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檀香基金会2003年常年会务与财务报告

 

唯悟法师

 

2003年常年会务报告

檀香基金会吉隆坡分会于2003年10月主办千人素宴以庆祝成立十周年纪念。在诸多因缘和合下,我们计划在2004年于马来西亚其他地点设立更多分会。

宗教
我们于11月期间主办了九天的精进佛七(短期出家),约二百名戒子参与佛七。十二月初竹旺仁波切亲临主持九天的亿遍观音心咒大法会。(细节请参阅相关报导。)

此外,我们也在槟城举办了十二堂《菩提道次第论》佛法班予常住、职员及会员们,每堂课分别以华语及英语主讲。此外,师父也在吉隆坡以速成班方式以华语主讲该课程。主办该佛法班的主要目的是灌输正确的佛法常识以让大家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檀香岁末团圆晚宴

 

歇息一会儿,再上路
报导/朱茂平

           檀香的义工们为了佛教的教育、社会福利、净化人心,一整年来不辞劳苦的孜孜奋斗。大家的努力由大家来见证。因此,为了制造机会让大家齐聚团圆,品味一年来所付出的爱心与所得的人生经验,檀香护法于2003年1月10日相聚于檀香寺多元化礼堂。

          团圆晚宴的成员有檀香常住、晚晴苑的老菩萨们、北马区各佛教组织的代表,当然少不了檀香的职工与义工们及家属。

          这一夜,大家多么的爽快,一踏入礼堂,就不客气的品尝摆在桌上的美味佳肴。节目的一开始就没有冗长的开场白,一切都进行得很简练。我们吃得好不开心,边吃边叙说人生的经历,谈谈佛教的发展与挑战。而且在谈话的当儿,行运的话,随时还有幸运大奖搬回家过大年。好!大碗面,大口吃,我们把工作的委屈吃进肚子里,然后把它化为力量;这一夜算是歇着吧,不过我们感觉到自己为佛教贡献的力量依然在燃烧着,等着为众生大放光明。

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

 

蒋风访马讲演   报导/黄韩竣

       "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儿童文学事业是人类最有希望的事业。我愿为它贡献全部心血"这是着名儿童文学家、金华县文联名誉主席蒋风先生的肺腑之言。

       现年78岁的蒋风教授,是第二次访马和进行其讲演。在一段轻松的交谈之中,蒋教授曾向我透露,他非常欣赏大马人尤其是槟州人热爱教育的那股风趣,所以这是他想再次到访马来西亚的原因。在槟州檀香寺12月25日圣诞节当晚的讲座会,蒋风教授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说,并得到听众们热烈的回应,在双方的互动与交流之中,大家相互探讨如何为现今儿童寻找一个有效且富有创意力的教学方案。蒋风教授近几年来对於儿童教育都非常重视,在於发展与编策儿童文学方面不遗余力。教授曾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而在1995年荣休后,自创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义务招收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

是孩子们给我的力量 ── 我与儿童文学

 

文/蒋风

           我与儿童文学结下的因缘﹐可以回溯到我的童年时代。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童年的经历令人难忘的。每当我回忆过去的时候﹐便会记起那些早已逝去的暗淡岁月。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小学教室家庭﹐半饥饿的生活使我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辛酸。未识字之前﹐常常跟随妈妈吟诵一首一首的唐诗﹐在我心田里埋下了最早的文学种子。等我稍识字后﹐我便贪婪地阅读《稻草人》﹑《秃秃大王》﹑《寄小读者》﹑《爱的教育》 。在那蕴着情感的字里行间寻找慰藉﹐弥补我那缺少欢乐的童年。每当我一拿起书时﹐就忘掉了生活的艰难。

             真正引起我对儿童文学的关心和注意﹐那时四十年代的事。那时在我的生活圈子里﹐常看到大量的淫秽﹑荒诞的少年儿童读物﹐毒害了不少纯洁的孩子的心灵。有一次﹐在报上看到三个孩子因读神怪﹑迷信的小人书﹐受到坏的影响﹐结伴到四川峨嵋山求仙学道的消息﹐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儿童读物对下一代的深远影响﹐引起了我对儿童文学的重视﹐开始学着提笔为小读者写点东西﹐并且萌发了献身儿童文学事业的心愿。

谢谢师父

 

2003年精进佛七(短期出家)戒子心得

 

文/罗珮嫣

阿弥陀佛!
感谢各位法师在七天内不辞劳苦地带领我们念佛,教导我们正确的佛法,让我们能更深一层地了解佛教。对於第一次参与短期出家的我,这里的一切都是很陌生,或许在开始的阶段,我无法适应新环境。所以前几天,我的肚子痛得很严重。师父们的关怀,我真的感激不尽,尤其是真信法师,感谢法师对我嘘寒问暖,还亲自为我的肚子涂油,让我在痛苦中感到无限的温暖。师父们的笑容使我对这次的佛七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在这里,我学会了把杂乱的心安定下来。止静时,我学会了把烦恼抛开,心无杂念,整个人变得爽快。这七天真让我法喜充满。我想,以后我不会随意胡思乱想,因为我学会了念佛。师父们的叮嘱,我牢记在心。阿弥陀佛!

 

我要学老菩萨那样精进念佛

 

2003年精进佛七(短期出家)戒子心得

 

文/廖俐雯

           在还没来短期出家之前,我一直担心自己能否过午不食和适应大众的生活。但是一来到这里,这一切的烦恼都消失了。在念佛的当儿,我们身心充满佛号声,也不知道肚子已饿。而且看到同修们,老菩萨们和一个个慈祥的法师们,我觉得心理很平静,很欢喜。虽然,我们戒子们都不可以讲话,但是,同修与同修之间却以行动来互相帮忙,让我看了很法喜。这些同修们与诸位老菩萨也间接帮了不少忙。

不说话,念佛

 

2003年精进佛七(短期出家)戒子心得

 

文/王素蕾

当主七和尚要那些违犯禁语的同修自动站起身来时,旁边的女儿毫不犹豫的老老实实站起来,我这做妈妈也只好硬着头皮,放下身段,陪着女儿站起来。

“长舌”牌一挂上,心中感到非常难堪。虽然犯规是应该受罚,但总觉得这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可是,当我挂了一日一夜的“长舌” 牌后,才渐渐觉得这牌子很管用。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它时时刻刻,警戒自己提起正念,专心念佛,这样也能让其他佛友提高警觉,不要犯规,老实念佛。

卸下“长舌” 牌后,对自己的心灵是个大释放,因为没有打妄语,也因为在佛前承诺,定下心来念佛。虽然尚未尝一心不乱,但却非常法喜,因而策励自己更加努力了。
感恩主七和尚和诸位法师的慈悲,让平时身心忙乱的戒子们能在这佛七期间暂时安顿身心,品尝念佛的喜悦。

主七和尚的晚间开示及有系统的讲义更是令人赞叹。每天的开示都对第二天的念佛课程起了很大的作用,进而令人更加摄心念佛,增长出离心,一心一意求生净土,然后再回来度众生。

Pages

Subscribe to 檀香寺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