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精进佛七》唯悟法师回答戒子的问题:6,7,8,9,10

-A A +A

问 6 :

有一些戒子之至亲的人———儿子、太太或母亲,刚往生不久,这些戒子们来打佛七,希望把功德回向给往生者。这些戒子们问:我们在佛七期间,每晚作大回向时,亡者能不能得到(戒子们)念佛的功德?

答 6 :

* 在佛七每晚的大回向时,维那法师都有带领我们念诵:

「各人代为父母、师长、及历劫寃亲债主,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在此时,我们只要以很虔诚专注的心,观想自己代过去世至亲的亲人,礼佛三拜。这样作,对往生者是有很大利益的。

问 7 :

有人只做善事(放生、布施等),而欲将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但此人却不念佛、不修行。请问此人往生后,是否会往生去极乐世界?

答 7 :

很难!他只做 一些 善事(放生、布施等),又没有发愿往生(可能他都不愿意去),他又怎么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呢?在《 佛说无量寿经》 , 阐述了阿弥陀佛的「 四十八大愿 」 。 其中,阿弥陀佛之第 19 愿云 :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 欲生我国 ,

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遶,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佛教重视因果,如果你修人天法(世间的「止恶行善」)的因,你是可以得到人天的福报(果)。但是,在第 19 愿强调, 你必须 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 1 )要「 修诸功德 」: 你 要 做种种善事、修一切 ( 世间 、 出世间等等 ) 功德;

( 2 ) 要「 发菩提心」: 你 要发成佛的愿———「上求佛道,下化众 生」 ; 〔在佛七的第一天晚上,师父曾说过: 「 我们来打佛七,应以『 发 菩提心』作我们求生极乐世界的动机,将来我们成就了,还要发愿回到这个 「 堪忍 」 的娑婆世界,来度苦难的众生。」〕

( 3 )除此之外,更要「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强调 你 要 「 愿意 」 往生去 阿弥陀佛的 极乐世界。

 

问 8 :

怎样才知道一个人已经证得初果?

答 8 :

这要由一个已经证果的圣人来鉴定 : 他必须是已经证得二果、三果或阿罗汉果(四果)的圣人,或者是很高等次的菩萨,才能鉴定。

问 9 :

证得初果的修行人,他是否不必再受轮迥?

答 9 :

证得初果(须陀含果)的圣人,他至少还要受 7 次的生死 ( 轮迥 ) ,才能完全了脱生死轮迥。

问 10 :

( 1 )在家的弟子可以研究出家人的戒律(如:菩萨戒)吗?

( 2 )要什 么 资格才能受菩萨戒?

答 10 :

( 1 )刚出家的人,他要先受沙弥(男众)、沙弥尼戒(女众);再受比丘(男众)、比丘尼戒(女众);最後再受出家菩萨戒。其实「菩萨戒」,除了「出家的菩萨戒」,也有「在家的菩萨戒」。在家人是可以看「在家菩萨戒」的。

* 在这个时代,印刷业很发迖,同时电脑网站的讯息也很方便,如果你要看出家众的戒律,没有人可以阻止你。但是,你为什么想要知道出家人的戒律?你的动机是什么?

( a )如果你立志想要出家学佛,你可以去研究、去了解出家众的戒律。

( b )反之,如果你的动机,是要去指责出家人的过失,这对你没有丝毫益处,你就不应该去看出家众的戒律!

* 一般上,戒场在传授比丘戒或比丘尼戒时,是不允许在家人去听的;也不鼓励在家信徒去看出家众的戒律。这是为了避免 你 了解出家戒后,而去评论出家 眾 的戒行,造了「谤僧」及「说四众过」之口业 。

( 2 )你 发菩提心, 就可以受菩萨戒; 你 要成佛, 就可以受菩萨戒 ! 但是,你要受「菩萨戒」,必须慎重其事,而不是你看到人家受戒,你也去凑凑热闹, 這样 是毫无意义的!

-----------------------------------------------------------------------------

《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之四十八大愿(大正藏 12 , 267c~269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