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以诚恳心来拜佛

佛友对话2

佛友甲问佛友乙:“哎!您难道不知道阿弥陀经里讲述的西方世界中有着种种的异宝奇珍,我相信珍馐美馔的食物也应该会有,我们又何必花费金钱去买供品来供养,来拜佛!我不明白?”

佛友乙:“你以为供养佛,拜神,甚至拜祭先人只是靠食物和水果,这么简单!”

佛友甲: “也许再加鲜花吧,但天上的花应该比我们的更美更鲜艳吧。所以还是多余的!”

佛友乙:“你只是在表面上来评论,很容易误导他人!”

佛友甲:“来来来,听听你的讲解!”

佛友乙:“其实,拜佛,供养佛不一定要馐美馔的食物。几朵鲜花,一杯清水,一支蜡烛,再以一颗诚恳的心就可!也许受到“道教”的影响或我们华人祭拜先祖仪式的影响,礼佛拜佛的仪式中加了食物的供品,也有了香烛等等。拜佛礼佛最重要的是一颗诚恳,忠实的心!进入寺庙拜佛需衣冠整齐,身体清洁是应有的礼貌,不可不知啊!”

佛友乙继续说:“心情愉快,无所求的拜是最重要的!”

张海荣

以诚恳心来念佛

佛友对话1

佛友甲问佛友乙:“您在八关斋进修中,从早上至傍晚每时每刻都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你烦不烦啊!”

佛友乙答:“我不会烦啊!你问我这个问题很明显你不懂得的八关斋的进修的用意!”

佛友甲说:“八关斋不就是从开始跟着师父念,跟着敲木鱼的声音念吗?到了晚上听了师父的开示就园满结束了吗?”

佛友乙答:“不是这样。八关斋进修看来简单,其实不然。问问自己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时,你有没有专心?还是在念佛号时,你口念心却想其他的杂事!心不在焉!”

佛友乙继续解释的说:“要心无杂念,口念南无阿弥陀,心口合一不简单,不容易啊!这就要求本身精进,心不烦而静了。在八关斋进修念佛的十多的小时,能够全神贯注,心无杂念,心无妄想的人不多。所以,参与八关斋不只是跟着师父念,还要学习念到一心不乱的念!”

佛友甲说:“原来如此,说真的,如果要念到心不烦,心无杂念需要有大的耐心。我参加多次的八关斋,我想我真正用心念的时间不多。”

佛友乙答:“那你可要好好在下次的八关斋学习啊!”

佛友甲说:“好好!谢谢你!阿弥陀佛!”

佛友乙:“你这句“阿弥陀佛”充满了诚意;这就是八关斋戒的进修中所要的!”

佛友甲说:“哈哈哈!”

张海荣

檀香寺主办〈尼泊尔、印度朝圣之旅〉

【前言】
我一直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到访佛陀曾踏过的土地。有一次,我跟时任居林佛教会主席的陈垣志居士讨论佛法时,提起我那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怎知道他却说有愿就有缘,他说我一定有圆梦的机会。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槟城檀香寺有意再主办尼泊尔、印度朝圣之旅,我听了马上要求他替我报名。

报了名之后,我就天天期盼启程的日子,哪里知道我等啊等的,檀香寺的张龄月居士却说朝圣之旅可能会因为报名人数不理想而告吹,这可是一盆冰冻的冷水啊!不过我始终相信陈居士的 “有愿就有缘” 那句话。不久,终于等到檀香寺的住持上唯下悟上人慈悲怜悯我们朝圣心切,决定不理人数多寡,必定组团成行。

在经历诸多考验后,我们的“尼泊尔、印度朝圣之旅”在上真下如法师慈悲带领下如期成行。这次能够如愿朝圣,确实要感恩佛菩萨的加被,以及上唯下悟上人和上真下如法师两位师父的慈悲垂护,同时也要感谢张龄月居士为我们妥善的安排行程。
此次朝圣因缘殊胜难得,从30/11/2013至 14/12/2013总共有15天的行程,为了给将来想去朝圣的人留下参考资料,笔者特将全部行程记述如下:

叶佩玲记述

“你这个人,怎么没有修啊!”

知识当然是“知道”和“认识”的综合体,智慧是综合“知”与“识”的运用,对于某件事的处理运作的圆满解决。靠知识的判断,它是触及表面和即兴的,靠智慧的判断,它却是冷静思考的。某人有知识又聪明,但他会做出误判;那是因为他的判断是情绪化;靠智慧的判断是理智的非情绪化的,误判的可能性很小。

智慧需“闻,思,修”,知识需“闻”与“知”,但“思”与“修”不重要!出家人大多是“智者”因为他们靠“修”而活的有知!乔达摩•悉达多35歲時坐於菩提樹下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静坐宴坐冥想,直到了第49天,天正曉明,瞻望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与四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原来我们不能“悟”只能“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佛陀那“四十九天”的冷静思考。我们很容易相信他人的片面之言,也很喜欢从他人的表面行为来做出判断。要我们静坐只是几天不是四十九天来想出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我想那是不可能吧?我们的心肯定往外跑!思维会历乱无章起烦恼!

张海荣

人生的意义

问一问自己十年前你是不是每天醒来,吃早餐,出外工作,吃午餐,放工回家,吃晚餐,上床睡觉,今天你是否也是一样过日子,十年后你肯定还是一样的醒来,吃饭,睡觉过着机械化的生活。这可就是人生?也许你会自我提升后,在工作或事业上有成就,生活过得好,住得好,吃得好。这就是众人所期待的成功或美好人生吧!

美好人生须有意义;这意义是在你人生的过程中,你是否真正无所求的付出,扶持需要扶持的人,支撑需要支撑人。这就是活在大自然下的你我他的任务和责任。佛陀一生都在大自然中度过:出生于无忧树下.得道于菩提树下.逝世于沙罗树林间。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山河大地、风雨云雾给予我们提示,佛陀加以解说,我们还不理悟否?与我们所学,我们所知。结合佛法修行,探究人与自然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大自然中众生有情、天地万物为娸介,将修行之道与生活周遭随处可见的一切相结合,我们可照见美好人生的真谛!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大自然是我们的心灵导师,它指引出一条反璞归真的道路,让我们在自然中开启智慧、提升心灵,找回「自然之心」。

张海荣

他怎么不信佛了?

槟城是出名的佛教圣地,佛教徒众多的地方,尤其是靠近举世闻名的极乐寺的山区附近就有数十间大小的寺庙和佛教团体,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也是立于槟城。有了这些条件,卢军宏台长肯定会选上槟城做为那所谓的万人“玄艺综述”大型现场解答会。对于卢军宏台长即将莅临槟城的举动,马来西亚佛教总会、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以及马来西亚佛光山联办了座谈会呼吁佛教徒分辨正信和邪教,努力推广正信佛教。

卢军宏台长的到来和弘传具有争论性又与佛法有冲突性的慨念,信佛者或佛教徒能不能“突”受影响,听后,会突然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开窍了而与正统佛教说拜拜呢?

一位所谓的恳却诚心的佛教徒,信佛拜佛又念经,几十年后他会突然“变节”改信他教,听信邪教,怎么啦?为什么?导因是什么?理由最简单不过啦。他只是一位“有所求”的信徒不是向佛学习的教徒。他拜佛信佛因为他相信佛会给他带来好运。会让他发达。布施会让他成为好心人。信佛几十年后,他的事业还是无进展,他的运还是不好不能发达,内心已不平衡了。在他对佛的信心非常脆弱时刻,外界一有风吹草动的吸引力,他就会立刻改轨换路跟随那会让他改运的宗教了。他可是典型的不了解佛法拜佛的人。

张海荣

你的爱是怎么样的?

什么是爱?维基百科的“爱”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人物无私忠诚,仁慈和关心的善意,具有依附同情,深情感受的表现。

夫妇之间有了严重的矛盾,情感出现了问题;当“爱”淡化时,丈夫和妻子还是会每天回家,还是会坐下来在家中与一家人共同用餐。这是因为夫妇是一对个明理的人,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也为了“一个完整的家”,没有了爱,但在“责任心”的强化下,这对夫妇选择有漏的爱而留下来。

一对夫妇结婚几十年后,因家庭财务出现了问题,生活受不了考验;双方不能同甘共苦分手了,那时一场虚假的爱。有钱就有爱!

一对夫妇结婚几十年后,因家庭财务出现了问题,生活受了很大的冲击;双方能谅解,彼此有共识度过难关。这是很有扎根的爱!夫妇下班后,就想到会家;那时因为对这个家有了归属感,不计较家的大小,食物的素质了。

“必”和“受”的联合体成了“爱”。假若你“爱”对方,你会为她心甘情愿的付出,为她不顾一切的牺牲,这是爱的感染力;双方都在爱的互动中。必”和“受”铸成的爱有感情,互动,同理心,责任的元素。

张海荣

靠自己,迎向新的一天!

人每天能够醒来已是一件喜悦的事。能够醒来迎向新的一天,昨天就这样的过去,如果不能醒来,我们的一生就永远的过去了!

每一天清早洗涤完毕,面对镜子时除了自我调整发型和服装外,也应对着镜子的人说:“加油,今天就看你了!”如我们能够每天对自己有信心而自我鼓励,我们心态是正面性积极的!不靠他人,只靠自己,不随波逐流不讨好或迎合嬉皮笑脸小丑性的人,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提升自己,我们就会活的自在有意义的一生!

不能接受自己的人们,有个共同点;那是喜爱逃避现实,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是属于龟性质蜗牛式的,一点的风吹草动,反应就是缩头逃避!他们的一生是与现实有隔阂。喜爱讨好或迎合有权势的人,他们性格和行为犹如攀登植物的性质,贯于左顾右盼,看风使帆,活的不自在!
相信政治的改革会改善自己的未来,那是活在理想中听命他人的人生;沉迷于宗教的导引却不理解它的涵义,那是听天由命的人生。人只有暂时失意潦倒没有永远的失败;但众多人却不敢选择暂时性的奋斗而导致永远的一蹶不振。这是心态问题,对自己没信心依赖性很强!人来到这世界,带着命不是“运”来!你的前途和未来,只看你的能耐怎样“运”用你的所学,你的所知把你的命改!不随波逐流而自出一家的机会是有的。提升“所知”需靠持续的学习,人惟有通过教育才能提升的竞争能力,达至改善自己的生活。

张海荣

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中的“和”是由「口」和俱顺垂之形的「禾」组成,含意有含心口相应,和顺相依。“口”是人体的最重要水分的输送管道,话由口出,每句话儿肯定带有一点水分。这水分就是唾液,或所谓的口水!有人讲话时口沫横飞,听众会因此被口水喷洒;有人受了不平的遭遇,向你发泄大吐苦水。可见环绕在我们四周的空气是充满了由人体中发出的水。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在他的著作《来自水的讯息》中,江本胜博士发表了他多年的实验结果,證明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出现离散醜陋的形状。而且无论是文字、声音、意念等,都带有讯息的能量。

张海荣

檀香寺精进佛七(短期出家)回馈感言2014 年

这次难得有机缘参加精进佛七,这次决定是对的。一开始很担心自己是否可以持续坚持到最后。过了三天,我的自信渐渐建立起来了。告诉自己要好好的把握剩下的几天。

今天,我感到很法喜。第一次参加佛七让我更对念佛法门有近一步的了解,尤其经过法师们的慈悲开示,因原本我以为念佛法门只适合晚年人士而已。

止静,这修持我觉得很好,我会在这一方面多进修。与此同时,往后我得多参考及翻阅更多有关净土法门的佛书,以便能更深入的了解净土法门,以持名念佛取代妄念,但愿有朝一日能做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

我更要将这念佛法门介绍及鼓励亲朋戚友和佛友们好好的珍惜这机缘,好好念佛,放下万缘,发菩提心,成就佛道度众生。阿弥托佛!

王仁炳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