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佛教在家居士的财富观(下)

-A A +A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19/01/2024)

国际佛教大学教学助理黄品琳居士分享「佛教在家居士的财富观(下)」

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黄品琳居士分享「佛教在家居士的财富观(下)」

黄品琳居士先后毕业于理大、马大以及佛教大学,现于国际佛教大学担任教学助理。

黄品琳居士提到,财富本身并无所谓善恶之分,对在家居士而言,财富其实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佛教经典提醒人们在获取和使用财富的同时必须遵守道德规范,符合法律、善良风俗与道德、不违反佛家的戒律。

接着,黄品琳居士从佛教徒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获取与利用财富或钱财。

黄品琳居士提到,关于财富的用途,佛陀在增支部向给孤独长者解说财富或金钱的 5 个正确用途,如下:

(一)供给个人、家庭、父母、佣人、工人的費用。

(二)把正当赚来的财富与朋友、同事们慷慨分享,并关心他们的幸福。

(三)预留以备不时之需。

(四) 「五重供奉」:(a) 亲戚、(b) 访客、(c) 祖先、(d) 政府还税、(e) 神灵

(五)佛陀規定需把钱财拿来资助宗教导师与僧伽们。

接着,黄品琳居士提到以下 5 个原则:

原则 1:
• 如法有道取财,并且合理使用。
• 金钱提供我们生活所需,让我们在衣食不缺之下专心修行,是学道的资粮。也让我们有余力运用财富来布施,帮助较不幸的人们。
• 我们不能一味将财富视为生活的全部和终极目标。

原則 2:
• 对财富不能有贪著之心。
• 佛教修行重视中道,理財之道重在适当与节制。

原则 3:
• 从佛教的观点而言,经济原则与人类生存的三个相互关联点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
• 经济活动必须在不伤害自己也不妨害他人的情况下进行。若伤害自己就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若妨害了他人则会造成社会问题或环境失衡了。

原则 4:
• 佛教告诫人们不要吝惜、囤积财富。
• 佛陀建议人们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一切。
• 当一个人的财富增加时,社会就会受益。

原则 5:
• 财富为人们提供了追求精神发展的基础,但它在证悟涅槃(佛教精神道路的最终目标)方面却是有所局限的。
• 心智成熟和智慧才能迈向证悟涅槃之路,而不是财富。
• 我们应该清楚了解拥有物质财富的好处和局限。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OXKQKLKQQ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