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soonchien on
唯悟法师开示:
不管是在家、或出家,我们都时常说,要福慧双修。
在家信徒的修行,比较注重修福;出家人的修行,相对来说,虽然也有修福的部份,但是修慧比较重要;出家人的修行本来就是求这个解脱道,它最大的分别就是这点吧。
要讲出家人的修行,最好是回到印度佛教本来的出家制度。
现在佛教的传统,有流传到东南亚的巴利文系南传佛教;流传到东亚,先到中国再从那里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的汉传佛教;还有一个藏系,就是流传到西藏与蒙古,这三个传统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中国佛教传统。
基本上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重视现实的,像这种舍弃俗家,出家去修行的方法,本来在中国是没有的。
如果我们比较四大古老人类文明,印度很早就有出家——舍掉俗家去修行的这种传统。
我们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出生是个王子,他本来在皇宫里面是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没有看到外边的情况。后来几次出城,看到老人、病人,接着又看到死人,老、病、死的痛苦给了他極大的震撼。
在皇宫里面,他过的是非常享受物质的生活。然而他再次出城的时候,却看到一个与他的物质享受生活完全不同层面的景象,他见到一个所谓沙门。
印度不管是最古老的婆罗门教,或者是跟佛陀同时代的所谓六师外道,他们都有出家的这个传统,这个制度,统称为沙门,梵文是Shramana。
悉达多太子第四次出城门,就是看到
一个出家的沙门。他之前体会到老病死的震撼,在看到这个沙门之后,他就觉得这个应该是解脱老、病、死痛苦的希望;所以他就选择出家这条路,放弃皇位、放弃家庭,放弃一切去出家,过着一个完完全全离开俗家的生活,并向当时的一些宗教导师学习修行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都不究竟,经过6年修行之后,他靠自己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接下来的40多年,就以他的体验去度众生。
佛陀从度五比丘开始,到后来出家众发展成相当大的僧团,这个出家制度一些是出自印度沙门,比如托钵,还有出家人的雨安居,这些都不是佛教创始的。
如果要了解出家修行的话,我们就要回到佛陀本身建立的印度僧团,他们的生活和修行方法,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然后来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一个有高度文明的国家,文化水准已经相当高,所以印度的这种出家的制度,在中国社会里面是很难被接受的。
所以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祖师们,就用他们的智慧,其實还是在不離本来的出家僧团那种戒律精神的基礎上,做了一些變通。比如说,印度这个托钵制度在中國行不通,所以就创下自己丛林的一个制度,自耕自足,然后在戒律方面就有百丈禅师的清规,适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但是它的精神还是保留着本来佛教出家的那种精神,它的修行方法,也是根据佛陀的教导。
所谓出家,剃了头发,现了出家相,就是舍掉这个俗家,就是出这个世俗的家。那么出世俗的家,也是相当重要的,为什么 要离开家庭进入僧团呢?
这是因为世俗生活的特点是充满占有,这个对我们继续留在六道輪迴里面做凡夫,是一種增上缘。
所以出这个世俗的家,这是第一,也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就是说,真正的出家是出这个烦恼的家。出烦恼的家,就是解脱六道的轮回。
我们从无始以来在六道里面轮转,叫做轮回,它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根本烦恼。
我们说六根本烦恼,有时候简称就说贪、嗔、痴三毒烦恼。这些根本烦恼,让我们继续在六道里面轮转,所以真正的出家,就是要出烦恼之家。
出家的修行方法,它的重点就是解脱。修解脱道,最重要的就是启发出离心,那么这个出离心就是我们要出离六道轮回的,这种很强的心愿。
所以我们说,不只是出世俗之家,更要出烦恼之家。我们能体会,这个轮回中没有本质上的快乐,这本质上的快乐就是,无论何时、无论多久都是能够享受快乐的。但是这个在我们轮回的世间里面,是找不到的。所以这个出离心就是要我们不要去执著六道轮回,启发很真切的要出离这个六道的心。
出家修行有几个方面跟在家修行不同。生活上来说,就是出家律仪的生活。出家所受的戒也跟在家不相同,而出家律仪的生活是佛陀为出家的僧团设下的一个很简朴的生活。僧团提倡简朴、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才能有助于解脱。
当然,即使佛在世的时候,或以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僧团或者道场也可以接受信徒的供养财物, 包括土地和。
所以对于道场和僧团,我们说它可以富有,但是具体上每个出家人还是需要过着一种简朴、清贫和清淡的生活。这是出家生活的一个特质,因为要让出家弟子排除干扰,能够来专心修道。
以佛陀所制定下来的出家生活的律仪,不管在衣食住行,人际关系方面,都是一套跟解脱相应的制度,这个就是佛教的戒律。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出家的生活非常强调大众生活的精神。我自己在还没出家之前,通过之前一个同学法光法师介绍我认识了一位斯里兰卡的Anuruddha长老,他是那里一间佛教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一位非常慈悲的长者。后来我出家之后,再见到他的时候,他说非常高兴我选择了出家这条路。然后他就交代我说:「现在你选择了出家,你是僧团的一份子,跟以前不一样了。作为僧团的一份子,以后你要做什么事,你的抉择要以僧团、以佛教为出发点,不同你在家的时候,可以凭个人喜欢去做。」
我觉得,长老跟我讲的这句话,让我得到很大的受用。
其实,如果讲出家人的修行,讲到解脱,它最终就是要去体会勤修戒定慧。
如果说每个传统的共同点是修无我,那么出家僧团那种大众生活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做到,以僧团、以佛教为中心的话,这对我们要修行、要启发、要体会无我,也是非常重要的。
南传佛教它讲到声闻的话,就讲到出离心,它非常强调这个重点。当然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这个菩萨道,修菩萨道精神,除了出离心,它还强调一点就是菩提心。那么这个出离心跟菩提心,它们并不是对立的。
其实要真正行菩萨道的话,要发这个菩提心的话,也要以这个出离心为基础,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解脱。重点放在个人的解脱,要有很强的这个出离心,所以我们个人要先有这个出离心之后,然后你再把范围放大,希望一切众生也能够离苦得乐,也能得到解脱,这个就是菩提心,所以它们是相应的。
刚才高明道老师有跟大家提过说如果以这个声闻的修行次第来说,要证到阿罗汉果,就是要出家,要现出家相。
其实我们根本的重要戒律是杀盗淫妄,在出家人的四根本戒律里面也是讲这个杀盗淫妄。但是出家人的戒律里面,非常强调这个淫,他第一根本戒就是要戒这个淫欲的心,甚至说要证阿罗汉果,就一定要出家。
就比如说在楞严经,它也说如果我们不断淫欲的心,是不能够了生死的。所以,出家和在家修行最大的分别,大概就是在戒律上。
我自己是修念佛法门。净土宗的祖师们非常强调这个出离心,就是了解到我们现在的这个处境,这个娑婆世界里面,要修不是不可能,但是在条件来说呢,还是非常,非常强调出离心,一个发愿往生的心。然后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这样的一个时代,你要去帮助众生。
我觉得这个法门也会适合很多人,这是一个方便的法门,一个很有智慧的法门,
要具足出家的因缘,也不简单,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大时代、大环境的影响。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不管是什么传统的,南传、汉传、藏传都越来越少人出家,这个是跟大环境有关系的。
在家是重修福,但是其实呢,我记得以前来到讲堂的参加星期六的念佛共修会的时候,有一次陈少英老师要我去替代她为竺老翻译,那时竺老就有跟在家人说了一段个很重要的勉励的话。其实佛法的可贵是在出世间法,所以在家人的出世间法也是非常重要。我记得以前老和尚是这么说的,他是说身心的出家。他说出家人他如果是身出家,心也出家的话,那当然是最殊胜,但是这个身心的出家,也不一定是每个出家人都能做到的,他的身出家已经不简单。
但是身出家,心不出家毕竟比较可惜一点。我记得竺老非常强调说,在我们还没有具足出家的因缘时,就要培养这个出离心,就是说身不出家,心要出家。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我觉得,好过身心两个都不出家。
因为佛法的可贵就是出世间的法门,而出世间的法门不是出家人垄断的。
高明道老师主讲内容:
佛法有8万4千法门,因为我们有很多顺恼,必需有方法,有针对的法门来调伏它们。
我们众生都非常不一样,所谓不一样不是指长相; 从心理状态,能力、兴趣,脾气等等,我们都千差万别。方法有8万4千法门,就应该能够有一些方式,就是不管你什么个性,不管那种脾气,都会有适合你的。
那我们要学习,其实传统都是说,我们要跟师长学,不是从书本来读,不是“do it yourself”,一定是由师父带我们。
讲到师长,我们可能第一个想到出家师父,所以我们要去学。但是学还不够,总括来说,我们学到的那个东西还是师父的,我只是把它背下来,就像一只鹦鹉,师父讲什么,我把它背出来。
我们应该去思,思就等於思惟,思考。
我们所学到的那个部份,传统来说它一半变成我们的,一半还是师父的。如果是透过思惟,觉得师父教的那个部份,合情合理,那我们当然应该是去实践,如果实践有所成就,那个时候才是全部是我的。
不管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的,我们关心来生安乐,或者我们要追求个人解脱,或者我们要成就圆满的佛果位,“闻、思、修“这三个步骤都是必备的。
当我们最低限度关心来生,就是必需对业果很熟。这不只是一个信仰,必需把这个道理尽可能理清楚。如果对业果有一个比较分明的掌握,其实你不太敢做坏事情;如果你要安乐,却去做坏事情,不是很笨吗?所以它有一个逻辑。
对业果熟呢,就是必需在思维方面也都是下功夫。当你对业果熟呢,你就可以尽可能避免造恶业;你会非常认真的造善业,不管是身口意那一种,你都会非常注意的。
传统会说这个属于戒,那个戒不是一条一条。像刚才师父说的,出家戒是我们释迦佛建立的一个制度;戒,我们可以把它广泛的想成好的生活规范。那么借此你开始想,所以那个苦,我尽可能避免,来生的苦这辈子就差不多完了;来生的苦我可以避免,来生的安乐我都尽可能造善业。但是呢,毕竟我没有把握。我们这种人烦恼都很重,脾气也很坏。所以如果是没有把握呢,就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其实也是一个法门,叫着要培养一个归依的心。
这常常是把归依只是当着一个仪轨,只是一个归依仪式。其实归依是一个心,当我们有要归依的那个心,死亡的时时候什么都不怕;因为传统佛法里面说,你临终的时候能够想到三宝,或是三宝之一,就不可能堕落到三恶道。但是这个不能等到临终,到临终就来不及,那些懊恼、烦恼啦,样样都冒出来了。应该是很早就把这个归依的心,把它修得好好的。
当然能够修一个归依的心,也必需是理解,深刻的理解三宝的功德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三宝是一个归依处等等这些,所以等於我们要多学,我们要多听闻佛法,才能够理解,才能够进一步思考,才能够进一步的学习。
所以想要谈的,就是我们了解到业果的一个事实,我们进一步是了解到三恶道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有个念头,就是千千万万不要到那边去,然后我们就了解到那个三归依的意义等等。这个心就是怕三恶道的苦的心,我们也可以说在某个程度上是一个出离心,是出离来生的苦,不是出离整个生死轮回。
如果是谈到在家生活,最低限度就应该是在这个部份下功夫,这不是信仰的问题。因为到时候,临终的时候,你没有这个训练,你没有自己练习过,那个心还是会乱,还是会害怕恐惧,还是放不下等等,那些问题统统都会跑出来。
那如果是你对佛法是有更深入的探讨,其实你会体察到就像师父刚才讲的,这个生死,尽管你生到善趣,天道、人间,还是离不开苦,还是不圆满。所以如果你更进一步的思考,可能就会发现,来生的安乐不能解决这个生死轮回问题。所以进一步的能够有一个心是觉得这个生死是一塌胡涂的,但是其实那个生死是我们自己搞出来,既然是我造成那么一个恐怖处境的,那我也应该来处理这个问题,
所以这个部份当然必需用另外一方面的思考,就是把善趣的这个真相剖析的比较深入;它是比较快乐,相对的快乐一点点,但是那里面没有一个究竟的安乐。
所以那种思考,它会导致我们的价值观改变。那即使是在家人,就是刚刚师父讲的,少欲知足,我也会认为应该是在家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让生活简单,让生活很朴素这样子,因为是对自己内心,或是对整个环境都是有帮助的。
但是如果是谈到究竟解脱呢,那个阿罗汉果,传统有一个说法,是一定要出家的。
其实佛,也一定是现出家相,所以你走声闻的这条路,或者是你走菩萨那条路,真正佛法学习的逻辑来说,出家应该是比较好的,或者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但是可能你现在觉得,其实很多事情就是理不清,或者是你的因缘还不具足的话,那你就保留一个在家身份。
那,如果是在佛法的思考上面,把那个心量让它更宽广;或者是想自已个人能了生脱死,那当然第二个考虑的就是说我们跟众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假设我一个人能够解脱这个轮回,而其他众生却在这边继续受苦,这其实是有点比较缺乏一种回馈,或者是一个报恩的那个心。因为我们每辈子都是受其他众生的恩惠,靠其他众生的帮助,靠其他众生的协助,所以就会有一种思考,就是如果有办法能够帮助大家解脱,难道不是比较好一点吗?然而这个谈何容易啊!
刚刚师父讲得非常清楚,假设没有出离心这样的一个基础,谈救度众生好象非常空洞;你自己都不想出离,你怎么会把人家带出去?这是很奇怪的逻辑,或者可以说完全违背逻辑。就是你自己觉得很可怕而想出离,那你再有一个念头,我与其一个人出离,不如带大家一起走。
所以有那个思考,你就就会想,如果要有这个能耐,就应该是一个智慧圆满、方便也圆满的果位,一个这样的境界才可能做得到。所以就会有一种看法,如果需要证得一个这样的果位,就一定要走菩萨道。当然,走菩萨道的一个必备功课,也是一个法门,就是要发菩提心。你可以说它是一个愿心,就好像,到后来透过你长久的思惟,你就非常自然地觉得一定要承担这个责任,帮助大家解脱。
但是光是有这样的愿心是不够的,你就要开始在三大阿僧祇劫里做很多事情,就等於是学六度,再加上四摄法。所以在家修行有一个好处,永远不会失业,三大阿僧祇劫都会很忙,最起码三大阿僧祇劫。
三大阿僧祇劫还算很快嘛!把你转动还要再好几劫,才能够成佛。那我的看法,就是其实这个是要看每个人的根基,或者每个人的能力,或者每个人的心量。他关心的,他在乎的,到底是什么呢?来生的安乐?了生脱死?或者是走菩萨道成佛果位?所以那个不能说大家一定要怎么样的,一个人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你硬要他怎么样,怪怪的。
那刚刚讲到那个闻思修步骤,这个部份我初步的一个感觉就是觉得思惟这一环,在目前的一般的环境里是非常薄弱,一般都是信仰。这个部份是应该尽可能加强,因为如果只是靠一个信念来修,其实是很不稳的,而且自己都搞不清楚。
在家的差别,就从印度传统的社会来说,那个沙门,刚才用到的那个共同的称谓,它就脱离传统社会,不是在家这样子,所以不会像一般人可能需要工作谋生,而是一心一意要解脱。在这方面,他就不会花精力或者是时间,那就能够一心一意的从事他的修行生活。
所以从一个生活形态来说,一般如果你是在家,就是不见得就说是因为你有家,你有小孩。就是一般来说,你需要工作,你需要生产嘛,这个就是比较物质的概念。但是对在家人来说,这个部份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比如说工作可能不顺利,或者会失业,等等那些问题。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个出家人;因为他已经离开这样的一个社会制度,他是进入到一个僧团,所以他不会有这个压力,他不会有那个失业的压力。
可能是因为没有这种世俗的忧愁,修行方面就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如果是从巴利经典来说,这个家庭是很拥挤,你感觉快窒息,你出家非常宽阔。除了好像是说,你可能有家庭的压力,比如小孩子或配偶,就应该也是属于一种经济压力,这是我用猜的,我就不是很了解,我是用猜的。但是从生活方式来说,最大的差异应该是在戒律本身,就是它是一个规范,是僧团自治,在里面那个部份,在家人不会过问,对不对?这是僧团的生活。我不知道对不对。
归依的时候呢,其实有归依之后的学处,你参加仪式之后,其实是有很多注意事项。
那传统有这样的一种教导,它一般分成两个层次,就好像说,胜义谛来说,佛道是怎么样的?然后从俗谛,当我们看到佛像,我们是怎样的呢?或者说我们说法,法是胜义谛的法,但是如果我们说经典,这样是从俗谛来说,我们有一本书。所以同样的我们可以说僧,应该是圣僧,但是从一般人来说,它就像我们出家师父。
所以既然有这个学处,我想它有它的意义,就是我们先把三宝稍微弄清楚是什么呢,然后就是往这个方向去熏习,或往这个方向调伏。
这个苦的来源在那里?那佛法讲的很清楚,如果是苦,它一定有一个因,这个因是我们曾经造过的一个业。
如果你开始这样思考,你会有一个很大发现。你发现别人的动作,或者是别人的脸色,或者是别人的言词,如果你没有这个业种子,他什么表情跟你都没有关系。正好是因为过去播下不善的种子,你造了一个恶业,现在有一根个导火线,在那边烧,然后嘭地一声爆炸了,所以你要怪谁呢?
如果是用逻辑,你会发现,其实是我很对不起他。我如果很气他呢,那是我的错,因为我本来就错了,那个恶业是我过去造的。用佛法的思惟,你开始想,原来那个问题,是我过去的问题。
然而如果你是用更深一层的逻辑,你会说,原来是这样,这个人有这样的一个动作来激怒我,其实他对我帮助非常大。为什么呢,他帮助我消恶业,所以你不只是不气他,你开始对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所以你会赚到了。你不只是不会因为发脾气,或者心里闷闷不乐而造一个新的苦因,你更进一步,还可以带一个微笑呢!但是你不要这样说,感恩,他可能会更气,你要知道嘛!但是在心里面,你可以很平静的。
然后用佛法的思惟,你说,你惹我是很辛苦。让你这样生气,我心里面其实很对不起你,但是你帮助我消了业。那么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想法你用佛法来稍微调整一下,这个原来很大的问题就变成一个助缘。
本来你会觉得,他怎么这样子,惹我生气?那你有没有这个智慧呢?他对你这样子,会帮助到你。他来帮助你,首先你一定会学到,你的心在受到剌激的时候,你能够让它平静,那叫着安乐,就是忍辱安忍。你能够平静,然后你把它转过来,平静就是不动嘛。
你不可能从一个很生气的状态,变成好像很慈爱,那是假的啦!但是你平静下来后,你的心就变成一个善念,这个是功夫。其实我觉得,如果是多学习佛法,你去多思惟,你会发现那个帮助非常大。
所以如果是说出家方面因缘不具足,是非常传统的一个概念。需要很大的福报,这是对的。那我想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你必需找一个跟你相应的师父。
你必需找到一个师父,是他能够带你,你也能够听他的。如果你找一个师父,他很有名,还是什么的,但你们两人个的个性完全不合,结果不是你师父气死,就是你溜掉。
所以这是一种因缘,就是说你能够有一个师长,然后你很乐意把他当做学习的榜样,然后他也能用一个善巧的方式来调伏你,那种因缘,其实是非常不容易遇到的。
或者是说我们自己的执著太重,很多东西真的就能够放下吗?你可能觉得有的还是蛮好玩的呢!所以,如果能达到一个生起出离心的地步,或者遇到一个这样的因缘,那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说,你必须能找到一个跟你因缘条件相应的师父。在早期的僧团也是一样,就是那些喜欢修禅定、神通的,就跟目犍连出家;那些比较喜欢亲近那种很慈祥的,专讨论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的,就跟舍利弗出家。
在早期的僧团里面,每个师父都有他的个性,所以你不会随便找一个人出家的。你能不能遇到一个和你相应的师长,这个我们也可以说是福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