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wencai on
唯悟法师出家前是马来西亚品管之父;先后成立马来西亚檀香佛教福利会、檀香基金会、檀香佛学院、泰南国际佛教大学以及双溪大年公主城幼儿园、老人院、佛学课程、赠医施药中心等。
目前为槟城檀香寺和吉隆坡昙华苑住持以及马来西亚佛教僧伽总会秘书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旁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百喻经》之 〈渴见水喻〉)
从前有一位出外远行的人,在旅程中受到炎热的天气影响,越走越觉得口渴,于是一路上四处找水。有好几回,看到在烈日下的远方好像有水波荡漾的水池,可是趋近一看却什么都没有。原来当阳光照射在远方地上升起的水蒸气时,就会出现如树木或泉水的幻影,可是接近时幻影就会消失。这个极度口渴的旅人,就这样东觅西找,终于给他找到一条真正的河流。但当他抵达河岸时,竞呆呆的看着流动着的水而不喝。他的朋友看到他呆呆的看着河流,就好奇的问他说:“您不是因为口渴而到处找水喝吗?为什么现在找到水时,却动也不动的看着河水而不喝呢?”
“我看到这水如此的多,要喝也喝不完。如果这河流的水我喝得完,我就喝。河水那么多我怎能喝得完呢?既然喝不完,就不敢随便去喝这条河的水了!”
于是这个人就决定不喝河水以解除他的口渴。这就如时下的一些人,他们觉得自己很善良,当朋友向他介绍不同的宗教时,他就会说:“人啊,心好就好了,不需要去相信宗教的啦!”
如果你问他宗教中所教导的是什么?他就会回答说:“太多了,我没有闲空去样样认识。只要人好就好了!”
更甚者,有些当朋友向他们介绍佛教时,一听到佛教中的道理这么的多,就会说:“佛教中的道理这么多,那可能学得完!既然学不完就不要去学。”
当朋友向他介绍佛教的戒定慧修学次第,说要先持戒。他就认为,自己五条戒都无法全部受持清净,干脆连一条戒也不去持。
故事启示了我们,整条河的水我们是不可能喝得完,但如果我们喝一瓢或一掬的水,就马上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并非要喝完整条河的水,我们才可以去喝。同样的,我们对于宗教的认识,并不是每一个宗教我们都必须去认识,除非你是研究【比较宗教学】的学者。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宗教做为我们的归依处。以佛教为例子,我们说佛教有八万四千个修行法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去学去修。持戒也一样,如果五条戒我们没有办法每一条去受持,那我们可以先持一条。比如我们觉得五戒中的不杀生戒和不妄语在目前很难去受持,可是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可以持,那么我们就可以受持这三条戒。受持一条戒有一条戒的利益。
佛法的范围是非常的大,我们只能选一个适合我们,对我们有利益的来学,来修,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