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佛教的人际关系指南:四摄法

-A A +A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25/07/2025)

国际佛教大学教学助理黄品琳居士分享「佛教的人际关系指南:四摄法」

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黄品琳居士分享「佛教的人际关系指南:四摄法」

黄品琳居士先后毕业于理大、马大以及佛教大学,现于国际佛教大学担任教学助理。

今天,黄品琳居士将分享佛教的人际关系指南,那就是「四摄法」。

早期佛教经典曾提到摄受人心的 4 种方法,并被当时的国王用来取悦臣民。

之后,大乘佛教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配合六度修行的利他之道,用来引导、感化众生,趋向佛法。

来到现代社会,这 4 种方法可以用来改善人际关系,并以慈悲心作为基础,促进和谐。

「四摄法」就是 4 种摄受众生的方法。

这 4 种方法可见于《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 第四集之三十二《摄受经》(Saṅgaha Sutta, AN 4.32):「
诸比丘!此等是『四摄』事。四者为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诸比丘!此等是『四摄』事。」

接着下来,黄品琳居士将解释「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内容:

1. 布施 (Dāna)
布施分别有财物的布施、 法的布施、无畏布施。

布施的功能主要在于去除贪欲与自私,与家人、亲友及他人分享所拥有的资源,能促成一个和谐、平静的社会。政府方面也应助贫济弱,给社会带来安宁与稳定。

2. 爱语 (Piyavācā)
爱语就是以亲切与愉悦的言词来给与鼓励和支持,并且专注聆听他人所说,并表现出同理心与理解,避免伤人的言语,例如:妄语、恶口、两舌与绮语。

3. 利行 (Atthacariyā)
利行就是协助他人于各种任务或工作,提供援助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志愿贡献社会参与社区服务工作。

4. 同事 (Samānattatā)
同事就是与身边之人及属下共同合作,一起努力,达成目标,平等对待所有人,就好比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那般,这样,就能促进和谐,营造归属感与团结的氛围。

最后,黄品琳居士提到,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四摄法将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此四法能促进我们与周遭的人的和谐与理解,帮助我们培养慈悲、同理心与智慧。

黄品琳居士强调,实践此四法,能使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佛陀的教导与品值,而将这些行为落实于日常生活中,我们便能为建设一个更和谐、和平的社会!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浏览 https://youtu.be/ah07sgCsvmo

将佛学讯息传递出去,以接引更多人学佛,继续在学佛道路上精进,听经闻法。
欲知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 Follow us on:
https://linktr.ee/than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