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悟法师出家25周年专访 - 光华日报专访

-A A +A
张健欣

他,曾是槟城惠普(Hewlett Packard)公司的部门经理,1987年更在马来西亚创立了本身的顾问公司,客户遍及亚洲、欧洲及美国多家跨国公司。如此成功的一位企业家,却在事业巅峰之际决定剃度出家,用余生奉献予佛教。从成立檀香寺,到檀香基金会的晚晴苑、爱心福利中心、幼儿园、赠医师药,檀香寺雪隆分会、森美兰分会、吉打分会、霹雳分会,再到泰国檀香基金会与国际佛教大学,一步一脚印都展现了唯悟法师,他出道25年一心只想奉献佛教坚毅不拔的精神!

1.
Q: 师父出家25年的感言?
A: 感到非常惭愧,到了比较大的年龄才出家,虽然25年来做了不少事,但精力始终不如年轻时候那般充沛。如果当年能早点出家,或许可以为佛教贡献更多绵力。

2.
Q: 那师父认为什么年龄层才是最适合出家的时段?
A: 出家不宜太年轻亦别太晚。先经历过人生酸甜苦辣,有了成熟思考能力后再决定是否 剃度。相反的年纪大了,有了一定的生活模式,亦比较难适应出家后的生活。所以25-30岁,大概是出家的黄金时段。

3.
Q: 师父曾提过,您年轻时去纽西兰留学才开始深入学习佛法,开始吃素,可否分享您当年怎么在西方国家开始接触佛法?
A: 在纽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求学期间,我们有三位大马学生,有趣的是三位都先后出家了。第一位是马六甲的玛兴达法师,第二位是吉隆坡的法光法师,最后才轮到我。法光法师在出家前,于纽西兰接触了一位来自英国的法师,并邀请我加入他们的课程、禅修、诵经与各宗教活动。这位英国法师在印度出家的时候,曾接触过包括南传、西藏等不同传统的佛教,因此他更能圆融地找出最合适的方式传授佛理。他是我佛教的启蒙老师,我对佛教的认识与基础,亦是那时候建立起来的。后来,我开始向纽西兰当地佛教徒学习吃素,事到如今都吃了超过40年的斋素。

4.
Q: 师父能否分享在纽西兰这片人间净土上,所获得的一些启发?
A: 在纽西兰的第一年,我发现当地不少居民在门口摆着一篮又一篮的苹果,旁边放了一个玻璃空罐,没有任何人在看管。接着,我看见买家在空罐投入钱币后,就自行把苹果篮取走了,这份买卖交易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上,实属难得。

5.
Q: 是什么让师父在事业巅峰时期做了出家的决定?
A: 当年成立了檀香寺,但总不能让一个在家人去住持。我常教导身边人做事要“专”,但本身却没做到,所以在事业与佛教二选一的抉择前,我选择了后者。在离开惠普公司之前,为了对客户有所交代,我找了合适的人选接替继续服务客户,安排妥善后再向公司提出离职,向世俗告别出家去了。

6.
Q: 师父出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A: 报四重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或国家恩)与三宝恩(或佛恩)。

7.
Q: 师父出家25年,最难忘的一件事?
A: 最难忘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在泰国建立了一所国际佛教大学。走了3年艰辛路程,终于在2008年8月20日,迎来了第一批学士与硕士班毕业生,这份满足感是难以形容且毕生难忘的!

8.
Q: 檀香寺这名字是如何命名而成的?
A: 1990年,我们向槟州发展局购买了1英亩的土地,兴建一座佛学会大楼。既然要建立一个道场,就需要有个佛寺名字。刚好西藏的葛列仁波切过来槟城,就找他为寺院取个名字。来自美国不擅中文的他,当时就为寺院取了一个唯美的名字,叫“Temple of Fragrance of Sandalwood”,中文译为“檀香寺”。

9.
Q: 成立檀香寺的宗旨?
A: 秉持着“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依,终有所归”四大信念,推动佛教教育、福利及修持活动。

10.
Q: 这25年,您的人生分割成几个阶段?
A: 第一个阶段【建立基础】– 从前当跨国公司部门经理兼顾问,属下很多人帮我做事,如今成立了佛教会全都是义工,在管理方式上面临很大的转变,过程艰辛;第二个阶段【立足槟城.放眼大马】- 在吉隆坡、森美兰、吉打设立了分会;第三个阶段【立足大马.放眼东盟】- 2005年成功在泰国建立了一所国际佛教大学;第四个阶段【立足东盟.放眼亚洲】- 计划以经营连锁的方式,将檀香幼儿园、晚晴苑老人院、佛教国际大学,开办到中国各城市去,并由当地人塑造成本土化的佛教机构。

11.
Q: 未出家前,您大学主修电机工程系,后来成立顾问公司,这一段经历在您出家后有怎么样的关联?
A: 佛教团体,一般面对管理系统上的漏洞问题。而我熟悉的全面质量管理,能够让佛教在更有制度与系统的情况下获弘扬。相反的,我们要把佛法应用在公司管理上,才能让一板一眼的系统变得更有人性化,缔造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在我这本《全面质量管理与佛法》小册中就有提到,全面质量管理与佛法若要相互配合,是绝对可以创造出更有效与积极的办事效率。

12.
Q: 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金钱游戏,对此师父有什么看法?
A: 股票上市是个很好的理念,但如今在金钱游戏的操纵下,却变成了一种投机取巧的诈骗手段。如今金钱游戏和各方政客挂钩,四处爆料假新闻,谎称这家公司的股价会飙升。很多小市民听到了这些风声,一窝蜂地前往购买,在大股东操纵下,刚开始制造了盈利节节上升的假象,在骗取足够多资金后,却把手中股票放了让股价猛跌,造成小股东损失惨重大鱼却从中独吞牟利的现象。

13.
Q: 现代人想要迅速发达,以佛教的角度来看,挣钱是否真有捷径?
A: 关于金钱游戏,它抓到了人性的弱点 – 贪婪,每个人都想尽速发达。但佛教讲求因果,你脚踏实地努力挣钱(因),就挣得到属于你的钱(果)。而没有付出劳力或种下良因,又怎么会得到好的成果呢?

14.
Q: 信仰对一个人的影响?
A: 信仰对人而言非常重要,尤其在面临重要抉择或生命临终时,它可以成为心灵上的一种托付,让你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减低畏惧感,心态放得更坦然自在。

15.
Q: 谈佛教的婚姻观。
A: 佛教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出家,毕竟剃度这回事讲求因缘。在檀香寺,我们非常注重家庭观,同时亦强调“佛化”家庭,让每个家庭达到两个观点-做父母的要教导孩子向善,为人子女的要孝敬长辈。

16.
Q: 一般前往檀香爱心福利求心理辅导的咨询者,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A: 感情问题,尤其年轻夫妇。因此,我们鼓励新婚夫妇在结婚前,过来参与爱心福利中心办的婚前工作坊,以及在婚礼上接受三宝祝福,借此巩固与稳定未来的婚姻关系。

17.
Q: 您觉得这个社会缺乏了什么?
A: 这个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源自于缺乏良好的教育。在家里,父母没有灌输孩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课堂上的学习偏向于知识却忽略了道德教育。因此,这些聪明但缺乏正确信念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开始利用知识制造各种社会问题,造成社会的不安宁。

18.
Q: 为什么人会不快乐?
A: 佛教讲求因果,你若没种下快乐的因,又该如何获得快乐的果呢?

19.
Q: 我们可以改变命运吗?
A: 佛教不主张宿命论,即不支持命中注定的说法。在佛教的三世因果论中,你当下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你今生与来世的命运。因此,命运实际上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20.
Q: 师父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A: 做个尽善尽美的人,竭尽所能去止恶行善。唯有通过修慧,凡人才能跨越贪嗔痴,晋升为圣人,脱离六道轮回。

21.
Q: 对于一些放生变杀生的行为,师父的看法是?
A: 受佛教支持的放生,是需要智慧去执行的。事实上,最好的放生方式,就是开始茹素,因为不去杀生即是放生。

22.
Q: 开办了檀香寺福利晚晴苑(老人院)多年,师父觉得我们应为社会的老人家做些什么?
A: 从一个国家、社会与民族对于老人家的照料,就可以看得出这地方的人文素养。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人子孙我们必须懂得孝敬长辈,无论是物质或精神上,都竭尽所能满足他们。另外,若能让老人家有个信仰托付,在面对生死问题前,他们将更能够从容与坦然地面对。

23.
Q: 在推广佛教的过程,师父您认为哪个方面的执行是最重要的?
A: 过去几年檀香寺办了许多福利活动,但这些都只能提供治标的方针,而教育,却是唯一可以治本的途径。一个宗教,若是把资金都投放在建造庙宇等形式上,却忽略了最根本的教育,这宗教迟早会被时间
给淘汰。

24.
Q: 推广佛学教育,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 办教育很辛苦,因为百年树人,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最后的成果。

25.
Q: 未来几年师父在推广佛学与慈善有什么计划?
A: 将目前的晚晴苑、爱心福利中心、国际佛教大学、幼儿园、赠医师药等,继续加强并拓展到亚洲其它国家,让更多友好团体在各自区域增设更多分院,更广泛地推广福利工作。
唯悟法师
字绍开,俗姓梁名嘉栋,原籍福建,1949年出生于槟城。
早年毕业于槟城钟灵国中,并于纽西兰坎特伯理大学考获电机工程荣誉学位。曾担任惠普(Hewlett Packard)企业的质量管理经理,后于1987年开始经营本身的全面质量管理公司,服务对象包括亚洲、欧洲及美洲各地的多家跨国公司,如宝洁(Procter and Gamble)、飞利浦(Philips)、菲亚特(Fiat)及雅达(Astec)等。

唯悟法师于1992年剃度出家,并在马来西亚及泰国成立檀香基金会,以及在泰国开办国际佛教大学。目前担任马来西亚檀香寺住持暨国际佛教大学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