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自然之美

晨运时候,偶有风吹拂,树上变黄的叶子便纷纷落下,有时候连隔夜的花也随风和着叶子在空中飘飞,那美丽让人忘记花凋叶落的残败和哀伤。花和叶,从盛开到枯萎,从青绿到褐黄,是自然的现象。

朵拉

留给下一代

老婆婆种下一片玉米,每天悉心照顾,浇水,施肥,不假手于他人,盼望结出最好的玉米。
小孙子每天跑去看,不停地吵着问婆婆,“玉米什么时候长大呀?”
婆婆安慰他,快了快了就快了。
时间终于让玉米长大了。
婆婆带孙子去采收,孙子在玉米田里,选了一颗最大最美的玉米对婆婆说:“这根玉米最大,最漂亮,我们把它摘回去。”

朵拉

不浪费

不允许浪费,是一份美德。可惜物资丰裕的今天,现代人已经逐渐忘记从前的困难时期。至于从来没有遭遇过困苦的年轻一辈,更是不知珍惜。随心所欲地想要什么就买,想吃什么就吃,告诉他们家里还有,他们往往称说,物品旧了,追不上时代,要更新;或者是昨天已经吃过的东西,就算冰箱还有剩余,他们也不想再吃。

朵拉

就算走错路……

记得第一次从皇后湾回家的时候,因为走错路,一个人开着小灵鹿,开着开着,路上经过店屋、人烟稀少的新村、完全没有街灯的黑漆漆的道路……开到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地方。就这样开了将近半小时,直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到救星——油站。问了路,总算平安到家。

萧艺娟

拿捏分寸

(寄自韩国汉城)

不久前,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南下高雄佛光山拜会
星云大师,佛光山动员僧俗徒众热烈欢迎贵客,被一些
网民及媒体批评,大师撰文《弱者!你的名字叫“和尚”》,
反问“和尚,难道就没有朋友吗?”。在韩国,总统李明
博偕夫人出席韩国国会的“国会早餐祈祷会”,主持祷告
的牧师突然呼吁出席者跪地向上帝忏悔祷告,在场人士

萧悦宁

欢喜感恩打佛七

这次在檀香寺打佛七打得欢喜,且大部分时间都精进得很。是有点出乎意料的。但忏愧,还是未念到一心不乱,乃至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境界。

话说回来,打得欢喜、打得够精进,是因为参加了几届,大致掌握了佛七大众生活的作息规律,前行较以往有进步了;也因了解身心烦恼所在,所以开始关注保持身体的康健,学习调适心念,基本上是很早就有意识地在逐步准备佛七的到来。

静杏

父忧母难日?

(寄自韩国汉城)

过年前几天,我在韩国度过了第三十个生日。人在海外过生日,收到最多的其实是来自“脸谱”(Facebook)上朋友们的祝福。最近,我稍微留意了一下网上人们互相祝贺生日时的措辞,无意中发现一种莫名其妙的现象——以“父忧母难日”取代“生日”的用法。

萧悦宁

慢岛(三)- 不再只是一朵花

抵巴里第二天清晨去参观的景点,是岛上的传统屋子。未进去前,面对那屋子的大门,有点迟疑:这么小小的窄门,就是大门吗?不太习惯,后来发现所有巴里建筑皆是如此。司机解释:窄小的门,是在考验人的耐性。一次只容许一人进去,其他的,在外头排队,慢慢等待。

朵拉

宽恕自心

为什么说人类总是缺乏处事的智慧而与人起争执,闹得不愉悦,这都是因为“佛性”被“烦恼”迷惑了。法师说众生有很多烦恼,做法师也不例外,也是有生活上的烦恼。本来出家的师父们主要都要修得六根清净,知足常乐,法喜充满的。可,现在的出家人好似很多任务要干,无非就是为了度化众生。如果能在这纷绕的世界“行”到不起烦恼,才叫懂得修行。我们想要好好念佛,但是却放不下世俗的一切,被各种各样有形与无形的烦恼侵袭着。师父说下午别沐浴,好好休息。但还是有戒子会去沐浴,为什么?放不下这身体的烦恼。师父说不要讲话,守禁语,守好口业。但是这习性放不下,甚至连手机都带在身边与外界攀缘,引起了同僚的不满,进而造了口业。

结果来修行的都起了烦恼心。所以,该怎么解决就得看自己的心,是来“暂时”万缘放下的?是来认真修学念佛法门的吗?看自己的心是不是要切切实实“去信”有极乐净土的存在、“去愿”往生净土、“去行”念佛法门。主法和尚提到念佛是可以修得身、口、意三方面的净业的。

如果我们不肯放开“心 ”去修,就是不想宽恕自己这颗心。我相信念佛的人也是有生活上的烦恼。想想自己来到了戒场也就是要让这颗脏乱的心休息几天,还我真心本性吧!

颜凤宝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