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一)

-A A +A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20/12/2024)

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一)」

2024 年 12 月 20 日(星期五)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一)」

真如法师慈悲分享傅晴曦居士讲述的《欣赏报恩世界》谈到「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提到现代人都活在「求不得」的忧苦中,因为再富裕的生活享受也不能使其有满足感,总觉得自己落在高度消费的后头,这种「苦」是自寻的!

此外,人生尚有「精神上」的缺憾﹑「心灵上」的空虚﹑「自然界」的灾害﹑「人际间」的冲突﹑「环境上」的困扰等等,说明了「人身是一大苦聚」(即佛陀讲的「四圣谛」之「苦谛」),这不是过甚其词。

要解决这种种难题,唯有「皈依三宝」,「信奉佛法」才是根本办法!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但是,我们要把「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则必须将「佛法与人生」的关系作深入的了解,从而引发「信心」,具足「愿力」,而脚踏实地的「行持」,这样我们才会得到「离苦得乐」的效果。

谈到「佛法与人生」的关系,傅晴曦居士也在其著作《欣赏报恩世界》中的〈找回真心、起用善念〉中提到,佛陀悲悯众生,应病予药,警示人们要认知人生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时空不停在流变,生命有限,世事无常,如果一昧痴迷,为「冰山朝露」的名位鬥争,为「梦幻泡影」的「假有」相残,以致「背弃伦常」、「 堕落人格」,岂非既可叹而又可怜!

在家佛教徒,应修持佛法的内容,除了基本的「五戒」、「十善」(这是「人天道」的自利利他)之外,尚可推展到「六度」及「四摄」(「菩萨道」自利利他)。

如果要这些「佛法」生起「殊胜的作用」,则我们又须把「佛法」视作如下「各种角色」来看待:
(一)视「佛法」与人们有「亲际关系」
(二)视「佛法」为人们的「养护条件」
(三)视「佛法」为调剂生活的「自然景观」
(四)视「佛法」与人们有「亲际关系」

(一)视「佛法」与人们有「亲际关系」
(1)视「佛法」为「亲长」
(2)视「佛法」为「良师」
(3)视「佛法」为「益友」
(4)视「佛法」为「良医」

(1) 视「佛法」为「亲长」
父母亲长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与抚养照顾,其关系最亲﹑施予最多﹑恩惠最大!父母亲情,其深似海﹑其高比天,父母亲不计劳苦、不讲代价,以纯真的慈爱养育我们,其中包含了崇高的德行,却具足在「布施」、「爱语」、「利行」等佛法中; 而佛陀在无量劫中,以「六度」、「四摄」照顾和摄受众生,其间完全不沾染任何尘垢污染(没有丝毫贪爱,或私求回报),其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实更胜于父母亲长的关爱!

2) 视「佛法」为「良师」
人们智德的培养,除了家庭教育外,主要是依靠「良师」的启导!
师长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佛陀有「三界导师」之尊称,因此佛法给于众生的启示教诫,不止是「生活的规范」、「道德的准绳」,更提供了「成贤成圣的必经之路」(成佛之道)!

3) 视「佛法」为「益友」
在社会里,好的朋友在生活中提供给我们许多助力 — 在苦难时解困扶危、在放逸时劝善规过、在求知上互相切磋、在工作上分劳互助。
佛陀以「四摄法」中的两项 —「利行」和「同事」启示我们:与同事相处时,我们应具备「良朋益友」的风范 — 付出爱心、真诚示人、给人好处、不占便宜。

4) 视「佛法」为「良医」
人的色身,乃「五蕴」、「四大」所形成。
当人身的「四大不调」就会生病,除了生理上的疾病,更有精神疾病(心病 = 烦恼),即使找普通医生,乃至专科医生的特别治疗,也仅是打针吃药或镇定麻醉而无法根治!

5) 视「佛法」为「良医」
佛陀是「大医王」,菩萨是「专科医生」,专治人们的「心理疾病」(心病 = 烦恼)。

在「唯识学」上,有 51 项「心所有法」,其中包括了 6 种「根本烦恼」以及 20 多种大、中、小的「随烦恼」等,对人的种种「心病」有详尽的分析和诊断,更教导我们应以「三无漏学」(戒、定、慧)来对治「三毒」(贪、嗔、痴)。即是「对症」的特效药,但须药性发生作用,又须患者肯接受、肯合作(服药),有「忏悔决心」及「改过勇气」,才能收到一定的疗效(药到病除)。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DgoCFcsHo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