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佛七心得》

文 / 蒋丽萍

 

     非常感恩遇上此次的因缘与众同修共同精进、授八戒、念佛七天!尽管自己还不能念佛以至一心不乱,但与大众共同生活、学习的七天时光非常珍贵。大家将僧团六和敬的精神发扬光大,彼此促进,向圣道迈进。这种祥和、愉悦、充满慈悲的情况,正是佛法最让人感动之处。

     此次法会,我们老、中、青三代共修。有的老人家走路已经不如年轻人了,但是他们坚持与大众共同绕佛。有的中年人也因为身体的问题,步行不是那么自在,但他们也坚强地一步步随众念佛!

     看到大家努力地精进,不得不由衷地赞叹,也更鼓励我们年轻人更要精进学佛,常念无常,更将感恩心、忏悔心、欢喜心,常在心中,认真生活,利益众生!真正把[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的佛教这一伟大精神发扬光大!深深感恩!

 

《佛七心得》

文 / 冯伟明

 

     在我和檀香寺有约,于2006年11月18至26,共9天。我放下了一切世俗烦恼到寺院来持弥陀八关斋戒。持戒是根本,能使我们达到涅盘的彼岸。无论你修持哪一个宗派,都离不开戒律。很多时候若修行没有戒律,修行功夫好像不得力。戒的力量是powerful的。

     在佛陀时代,戒律成就的人很多,这是正法时代。而2500多年后的今天,戒律成就者已不多见。像法时代的禅宗也很难得到成就,末法时期净土宗配合戒律,才比较容易得力。我来此地修行,就是觉得修持佛法实在不容易得心清静,而且我还是一个凡夫俗子,我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借此庄严道场,配合大众的力量,希望能在这短短9天,使我获得经验,这是我的目标。

     佛七最后一天,我学到什么呢?讲来很惭愧,我还是不能将这一壶水煮滚,为什么?因为见境烦恼不能随俗而安。修持是好坏参半,好的缘我心就比较平静;不善的缘,我的心就起伏不定。好缘不善缘,皆是修行必然之路。看看我们如何运用智慧过此境界,师父的开示就很重要了。平时,我很少有时间去读经书。如果有读的话,也很难了解经义。师父的提醒灌顶,让我获益良多。

真实的感动

文 / 夜欣

 

     这次的儿童学佛成长营,的确给了我许多的感动!

     一大清早,家长们皆迫不急待地带着孩子前来檀香寺报到。我看到心有挂碍的母亲,是如何依依不舍地向他们的孩子挥手道别。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孩子毕竟只有七岁,从小皆未尝试离开过母亲的怀抱。难怪伟大的母亲对孩子如此的牵肠挂肚!

     于五楼礼堂中,电梯迎来了一批批活泼可爱的小菩萨。 “ 欢迎!欢迎! ” 爱心哥姐脸上亲切的笑容安抚了学员们内心的紧张与忐忑不安。就这样,爱心哥姐轻轻地牵着小弟妹的手掌心,把他们带进礼堂内进行交流环节。

     其实,真的很感恩真信法师的慈悲。虽然名额已满,然而为了不让家长及孩子们失望,并且希望在苗圃里多种一棵善苗,真信法师还是一律录取所有报名的学员。很庆幸的,我没有放弃最后的机会替友人的孩子呈交五张的报名表格。

《八关斋戒》心得

慧芬整理

 

由于今年精进佛七人数太多,因此檀香寺职工们无法如往常一般参与一天佛七。基于此,唯悟法师鼓励职工们参与于2006年12月3日所举办的八关斋戒。以下是多位职工参加《八关斋戒》后的心得:

  • 青澌

授持八关斋戒一天,让我过得自在又精进。

鼓励未参加过的职员去体验,心灵可获得真正的宁静及安祥。

忙碌中更需要休息,才能走更长远的路。

 

  • 文丽

一向肠胃不适的我,终于鼓起勇气,带着一颗战战兢兢的心情来授持八关斋戒。

我一直惦记着师父的叮咛,保持正念,用心念佛。

原先我以为时间会过得很慢,然而却在一刹那就偷偷地溜走了,让我倍加珍惜这一天的宁静。深深的感恩师父,让我念佛念得很法喜、 功德圆满。希望日后的自己更加精进念佛,好好把心安住在佛号上。

 

《佛七心得》

 

文 / 静杏

学佛三年,也在众因缘和合之下具足参加檀香寺主办的精进佛七三年,回顾这三年的学佛历程,对持名念佛法门是略有体会了,这多亏了每月参加八关斋戒会的共修训练。熟悉的道场、熟悉的法师们、熟悉的流程,加上耳熟能详的叮咛让自己很快便适应环境,知道得把 “ 鞋子 ” 留在外面,万缘放下,在这七天内尽量保持正念将心安住于佛号。

这次参加精进佛七的动机还是纯为藉共修力量训练自己能正念时时现前,逐步让正念、忆持力成为己心性,了了觉知内心状况、当下一念;因为生命无限相续,所以相信若正念分明,记忆于念心所的功能将能让今世所学绵绵密密,且深深烙印在阿赖耶识。虽然真觉法师说过: “ 剎剎的正念可随时随培之,不须待任何特定日子、时机 ” ,但自律不强的自己还是倾向于先藉共修他力来训练自己 “ 定、念均等 ” ,以期今世能铭记所学, “ 不难为自己的下一世 ” ,更不愿自己的下一世如今世般直至中年,历经丧亲之痛后方才接触佛法,深知佛法的妙用!

《佛七心得》

 

文 / 戴健平

其实,一路以来,末学皆很想参与佛七,然而却无法遇上如此的机缘。于今年六月,我随同怡保中学佛学会的一班同修前来檀香寺授持八关斋戒。当时,我得知檀香寺于年终将举办精进佛七,于是便很想参与。那时候,心中却有个挂碍,不晓得佛七时期会否碰上我在大学的考试时期。不过,非常庆幸的,佛七刚好在我考试结束后才开始。

回想当初,到来佛七的心情确实难以形容,有高兴、有紧张、也有害怕。高兴是因为如愿以偿,能有机会参与佛七。平日,由于不敢打扰朋友的关系,故不能放声念佛。如今终于有机会放声念佛,且又有共修的力量,故让末学高兴不已。另一方面,我觉得有点紧张,因为我不曾参与佛七,不晓得其内容是怎么一个样子。至于感到害怕,是因为曾读一篇文章,其内容有提到佛七是有请香板的。末学十分害怕在昏沉时被纠察法师发现而挨香板。况且,看见佛七前冠上了 é 精进 ? 此二字,不知道自己是否熬得过去。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