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weiling on
今天要向大家谈的是业的特质与种类。“业”的种类就只有一种,既是:十善业,十恶业。“业”的特质必须从本身的感受去看待,即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观点看待,一、学佛者对业的看法,二、非学佛者对业的看法。
非学佛者对“业”的认知是,当他们感觉有障碍之时,会感觉到内心有一种莫名的“东西”(失落的感觉)存在;或者,当他们成功达到一种目的时,内心就会产生骄傲的感觉。而学佛者对“业”的认知是,善业及恶业,即劝导我们应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当我们以平静的心情去观心,就会看见生命的流转。在我们生命的流转当中和“业”扯不开关系,比如:我们要赚钱,就要有事业;欲赚更多钱,我们在事业中越是要勤快;这就是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学佛者而言,我们虽然看见“业”存在于生命流转当中,但却不等于得到解脱,还必须多做一些功夫如:听闻佛法,不断求进步。
“业能”,就是业的能力;亦可分大业能及小业能。当中一些人的业能较大,一些人的业能较小。当人与人之间相处在一个大环境中,却也有共同的业力既是“共业”。我们身上有“业能”,就连大环境中也有它的“业能”;佛经里提到说:“大的“业能”能力会超越小的“业能”。比如近期的台湾面临台风问题,死亡人数无数,周遭环境严重被破坏,这就是环境中的大业能。这种大业能就会超越人类之间的小业能。
佛教一向主张修净土(极乐世界),远离秽土(人世间);而我们求佛的目的就是一心向往极乐世界,这两种说法不谋而合。当我们有了一些小烦恼,就会产生小小的业;同时就会投身至这浊世之中,当大家的小烦恼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了一个大业力进而产生了五浊恶世。所谓的“浊”就是烦恼、不清静。每个人都有小烦恼(小业能),来到这五浊恶世中就会成生大烦恼(大业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业能,当大家聚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大业能。这一个大业能还有赖大环境如何促使大业能的产生。就以台湾为例子,以前的台湾称为“宝岛”,它的人民所聚集而成的大业能是——相亲现爱的业力;因为以前的台湾民风纯朴,生活简单。然而,现今的台湾已经不再是“宝岛”了,因为整个大环境的民情风气大有改变。现在的台湾人民在开创事业之时一会儿一窝蜂去炒股票,一会儿一窝蜂去投资;导致整个社会风气不再向以往那么纯朴安宁,大环境之间不再展现出相亲相爱的大业能了。
如刚才我所提到一个大环境的业能会将我们本身的小业能吞噬,然而我们却无法选择在怎样的一个大环境中生存。就具体例子而言:在一个大环境中,每一个人都上学校求学,我们也必须到学校求学;当大家都学钢琴时,我们也必须去学钢琴;当大家追求高薪时,我们也会要求高薪。这就是大环境中的大业能把我们之间的小业能融化,我们并不能否决它而必须这样做。第二个例子:以前的小孩都视棒棒糖为最美味的零食。然而现在的小孩却不把这棒棒糖放在眼里,对他们而言快餐才是最美味的零食。这就是因为遭受了大环境中的业能所融化,大环境的业能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把我们以前视为最美味的零食吞噬了取而待之的是快餐。
佛经中所提到的净土对我们而言是很遥远的,我们无法看见佛经里所说的净土在哪里。只有在《地藏经》中提到净土是有很多莲花的地方,其余都是单凭我们自己想象何谓净土。根据佛教里而言,共修的条件是:善男人,善女人都可以参与共修。所谓共修就是大家共同受戒律,修禅定;大家决定在这一片净土中生存,同时决定我们的业能的大或小。
我们都发愿要到西方净土中,因为我们在这世间觉得人生很苦;最终的目的是欲得善知识。道场里供养三宝(佛、法、僧),道场里同时设立戒法,在家人要守三规、五戒、八戒;出家人要守比丘、比丘尼戒等,为我们提供了共修的圆满条件,这也是道场兴起的原因,其目的是让生长在这片秽土上的人有一个共修的地方。
道场里也会展现业能的大和小,然而却与外界展现的业力大小不一样;道场里面教导我们把秽土中的小烦恼结合,然后清除。同时,道场里所教导我们向善的一面,也就是好的大业能,透过这种善的大业能把我们在秽土中的小业能吞噬,进而改变小业能。而道场里的宗旨与社会所需是符合的,既“去恶行善”;由此可见道场犹如人间的净土或者可以说是人们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中的一个平台。
当我们说在道场里吸收了各种各样的小业力后,却没有得到解脱,因为我们在道场里看不懂、听不懂、想不通,善知识(僧侣/老师)告诉我们的话。其实,在道场里的业能大小与否全赖我们接受道场的业力是多少。如我们能完全接受道场的业力,也就可以使我们将平时较习惯的“业”逐渐减除。打个比方,学佛就犹如在百货公司买东西。有些人到百货公司买了一些智慧性的书籍;一些人则在百货公司买零食;一些人在百货公司花了一个月的薪水但是不晓得自己买了些什么东西。所以说,学佛就像在百货公司买东西,你想要拿什么就会得到你所想要的,比如:一些人要拿佛教事业,就会成就佛教事业。
佛经里说:“人生的障碍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愿意放下自己的性格,用另一种心力去面对人生,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与从前大有不同了。在此,我与大家分享一则故事。从前一位十三、四岁少女随从父母从中国远道而来,后来双亲身亡后她为了照顾弟妹的起居饮食而毅然下嫁六十余岁的老伯。因她下嫁这位老伯目的是老伯在金钱上可以照顾自己和弟妹,因此这位少女对于自己的婚姻都是抱着“交易”的心态,至到她年老后依然抱着同样的心态。她这种心态免不了让她自己自艾自怨,加上她年少无知不会照顾孩子而导致孩子因生病而夭折;种种原因让她自怨命苦!如果这位少女愿意放下“交易”的心态,而用另一角度去面对她的人生,那么她人生中的障碍一定会改变,她也不会自艾自怨生命苦短无常。
话说回来,平时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都会呈现出一种强势与弱势。两人的对话当中,其中一人会比较强势而另一人就会呈现较弱的形式。比如:老板与下属的对话;当老板与下属对话时,老板是强势者而下属只能表现出唯唯诺诺。当这位下属回到家时,面对自己的孩子,强势与弱势的形象即刻对调;这时这位下属是强势者而他的孩子就是弱势者。其实,一个人是否强势与否,这有赖于小时候是否得到父母的正确教育概念。比如:当我们小时候,在饭桌前吃饭小手不断往桌上乱抓而母亲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概念,让我们继续胡乱拉扯;当母亲喂食予哥哥时,而身为小弟的却骂哥哥或者抢哥哥的食物。身为母亲者如果没有好好的教育小弟,反而吩咐哥哥说:“你身为哥哥,就要让弟弟。”这种种现象都足以导致这位小弟长大后成为强势者。如果这位小弟长大后,成为一国领袖就会成为暴君。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强弱与否是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所造成的。
我们要听经闻法,佛经里把听经闻法比喻为“立正音”;所谓“立正音”就是指在我们生命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做出一个改变,然而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可以避免。常常阅读经书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经书里的经典教导我们很多知识。从而我们也可以了解佛陀教导我们把慧眼打开,把视野看得广阔些;耳朵要听得深入些;话要说得远一些;内心思考要深虑些。除此之外,透过佛经我们知道在十二因缘里说明“人是无明的”,意思是人是模糊的呈现体。打个比方说,我们常常会说:“以前我们在一起时都没有发现他就是害我的人,在我背后插我一刀的人。”然而,我们不能埋怨对方,只能责怪自己眼睛不够明亮看不清对方的为人;别人对我们的劝告又听不进耳里去。
在这社会上有业能强盛者或者业能较弱者,然而佛教道场中也有业能的强者与弱者之分。如果道场里的善知识是一位佛法的强者,而我们在业能方面是属于弱者,这是很好的情况。正如之前我所提到的强盛的业能可以吞噬较弱的业能,只要是好的大业能就会引导我们向好的方面去。然而,如果我们所亲近的那位善知识所学的正法不够,我们听了他的话烦恼就会越来越多。
我们到佛教道场里学佛,目的就是要追寻归依处。希望可以透过道场里的大共业消除我们的小烦恼业力。正如我刚才所言,大共业会吞噬小共业;好的大共业就会引导我们向善。人与人之间相处时最令人难受的是,大家之间的业能强和弱的悬殊。强者(业能)会多发言;弱者(业能)则少言多做事情。但是,弱者少言并非没有烦恼,他们把自己的烦恼累积,当自己成为了强者的时候,就会以同样的方法去“修理”别人。
现在,我要向大家谈谈关于业能的“自”和“共业”。所谓业能的“自”就是指个别的业能。比方说:在一个家庭里的一家之主脾气很好,凡事都顺从家庭成员,和孩子的互动关系也很好;这就是这位一家之主的“自”。然而,家庭里也有一种共业的存在,就会产生一种可以摆脱和不能摆脱的事情,比如:在亲朋戚友眼中看见这位一家之主脾气很好,但是其太太的脾气却因为丈夫凡事顺从自己而显得很坏。另一例子却相反,另一家庭的一家之主脾气并不好。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常常把自己关在厨房里一人吃饭;坐在客厅看戏时把孩子们都赶会房里去,不愿与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身为妻子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工作回来会有这样的脾气。而这个家庭里的大共业存就是痛苦流泪。
佛陀开示录里有提到只有自己才能够解决业能里的“自”和“共”,别人只能从旁给予意见并不能直接帮上任何忙。然而,自己又如何解决“自”和“共”的问题呢?所谓自己解决就是指我们要学习一个回归点。如果我们一直抱怨自己的生活很苦,我们就会一直苦下去。家庭里的共业和自己的烦恼,必须依靠自己学习一个回归点。假设我们身为辅导员,在辅导过程当中并没有对生命有感受,而是处理案件多了而变得麻木,在我们心里就会产生质疑与结。
业的种类概括来说可以分成三类,既:一、业能的大小,二、业能的强和弱,三、业能的“自”和“共”。我再一次的强调业的特质是由自己去发现的。我们应该多听经闻法,多思量去发掘自己的“业”。比方说:我们的衣服因为某些原因弄脏了,但是却怎么也洗不干净;当别人看见问起时,也只有我们才知道衣服是如何沾上肮脏的。
接下来,我想与大家谈谈关于业能的“隐”和“显”。什么是业能的“隐”呢?什么又是业能的“显”呢? 我将会举例说明,这样大家就容易明白。比如在檀香寺,我们看见很多义工或者全职志工穿上檀香寺的制服,他们就是代表檀香寺。任何一个团体的制服都代表团体的形象;穿上制服的人也代表穿上了“法衣”,这就是“显”的业能。其实,我们都很清楚自己内心中居住着一个“隐业”,比如:我们都贪睡、贪吃甚至有时候不听师父的话语,这些都是潜伏在我们内心的“隐业”。所以佛经里常常提醒我们每一天都要忏悔、发愿;把内心的“隐业”消除。如果我们处在一个环境优良的道场里,可是却得不到任何东西,犹如进入宝山空手而归;因为潜伏在我们内心的“隐业”导致我们要的不过是一种层面的东西,内心缺乏了离苦得乐的明显业能,也既是缺乏一个正面的业能(推动力)促进我们用功。
我们身为法师的穿上法衣就代表我是一名修行人,也就是很明显的“业”。我本身出家二十余年,但偶尔还是会发脾气;偶尔不想看佛书而想要看卡通版本的佛教经典故事,这也就是我刚才与大家所说的“隐”的业能。
内在的“隐业”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习惯,比如:贪睡、贪吃、贪喝、贪玩乐;它们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我们要“泡”(多阅读)在佛经里学习,不至于让这些“隐业”取代我们学习正见的佛法。我们要紧记“隐业”不能让我们离苦得乐,不能得到幸福和快乐;因此,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佛,这样就能看见自己因为“隐业”而荒废了许多可以学习的东西。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佛陀所指定的“定”、“慧”,我们要常常去接触它们。我们不要到道场里面了而不去接触和佛经有关的东西,这仿佛进入宝山而空手归去。今天大家了解了关于业的特质后,希望大家可以找到回归点;消除自己内心的“隐业”早日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