什么会痛苦的原因,才能从痛苦中超越解脱。

     人会痛苦,是因为“自私”。也就是“我执”。

     世间的苦,是因为我们没有慈悲心。

离别善友之家

文 / 马小慧

 

     一踏入这间“家”,我感觉它是个家外之“家”。它与其他学生宿舍比起来真的天差地别。我的直觉告诉我:“住进这‘家’吧!一定不会后悔。”

     一住就住了两年,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有福报,而且不住将会是我的损失。这个“家”让我成长,让我拥有不少的甜美回忆。当我遇到难题时,身边的善知识都会给我一些提示与鼓励,当然,也少不了共修的力量。

     此外,在这时代,善知识也是难能可贵的,而我却有八位善知识。虽然在共处的期间,他们有些已搬迁,但他们也时常回来这个“家”,给予我这小妹各种的提点与鼓励。

     我即将搬离这个“家”,说真的,还有点不舍得,同修们也即将各分东西,寻找各自的另一片天空,我也不例外。虽然如此,我相信无论我去到那里,我都会寻找学佛的机缘,因为它才是我真正的天空。学佛虽然艰难,因为人的习性太多,但它还是我生命中的必修科。它让我知道应该如何做人,提高我的生活素质。对我而言,没有学佛才是艰难,因为身为人却不知如何做人,迷迷糊糊过一生,这才是“艰难”,难在不知自己的问题所在。

放下我执提起正念——念佛

文 / 邱福佑

 

     这次再有机会参与《乐龄生活营》,实在叫人兴奋,希望来届(第六届)会有更多乐龄人士参加,并分享怎样过个快乐的晚年。

     这次师父的开示讲题是:《如何度过晚年的生活》,开示内容确实是字字句句无不说中我们晚晴苑老菩萨们的心,如果我们老人家能够放下我执,提起正念,一心念佛,直心诚敬,互相感恩,那么我们老人家不是正在过着“安乐”的晚年吗。

 

菜田趣闻

文 / 丽萍 

 

     阿弥陀佛,感恩师父开示!这里也有一则日常修行趣事与师父分享:

     一日下了晚殿,与真愿师、真量师去菜地摘菜准备第二天用。

     真量师突然说到:"菜叶上有只青虫!"

     丽萍喊道:"甩掉它!"

     真愿师说:"给它吃!"

     顿时,我愣了一下,心中惭愧不已。修了半天心量还不够大!真是惭愧!比不上人家的菩萨心肠!还好我们那一刻都没有说"杀了它',否则更糟糕!

     师父,后来我和真愿师谈起,真是觉得有趣,学习到了很多!

     祝福师父吉祥!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