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有愿在国际佛教大学

 

文/林月枝

       大家所期盼的国际佛教大学终於已看到它的初步成果了。

        这是后学第一次到来这里,非常感恩师父及一切的因缘促使后学有机缘到国际佛教大学一游。

        当步进国际佛教大学时,看到一栋栋的建筑物将要落成,心里生起无限的欢喜。后学心里在想着,若是时光能够倒流的话,后学一定会是第一个申请进入这所佛教大学就读。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了,自己唯有发愿,愿来世有缘就读佛教大学。虽然今生没有这机缘,但愿一些青年学佛者能够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机缘,好好利用这一所佛教大学;等到学有所成时,能够饶益众生。

吉隆坡檀香基金会10月26日感恩之夜千人素宴

 

          吉隆坡檀香<感恩之夜>千人素宴的发起,是为这十年来一直默默支持与付出的社会大众们一个回馈及更了解基金会的进展。1993,一班佛友在唯悟法师的带领下成立了吉隆坡檀香基金会。为了更能弘扬佛陀慈悲喜舍的精神,让大众都能共沾法喜,进而增强对佛法的信心,基金会一直都秉持着“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依,终有所归”的理念及宗旨,开始在雪隆一带推行佛教教育与福利工作,至今已达十年之久。期间所推行的活动照惠了许多社会大众,不只让受惠者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及佛法的清凉,更提供了佛友们去实践佛陀教诲的机会,从而成就修福又修慧的菩萨道。

         吉隆坡檀香基金主要是以教育、福利及修持等三大方向为主,并以此作为利益大众的依归。

檀香基金会十三周年纪念暨晚晴苑九周年纪念庆典

 

          檀香基金会及晚晴苑将于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九日(星期日)上午九时三十分于本寺五楼多元化礼堂举办《檀香基金会十三周年纪念暨晚晴苑九周年纪念庆典》。

         檀香基金会成立于一九九零年。秉着建立一个「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依、终有所归」的组织之理念,檀香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宗教修持、福利及教育事业。宗教修持活动包括了每周共修会、定期举办八关斋戒会、精进佛七、法会等;福利事业则包括爱心福利中心(爱心线辅导及福利组)、晚晴苑老人护理中心及赠医施药;教育事业方面概括了幼儿园、周日佛学班、佛学院、国际佛教大学。

          晚晴苑乃檀香基金会属下非盈利福利机构,于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正式成立,为乐龄人士建设一个安乐和有意义的晚年之家。守持着「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精神,晚晴苑至今已渡过了九个年头。早年的成立,晚晴苑只有三十位住户。自一九九八年七月檀香大楼落成晚晴苑迁入大楼第二及第三楼以来,住户不断增加,至今已有六十余位住户。

给父亲的一封信

 

文/无名


         还有一个星期就是父亲节了。渡过了很多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后,对这节日有点陌生,甚至还会遗忘。学生提醒我并要求在今天的作文节给他们时间写信或做卡片给爸爸。他们用警告的口吻告诉我:“老师,你不能偏心啊!母亲节时你教我们写信给妈妈。现在父亲节快到了,你也要让我们写信给爸爸。” 我又怎能说不呢?接下来他们又有另一项要求。“老师,你也写一封信给父亲吧!” “可是,我要寄去哪儿?” 单纯的孩子说:“写好了,就把信烧掉,当作您的爸爸收到了,这样可以吗?” 呵!呵!这样也行。结果,我就写了这封信。。。

给收不到这封信的父亲:

死亡与无常悼念陈和锦居士

 

唯悟法师讲于2003年9月14日
檀香寺八关斋戒会中
朱茂平 整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昨天师父在泰国正进行有关国际佛教大学的会议时,接到一通来自吉隆坡徐律师的电话,他告诉我《福报》总编辑陈和锦居士因心脏病暴发往生了;从报章上得知他才44岁。

         今天下午,师父再通过电话了解这件事情。原来,和锦居士是因心脏病突发,送院后十分钟,就不治往生。下午的电话告诉我,他的妈妈和他的太太都很难接受这项突如其来的发生;陈居士与他的太太叶秋红曾在报馆服务,之后,两人抱着理想,一起出来创办《福报》,宣扬佛法。和锦居士很关心檀香出版小组,最近他在电话里说,他因为搬家所以想把他的藏书赠送给檀香寺的图书馆,不料,昨天我们却听到了这个消息。其实,作为他的朋友,我们槟城和吉隆坡的檀香大家庭的成员,还有很多人都很难接受这项事实,然而,无法接受这种震撼是很正常的。

不给孩子空空洞洞的欢乐

 

~~走向自己,走向成长~~

         如果可以在欢乐的时光,培植一点点的人生智慧,可爱的孩子就不会在灿烂的孩童时期之后感觉失落。因此,《走向自己,走向成长》生活营留给我们孩子的不只是欢笑,而是人生启蒙的智慧与喜悦。

        在这两天一夜(9月6日~7日)的生活营期间,小孩的欢笑声不停的响彻檀香大楼的多元化礼堂。孩子的精力特别旺盛,他们可以一笑千里,即使你人在升降机里头,嘻嘻哈哈已经回响在你的心中。然而,檀香幼儿园所办的生活营不留给孩子们空空落落的欢乐。幼儿园的老师与檀香爱心爸爸妈妈们细心策划了整体的节目。每一个节目都有实际意义的目标,比如认识新朋友、以及培养和睦、孝敬与感恩的美德。孩子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为人之道、生活规则;从游戏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展现自己的潜能,学习‘走向自己,走向成长’。

沉默

 

文/丽真

我很生气
我很受伤
她的一举一动都在针对我
她 真的可恶透了
笑里藏刀
假装善意
我受够了!
我受够了!
x x x x x
我慈悲的看着他
一心一意在想可以怎样开导他
如何协助他
我满怀欢喜的想与他分享
我的经验
我的成长
望望他 没有态度的反应
我也悠然荡游在我的沉默中
x x x x x
我已经忍不住了
我需要告诉她
我多生气
我需要告诉她
我多受伤
我受够了!
我受够了!
x x x x x
在沉默中,
他在冷战。
在沉默中,
她在悠然独处。
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在沉默中展开… …
沉默包容了冷战与悠然
回到沉默中
冷战与悠然消失了
回到沉默中
它本来只是一片沉默!

三时系念

 

唯悟法师讲述
朱茂平整理

阿弥陀佛!

        佛教认为七月是孝月,是宣扬传统美德的好时机。我们要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孝顺他们,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样样俱足无却。孝道里最重要的就是,制造机会给父母亲学佛,让父母明白生死的实相,建立正确的生命目标。

       近年,由於各法师长老们的不断教诲,已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使用如法的方式实行孝亲法会。所以,希望我们参加孝亲法会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它的真正意义。

Pages

Subscribe to 檀香寺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