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的正确用法

-A A +A

  处方的用法包括煎药法、内服法和外用法。掌握方剂的服用方法,对于充分发挥药效有着重要作用,开中药处方时应当予以重视。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种剂型,历代医家对其煎煮方法颇为重视,并且很有讲究。究。如名医缪希壅说:“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餲,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即可推矣。”徐灵胎亦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足见中医对处方正确用法之重视。

1. 选好煎药用具煎煮中药宜选用沙锅,因其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起反应,煎出汤剂质量可靠,加之沙锅传热性能好,受热均匀,价格低廉,故深受群众的喜爱,其他如玻璃、搪瓷等器皿也可选用。但切忌使用铁锅,虽然铁锅传热性能好,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如中药内的鞣质可与铁化合形成难溶的络合物,铁与有机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盐,均影响中药的效果。此外,铁锅煎煮中药还会使汤液颜色改变。如诃子、地榆、苏木等含酚羟基类化合物,与铁结合后变成深紫色或黑绿色、紫黑色等。由铁锅煎出的中药有铁锈味,易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不宜选用铝锅煎药。
  
  2. 煎药用水要适宜古人常用泉水、井水、河水、露水、雨水、雪水等作为煎煮中药的溶媒,现在主要用自来水,但应避免使用含农药或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自来水煎药。
  
  煎煮中药应加多少水为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规定。由于药材的组织各异,吸水性能不同,加之水分的不断蒸发失散,若加水量不当,会直接影响煎药的质量,因此,加水量之多少应根据药物的吸水量、煎煮时间、温度及患者所需药量等具体情况而决定。
  
  根据实验研究认为,同一方剂的药量,在一定条件下,加水愈多,浸出物含药量愈高。一般平均每克药内需加水10毫升左右,对于吸水性较强的中药,还可适当多加些水,反之可少加些水。总之,应根据药物性质,适量适当增减。一般以水面高出药物约3厘米为宜,大约相当于每50克药加水250毫升,头煎放总量的70%,二煎放30%。
  
  3. 浸泡药物勿忽视中药绝大部分为干品,有一定的体积和厚度,若煎煮前不予以浸泡,即以武火煎煮,会使药物表面蛋白凝固,淀粉糊化,影响有效成分的渗出。
  
  煎药前浸泡,可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或胀破使其有效成分溶解到药材组织水分中,再扩散到中药外部水中。实验研究证明,未经浸泡的茵陈汤,第一次煎出的有效成分仅占总量的16.05%,第二次占总量的7.69%,总计为23.74%。若同样条件下,预先浸泡1小时,则第一次煎出的有效成分占总量的21.31%,第二煎占总量的9.69%,总计为30.98%,较前者高7.24%。又如白头翁汤,浸泡20分钟后,煎得的药液较未经浸泡者抑菌作用明显增强。浸泡生药的时间,一般花、茎、根茎、种子、果实等宜浸泡60分钟左右,用凉水,不宜用温水或沸水,以防药物酶解。
  
  4. 煎药火候要得当煎药火候,前人有“文火”“武火”之分。慢火煎煮,使锅内药汁温度缓慢上升的火候,称为文火。急火煎煮,使锅内药汁温度急剧上升的火,称为武火。除特殊需要外,一般药物常采用先武后文煎法,即开始时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
  
  5. 两煎与三煎一般药物经一煎、二煎后仅能煎出余下的20%~30%。除特殊情况,一剂药煎1次外,多采用一剂药二煎为宜,个别情况,如补益药或不易煎出的药剂可行三煎,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尽量浸出,充分发挥药效。
  
  中药含可溶性和难溶性成分,易煎出的成分有苷类、多糖类、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在第一煎中出量较多,而难煎的苷元、树脂、树胶、脂肪油等,只能在第二煎中浸出较多,多,为使两煎的有效成分均匀一致,故常将一煎、二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3次服用。
  
  6. 煎药时间与温度根据药物有效成分浸出规律,一般认为温度愈高,煎煮时间愈长,则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愈高。但实践证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药物的分解与破坏。煎煮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当溶液浓度达到溶质平衡时,延长时间并不能增加溶出物,故传统的煎药经验“武火急煎,文火缓煎”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的。一般情况下,先用高温使药液煮沸,第一煎从煮沸开始计算时间,约煎煮20~30分钟,均用小火使之微沸;沸;第二煎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解表药、理气药时间宜短,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药时间宜长,第一煎需30~40分钟,第二煎需25~30分钟。
  
  7. 煎药方法先用武火(指大火,温度高)快煮,沸后再改文火(即小火,温度低)慢煮,这样既能防止药液溢出,又可减少水分蒸发,避免挥发成分的过多损耗和高温导致的有效成分的破坏。据研究发现,药物表面有一厚层气膜包围着,浸出溶媒表面的张力愈大愈不易破坏气膜,使溶媒不易附着于药粒渗入内部,也就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因此,煎药过程应每隔7~8分钟搅拌1次,以克服气膜造成的影响,使底部浸出液逐渐增浓,迅速达到平衡,经搅拌使上下溶媒置换,造成浓度差,使煎出的药汁均匀一致。但不宜频频搅拌,以防挥发油耗损过多。若煎煮解表药时,宜在锅上冷敷多层湿布,使随蒸气挥发的有效成分冷凝在上,再随水珠滴落,重新回收到药液中,这样可以提高煎药质量与效果。煎好后应立即去渣滤汁,不宜久置,一是防止时间过久水分丢失,二是防止药汁酸败。过滤药液时,最好加压过滤,防止药渣中残留药液,可以提高煎出率。

中医中药网

资料来源: 

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