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fsoo on
继尊法师
《驰还白佛. 具陈如此. 佛言. 汝母罪根深结.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汝虽孝顺. 声动天地. 天神地祗. 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 亦不能奈何. 当须十方众威神之力.乃得解脱.》目犍连快步跑到佛陀的住所说:“我已经成就道业,具有神通,我是一个如实修行的弟子,我想送一钵饭给母亲吃,都没有办法,为什么?” 佛陀说:“你的母亲罪根深结……”罪根深结不是阎王罚我们的,是坏人或好人是我们自己的抉择,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去造业,不想办法去改造我们的习气与个性,也不去断我们的贪、嗔、痴而感召的。
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子曼的外道,向一个外道师父学道。他的师父告诉他,他必须去砍下一百个人头方可成道。他成功的砍下了九十九个却遍寻不获最后一个。他一时恶向胆边生,想砍下母亲的头以凑足数目。这时,他很幸运地碰上了佛陀,因而得救。这样一个“罪根深重”的人是如何得度的呢?当他听到佛陀告诉他,他所犯的错误时,马上生起了要改变自己的善念。当然,他还是得去承受恶的果报,但却不是深重的。他生起的善念会纳受很多的善业进来。目犍连的母亲就不是这样,她堕入了恶趣却仍然没有忏悔的心,悭贪的业还是很重。
【汝虽孝顺. 声动天地.天神地祗. 邪魔外道. 道士.四天王神. 亦不能奈何. 当须十方僧众威神之力. 乃得解脱.】佛陀告诉目犍连,虽然他很孝顺,但不能用天神、地神、邪魔外道的力量,或请来了修行人、四大天王,这些都无法救度他的母亲。唯一的办法是供僧,也就是说要靠十方僧众的威神力才有办法。目犍连的母亲在接受孩子的供养时没有看到圣者的风范,也没有起恭敬心和赞叹的心。只有一群出家僧众那种庄严的威德才会摄受她,而令她起恭敬心和欢喜心。只要这种善念一起顿时能断贪、嗔、痴三毒。许多僧众的三门威德能降服一个人的贪、嗔、痴。目犍连的母亲是因此而得救的。三门威德是:身型庄严、以清净的口诵经、意念清净。
【佛告目连. 十方众僧. 七月十五日. 僧自恣时. 当为七世父母. 及现在父母. 厄难中者. 具反百味五果. 汲灌盆器. 香油锭烛. 床敷卧具. 尽世甘美. 以著盆中. 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当此之日. 一切圣众. 或在山间禅定. 或得四道果. 或树下经行. 或六通自在. 教化声闻缘觉. 或十地菩萨大人. 权现比丘. 在大众中. 皆同一心. 受钵和罗饭. 具清净戒. 圣众之道. 其德汪洋.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 现在父母. 七世父母. 六种亲属. 得出三涂之苦. 】于是佛陀就教导目犍连如何才能让他的母亲离开这个苦难,罪障消除。
从前,在印度从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出家僧众都不外出。大家就在道场修戒、修定、修慧━━称为“结夏安居” 。现在台湾也相当盛行这种三个月的“夏安居”。修了三个月,僧众在七月十五日结夏,也就是修道圆满结束了。在这期间有很多得道高僧。得道的意思是:僧众经过三个月的用功,在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都得到提升。“自恣日” 就是僧众在结夏期间如起了放逸、懈怠的念头,他们就会在这一天于佛前及亲近的比丘前面表露惭愧、忏悔、忏摩。七月十五日是出家人显现圣果的一个盛会。
我们如果感觉到去世了的父母可能堕入三恶道,就要用一个大盆器放置百味五果来供僧。从前的出家人用钵(应量器)来应供,回到道场后就会平均的分配食物。佛陀要目犍连用一个大盆放入最好的食物及日用品来供僧。这个大盆是应人数来放食物及日用品。如果来应供的是一百个僧众,那么盆里的东西就要是足够一百个人吃和用。它也是应量器,只是它很大,所以叫盆。
在这一天结夏的僧众,很多是得到了禅定或四果的。出家人如果用戒定慧的心去诵经,的确能令人的内心得到清凉。诵经的声音是让人远离烦恼的声音。僧众在七月十五日那天身心平稳,因此所诵的经及和悦的声音被我们领受接纳后,能得到威力的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