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旧迎新念佛会〉之活动与开示

-A A +A
释真醍报导、释真如润稿

2013年的农历新年---癸巳年正月初一,落在2月10日。檀香寺在这佳节期间,举办一系列的新春活动,希望大众皆能踊跃前来参加,共沾法喜,广结善缘,福慧双修。

在2月9 日的除夕夜,檀香寺常住法师们在底楼大悲殿,进行了〈新春吉祥灯〉的洒净仪式。信众们以虔诚心随着法师们唱诵经赞,为本年度新春系列活动拉开序幕。接着,大众到六楼大雄殿参与〈除旧迎新念佛会〉活动。大众在檀香寺住持上唯下悟法师及诸位常住法师带领下,先以〈扣钟偈〉音律唱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进行“拜愿”、“忏悔业障”及发“四弘誓愿”,随后聆听师父上人在除夕夜的佛法开示。

开示时,师父先介绍“叩钟拜愿迎新年”的緣起,阐述在许多汉传佛教传统的国家,例如: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人们皆喜欢在农历新年时,以叩钟拜愿的方式来迎接新年。在迎新去旧的除夕夜,我们必须为自己在过去一年里的行为举止作总检讨。一般传统寺院是拜〈礼佛大忏悔文〉,我们则以《华严经》的〈忏悔偈〉来求忏悔。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当知道自己做错了,要承认过失,求忏悔后就不要再重犯。〈忏悔偈〉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此偈的涵意是:“我们从过去至今生所造的种种恶业,是经由无始来的三毒烦恼所驱使,通过身口意三业而造下的,如今我们在佛前诚心恳求忏悔。”

忏悔后我们要发愿,一起学习普贤菩萨的精神。在檀香寺,我们以“敲钟许愿”的方式来发愿;同时也尽一份力量协助菩提学校筹募室内体育馆的建设基金。自从2009年菩提国民型华文中学搬迁至西南区后,本寺每年都在除夕夜,设立“敲钟许愿捐菩提”的新春活动,让大家在新年里播下善的种子。

师父向大众解说:“求”与“愿”是不相同的。“求”是为自己,而“愿”则是为众生。很多人在面对困境时,往往为了心灵上的需要而去求神,但这些民间信仰的神明(无论是天神或鬼神),他们还有三毒烦恼,还是在六道里轮回生死的凡夫。如果我们的宗教信仰层次比较高,懂得皈依三宝,身为佛弟子,我们有困难时可以向佛菩萨祈求,因为佛菩萨是圣人,已经没有贪嗔痴了。若所求的事情获得菩萨的感应,我们当然会很欢喜。相反的,如果没有感应,我们也要生起感恩心,因为我们没有智慧,可能我们所祈求的事情对我们亳无益处,因此菩萨没有满足我们的所求。菩萨所发的愿称为“四宏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成道后,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对五比丘开示『四圣谛』---“苦、集、灭、道”的真理。众生有诸多“苦”难,而菩萨发愿要度众生,须从断除众生的苦“集”(苦因)着手,即是三毒或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基于众生有很多烦恼,菩萨必须透过种种的方便法门来度众生,熄灭众生的烦恼。最终,菩萨更要以度众生的悲愿,来实践成就佛道的大愿力。因此,菩萨所发的愿是为了众生,而不是为自己。

接着,师父就介绍弥勒菩萨的典故。在中国佛教的传统,正月初一是弥勒菩萨的圣诞。据说,弥勒菩萨目前尚在兜率天,经过五十七亿年后将会降生到我们的娑婆世界来成佛。弥勒菩萨代表“大慈”,有时候也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佛”。“慈”(metta)的意思是予乐,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悲”(karuna)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二字含有不同的意思。“慈”在巴利文称为metta, 在梵文则称为maitri。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因此我们也要帮助一切众生皆能够离苦得乐,而菩萨的慈悲,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在开示中,师父亦向大众介绍弥勒菩萨的生平及分享其有趣的故事。弥勒,梵文称为Maitreya ,巴利文则称为Metteyya ,意思是慈氏。依《弥勒上生经》及《弥勒下生经》所记载,弥勒菩萨是与佛陀同时候出现的圣人。弥勒菩萨出生于贵族的婆罗门家庭。由于多世前修菩萨道时所累积的善根,后来弥勒菩萨发心跟随佛陀出家,成为佛陀的弟子。在经典的记载中,当时弥勒菩萨比佛陀预先入灭,並以菩萨身上生兜率天为天人说法。释尊曾预言并授记弥勒菩萨在未来世将会成佛,他在兜率天的寿命长达四千岁,相等于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在兜率天圆寂以后,弥勒菩萨将会降生到我们这娑婆世界,在龙华树下成佛而分三会说法, 所以称为“龙华三会”。此时,弥勒菩萨将代表释迦佛弘扬佛法。弥勒菩萨现在的果位是一生补处菩萨,故被世人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等待下一世的因缘具足时,弥勒菩萨将成就佛道而被称为“弥勒佛”。

在中国后五代时(即梁代),弥勒菩萨曾应化于浙江省奉化县,他是一位出家人,称为“契此”和尚。“契”字,在佛经中上说:“契”为契合之义,“上能契合诸佛之理,下能契合众生之机”,因能契合此方众情,故云“契此”。弥勒菩萨又被称为布袋和尚,这是因为弥勒菩萨时常面带笑容,身体肥硕,常拿着布袋到处化缘。化缘后,就将所化缘的东西放进布袋内。

有一次,他在浙江天童寺做了一场“游戏三昧”。当天中午,当大众要在“五观堂”受供的时候,他就以嬉笑疯癫的模样出现了,并且毫不客气地坐在方丈和尚的法座上。僧值师请他下来,他却不予理睬。于是,僧值师就叫行堂的法师把他拖下来,但无奈他稳如泰山,动也不动。这时僧值师感到非常生气,就走到法座中央,气冲冲地举起右手,揪住他垂直的左耳,想把他拉下来。怎知那布袋和尚的身体却丝毫不动,唯有耳朵被僧值师拖了一丈多长,而大众被这一幕吓得目瞪口呆。

当时,侍者见僧值师没有呼“站起来”,于是就自己说了一声:“大和尚来了!”方丈很和蔼地对布袋和尚说:“请慈悲大众的无知愚昧吧!就请你坐在这儿。”布袋和尚回答说:“我天天都坐在这里!”这位方丈和尚对于这位布袋僧,早有所认识了!于是就另立座位于对面。从此,布袋和尚每天受午供的时候就到来,而且坐在方丈的法座上。因此,直到今天为止,很多寺院的“五观堂”中,方丈的法座前还是供奉着一尊弥勒像。

当布袋和尚游戏人间的因缘快结束时,他就盘坐在岳林寺大雄宝殿前的盘石上,向大众告辞。这时,寺内的大众都聚集一堂,一起聆听布袋和尚的法旨。他最后说的偈语是:“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时人自不识。”所以,这是菩萨的化身,显得很自在。他最后才透露自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前来人间应化。所以,后来在中国佛教的弥勒像,即是以布袋和尚的形像为代表。

有一些寺院的斋堂,挂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对联来形容弥勒菩萨。所以,有些人把弥勒菩萨称为“笑佛”或“如来佛”,“如来”本来的意思就是佛。所以,我们把弥勒菩萨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是较为适当。因此,在新年期间我们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大慈的精神。无可否认,我们每一个人皆向往获得快乐,那我们也应该把快乐给予众生。

在南传佛教所强调的修持 metta bhavana的部分,就是“慈无量观”,而弥勒菩萨即代表了佛教的“大慈”。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弥勒菩萨宽广的胸怀。正当我们迎接大年初一莅临的时刻,若大家能够学习弥勒菩萨的精神,就显得更加有意义了。为何大年初一被指称为弥勒菩萨的圣诞?这是由于当天即是“契此”和尚的诞辰。另一种较可靠的说法,则是:普遍上,中国佛教徒殷切地期待弥勒菩萨能早日降生人间,所以,把每年的大年初一设定为庆祝弥勒菩萨圣诞的吉日。

末后,在法师们的带领下,大众一齐诵念〈普贤十大愿〉乃至〈韦驮赞〉等经文,作为癸巳年里的第一堂早课。就在〈礼祖〉后的“普礼三拜”时,檀香寺四众弟子们虔诚地礼佛三拜,表达在新年里彼此之间的互相感恩与互相忏悔。过后,信众们列队向法师们拜年及供养果仪,亦接受僧伽的祝福和新春结缘品,为此〈除旧迎新念佛会〉划下皆大欢喜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