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你,谈有品质的陪伴」讲座会

-A A +A
林丽锈​​

「虽然我不懂,但我愿意用你希望的方式来陪伴你。」

生活中,你是否曾面对以下这些状况?你很懊恼很沮丧,你压抑不了,找身边的人倾诉,大吐苦水一番后,抬头发现,对方边嗯哼回应边埋头滑手机。又或者,你很生气很恼怒,劈哩啪啦诉说一番后,得到的回应是,「哎呀,看开一些,是这样的啦,有什么好生气?」再或者,你很难过很哀伤,你垂头丧气甚至哭得抽蓄,身边的人告诉你,「节哀,人死不能复生」、「别哭了,哭并不能解决问题啊」之类的说辞。

面对这些回应,你有什么感受?是否会在一番倾诉后,因为不被同理而倍感孤单?是否会在诉说后,情绪反而更压抑?这时候,你是否很希望有人轻轻跟你说一句,「虽然我不在你的处境,不一定能真正懂得你的困处,但我愿意用你觉得舒服的方式来陪伴你。」

檀香爱心福利中心与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于8月11日,在檀香寺联办题为「一路有你,谈有品质的陪伴」的讲座会,以让一般大众学习如何在面对情绪低落陷入困境的亲友时,给予有品质的陪伴,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让我们在生命旅途中,身陷各种处境时,不再感到孤单。讲座是由来自台湾佛光大学生命研究中心的主任林香君博士主讲。

有品质的陪伴

林香君博士说,一般人都希望在关系中被重要他人认同,希望自己在他人的陪伴中得到安全感、被理解、被看见、被欣赏、被尊重、被爱与被关怀,拥有这些有品质的陪伴后,一个人会被充分滋养。那,怎样才算有品质地陪伴?在讲座上,林香君博士现场透过一场短剧让出席者了解何谓有品质的陪伴。

短剧内容大意为一名孩子等待妈妈下班,满心期待想跟妈妈分享学校生活点滴,妈妈虽然陪伴在孩子身旁,却边敷衍回应孩子,边低头滑手机。孩子跟妈妈分享生活上的事,妈妈却倾向关心孩子的学校成绩,并斥责孩子考取不好的成绩。林香君博士说,「这是典型的『人在,心不在』。所谓的有品质陪伴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不是人陪伴在旁就可以,心也要同在。」

陪伴聆听他人时,要给予有品质的陪伴,我们须学会以下几点:一、感知他人身体语言的深层意义;二、正向聆听,听见亮点;三、进入他人的视框取去理解。要学会感知他人身体语言的深层意义,是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从「肢体」试着体会他人当下与长期的身体状态、心情感受、自我看待以及与世界的对应关系。讲座上,林香居博士用痞子走路的方式来让出席者思考此肢体语言背后带出的心情感受和当事者的自我看待,现场反应热烈,有说是「自卑」,有说是「因为曾经的创伤,为了保护自己而示强」等。接着是要学会正向聆听,在聆听他人叙事时,要听见他人的心情,也听见对方的亮点。

以学习者的姿态 好奇地欣赏他人

要如何听见他人的亮点?林香君博士说,陪伴者须把自己定位为学习者,要学会相信人有内在资源,有渴望,有能力,有知识,有难得与宝贵之处。陪伴者无时无刻有着向当事人学习的态度。「当事人在叙述时,我们应该保持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去留意那些藏在当事人身上的知识、资源以及力量。」此外,我们也应该保持着好奇的态度去聆听,开心地好奇,真心地想要认识更多,然后适切地探问,帮助当事人放心地说出,并给予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在聆听他人时,心底总有一股理所当然,总在他人叙述时,心想,「当然啊,本来就是这样不是吗?」就是这股当然尔,所以我们无法正向地去聆听,无法给予他人有品质的陪伴。因此,林香君博士说,在聆听他人时,最好保持着「不知道」的心态,尽可能地放下自以为的「知道」,这样可以让我们更谦虚更有耐心地去聆听。每段故事,每位当事人的经历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次的聆听,都要学会让自己去反思,那些故事里,有哪些可以让我们启发的地方。

此外,这次的讲座,林香君博士也带出哀伤失落的讲题。「哀伤是一种转化的过程,不再只被看作一种创伤后的压力反应,而是可以引发个体在自我感、世界观以及灵性的成长与改变。」林香君博士指出,「在讲求效率的文化里,我们往往选择压抑自然的哀伤,而 Dr. Alan D. Wolfelt曾说,『每个人都拥有悲伤的权利。』」当我们失去挚爱面对重大失落时,经验到伤痛与害怕的感觉或想法,是很普遍而自然的哀伤反应,这时,我们都有权利允许自己哀伤。

每个人都有哀伤的权利

当我们处于哀伤状态时,为了不压抑情绪,可以试着告诉自己以下这些想法:你有权经验自己独特的哀伤、你有权去说出哀伤、你有权感受自己内心的各种的情绪、你有权尊重你身体和情绪的极限、你有权经验突然进发的哀伤、你有权使用你想要的仪式、你有权让灵性与信仰来支持你、你有权追问意义、你有权典藏你的记忆和你有权经历你的哀伤历程与疗愈。

当我们陪伴哀伤者时,很多人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来安慰哀伤者,希望哀伤者可以尽快度过哀伤期。林香君博士说,这样的做法很多时候会让哀伤者不被同理,反而让对方的情绪更压抑。因此,在陪伴哀伤者时,陪伴者应该将自己定位在「不知道」的「学习者」。我们必须告诉自己,聆听时要向当事人学习,每一个人的失落与哀伤都是独特的,要以学习的心态去聆听。

每个人处理哀伤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些人想要倾诉,有些人想要独处,无论是任何形式的表达哀伤方式,身为陪伴者,我们都应该尊重当事人。林香君博士说,「如果当事人只想要独处,给他空间,尊重他,让他知道需要时,随时可以找你。如果当事人愿意你在,即使只是安静也很好,就陪他共度时光,让他自己决定要不要多谈。我们应该以当事人想要的陪伴方式陪伴他,而不是你要的方式。」

不批判 不比较 不否定地聆听与陪伴

对于很多事情我们一般都会有属于自己主观的想法,林香君博士在讲座会上说,作为一个陪伴者,我们必须接纳当事人的任何感受,不去批判、比较和否定。「我们必须搁置那些有道理没效果的安慰词,例如『节哀顺变』、『想开一点』、『坚强起来』等,别告诉当事人,『别再哭了』,别让自己像个专家似的去说道理。我们应该带着相信与欣赏当事人的眼光去聆听,然后适切地将自己看到的欣赏之处回应给对方知道。当哀伤者愿意叙说过往回忆时,用心倾听,并将你感受到的感动和难得之处回应给对方。」

林香君博士说,「陪伴的重点不是要替当事人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来支持当事人更好的自我认同与意义感。这时一段历程,需要耐性与时间。」有时候,我们在陪伴时,也会出现种种情绪,我们会有不认同,当陪伴者觉察到自己的不认同时,可以静下来,去聆听自己的身心感受,承认并接受自己的限制。不要勉强自己。

讲座的最后,林香君博士为讲题做总结,「所谓有『品质』的陪伴,是被『理解』,不是被『劝解』;是被『看见』而增能,不是被『同情』而弱化;是『尊重的陪伴』,不是『自以为是、没有协商』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