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孩子比花瓶重要

家里有个花瓶,是祖先留下来的古董,全家当成宝贝。妈妈时常告诉他,这是我们家的宝贝,宝贝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那个时候他才五岁,远远地望着摆在橱柜上的花瓶,外边画着漂亮的花图案。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充满好奇心,爬上一张木制的小椅子,垫高脚,伸出手去碰那个价值连城的花瓶,当他正在高兴自己可以摸得到的时候,花瓶碰地一声,掉在地上,变成碎片。

朵拉

《这不是一场梦,原来......》

一场水灾,感觉上离我好远,因为这几个字眼只会在我的小学作文上出现,又或者是在电视荧幕上看见。经过这次的探访,我才深深了解到,原来《一场水灾》,《一场严重的水灾》,再也不是一个作文题目而已,而是会让人类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真实灾难。

吴恺彦

留一盏灯

天色微亮,匆匆出门
归家已经三更时分
这是现代人的通病?还是一种流行?
乌漆嘛黑的天空,配上稀疏的星星,形成落寞的星空
出门不留一盏灯,乌漆的空间让人心疼
我们只能感叹万分
记得,出门前要习惯留下一盏灯

慧玲

以“声”度人

前阵子气虚血弱,加上巧克力吃太多,发烧咳嗽咽喉灼,
都是熬夜惹的祸,导致严重失声恶果。
 
刚巧一日,携家人吃夜宵充饥,我见煎饼很热气,
猪肠粉真合我心意,夹了几件馅料置碟子,对着圆润肠粉比一,
“一条猪肠粉”我暗示,老板误以为我是哑子,依样葫芦手指指,
就将甜酱锅和咖哩锅拿起,比手画脚要我选其一。其后再将芝麻瓶高举,
点头摇头如傻子,其实在意示,芝麻你吃不吃?
 

余彩玉

孩子不如一个碗

演讲的时候,提到余秋雨的文章。他说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有小孩打破一个碗,全村的人都知道。年轻一辈,可能不知道余秋雨在说什么?到底发生什么事?可是,超过50岁的听众,即刻爆开一阵大笑,并且大力点头同意。

那是个物力艰难时期,每一样东西都得来不易,就算一张旧报纸,一支玻璃瓶,一个塑料杯,也有人抢着要。

朵拉

一起扫垃圾

现代家庭,每天全家一起做的事,就是打开电脑,然后各自对着自己的电脑活动。有人在电脑里种菜,开餐厅,办学校,甚至成立一个城市,凡是现实社会可以想到的各种活动,在电脑里,都有。

朵拉

环保心

日前的报导是有关槟城将实行,每周五天“无塑胶袋日”,从一周3天增至5日。身为槟城的子民,我深感骄傲也为我们的州政府鼓掌,这是个鼓舞,因为不仅是政府对环境极度的关注,也是人民的配合和意识已提高了。
自无塑胶袋日的推广来,我觉得今日小小的改变,将会是日后无形的成果,相信明天会更好,只要大家极力配合和推行。

晴天

一“门”之差

日前,屋友突然提到我们住的地方很好,不仅有新鲜的空气,远离车声,在这里生活简直可以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他说到每天早上起来,可以听到小溪潺潺流水声,一天就充满活力。我听了倒是一惊,啊,我好久没有听到流水声了,而小溪还离我的房间比较近呢,这是怎么一回事?

黄汉栋

所举办的葬礼是庄重的,不失华人葬礼的传统礼节再搭配华丽的布置,无奈却掩盖不了家属那悲凉的哭泣声和那揪心的悲鸣。奈何映入眼帘的仅是那离别的感伤和不舍的情怀。那是城内有名富商的葬礼,前来吊丧的皆是城内的高官显要。迈向遗照鞠个躬,前来向亲属嘘寒问暖,就此归去了。缓缓的步入里边,没有人意识到他的存在。他是个讨乞的,破烂的衣衫,未经修剪过的胡渣,不修边幅的形象,彻底放映出那饱受吹残的人生,与富商的社会地位悬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伙儿都忽视了他的存在,他依偎在墙角,默默的观望葬礼的流程。那是他所憧憬奢望的,但夙愿未成就与世长辞了 。

他留宿街头已好几十年了,却无人问津,早已成为了城市人眼中擦肩而过又最为熟悉的路人甲。偶尔大发慈悲,便施舍几个零钱,他满怀感激猛点了点头,细看之下,他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头子了。即便艳阳高挂或是倾盆大雨, 他依旧盘踞在街角,那是他的归宿,他的避风港。明天是个未知数,后天是上天的眷顾,也许在此刻活着,呼吸着;活着就他而论只是为了等待着呼吸的终止吧!他愤世嫉俗却对自己的人生从容不迫。他放纵自己,却操纵不了人生。

李慧琪

中秋佳节

农历十五中秋节
月圆人团圆的季节。
倒是长得越大,越不注重这节日。
家里不再祭拜月亮的习惯,更忘了提灯笼的乐趣。
小时候,喜欢中秋节。

慧玲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