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礼敬三宝?

-A A +A
文: 文才

礼拜佛像是否迷信?

这不是在拜偶像吗 ?

出家人要人恭敬是否傲慢了点?

我们对出家人跪拜,他受得起吗?

他们无德无能为什么要人礼敬?

僧侣是社会的寄生虫!

这些在社会上常听到的声音,其实是一般人对佛教不了解或所知片面造成。

佛陀降生于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迦毗罗卫国,为当时净饭王的儿子。这是历史上的事实。佛陀为了生命界对生、老、病、死的无奈;种种身心痛苦的逼迫;社会的弱肉强食,和阶级制度的不平等现象,放弃权力、地位和荣华富贵而出家,过着比平民更平民的生活,晚间树下睡,白天赤脚参访明师,每日乞食过活。

佛陀的出家,目的是期望能为众生、为自己寻出一条解救之道,让生命不再在痛苦中轮回,给人间充满幸福。

出家后的佛陀(未成佛前,名为悉达多),四处寻师访道,甚至修苦行,企盼从中获得真理。经过六年苦行苦修,终于放弃折磨身心的日子,独自到菩提迦耶打坐冥思,结果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为大彻大悟的圣者──佛陀。终于了解苦的由来、苦的熄灭、灭苦之道和生命界的解脱。

成佛后的悉达多太子,不怕身心的疲累,积极的将能令众生解脱的“法”四处传播。为了度化众生,有时还须赤脚走上好几天的路程。佛陀慈悲,解救各阶层人士,并为女性与低下层的人民(奴隶)争取平等,让他们脱离被欺压而获得人的尊严。他悲心的忙忙碌碌,一生度化众生,直至八十岁病重躺在裟罗双树下,仍孜孜不倦为弟子开示。临终之时,还度化了一位一百二十岁的外道师须拔陀罗成阿罗汉(圣者),后才进入般涅盘(入灭)。

佛陀成道后不久,就从菩提迦耶走到鹿野苑度化曾经陪他一起出家的五位外道行者。他们由于对佛与佛所悟的法的认同,而随佛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成为解脱的圣人;僧团也因他们的出家而形成,佛教从此具足“三宝”──佛、法、僧。

“僧”,是“僧伽”的简称,中译为众,即组织的意思。这里所指的组织,当然是指出家组织。僧众是依佛所制戒律的精神内涵而生活、修行;学佛所学、做佛所做,并挑起如来(佛)家业;抱着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悲愿利济有情。

佛教因僧侣的出家,而绵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在古代,他们就靠一心要解救生命界的精神,用走路的方式将佛法传播出去,从一个村落到一个村落;一个区域到一个区域;一个国家进入一个国家,传到斯里兰卡、泥泊尔、巴基斯坦、尹朗、阿富汉、中国等地。

佛法的流传,真的是一步一脚印的艰辛工作。过程中,还遇到外教或皇帝灭教的法难,当中不少僧侣为了护教而一一牺牲。这种不幸就曾发生在印度、中国、西藏、越南等。

今天的佛教传播工作,虽不像古代需用走路;经典的流传也不像古代要用雕刻、抄写和死记,但今日的僧侣仍然一样有他们的责任、义务和困难。现代的出家众,须兼顾个人修行、社会关怀、教育、慈善,而且还得顾及人们对宗教上的需要,以及生活上面对各种的挫折,而设法伸出援手。因此,今日的出家人,并非等闲之辈。

佛教的存在,实应感恩随佛出家的僧众,没有他们如佛般不惜一切的付出,不要说什么“佛法”,恐怕连“佛教”这个词都听不到。

“佛”是法的觉悟者,“法”是让众生之所以成佛、解脱的理;没有“法”就绝对不会有佛;没有“佛”对法的体证和宣说,法就不可能流传,众生就不可能解脱;有了佛与法,就会有人随佛出家;有出家的人,法与佛才能继续流传,佛教才能常住于世,众生也才有超越生死的因缘。

佛教的礼佛、供佛,不是一般人的拜神。佛教并不认为佛像就是佛,佛教徒的供佛,纯粹是对佛的忆念,就好比子女对过世的父母安置台位般供奉,这是饮水思源的美德。

有些人会有礼佛或献供品等的行为,那也是因感恩而有的自然行为,就如我们造像纪念伟人的同时,也会献花和鞠躬一样。

“法”是生命界的解药,要对它恭敬与珍惜,一般不会有多大异议,但对僧的恭敬,恐怕就不是这样。

出家的比丘受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受三百四十八条戒;未受具足戒的预科行者沙弥、沙弥尼受十条戒;而一些在家居士只有五戒,最多也在特别活动上受八戒,但多半的人是从来都不曾受戒。

无论如何,出家众受的戒条怎样都比在家众多。此外,出家人是全职的行修者,将整个生命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众生,而在家人则不然。因此,居士对僧侣的恭敬,不仅只是恭敬他们,更是恭敬他们的修行精神和所具的法。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出家人非如笔者所说的那样。当然,有的不很理想,但不应以少数人的问题看成全体的错。这好比我们从市场买回的一箱箱的柑,里边常发现一些爤的,而我们不会因其中几个坏了,就将整箱丢掉吧!同样的,我们不能因为僧众中出现一些不太适合出家的人士,而否定僧团的价值。

其实,我们姑且不说他们贡献什么,单指僧众的戒律和修行生活,就非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因此,礼敬三宝是应该的,是必要的;是感恩的表现,是谦虚的实行,是对法的恭敬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