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檀香家族之人间菩萨——钟美俄

檀香成立已有30周年,而她——钟美娥,追随唯悟师父当义工也近30年。曾经只会追着钱跑的money face变成奋力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义无反顾实践佛法、无分别心为老人洗屎端尿的正义善人。她也惊觉自己的转变是多么地不可思议。她说:“跟着大师兄去当义工,眼见接受关怀的人忍受痛苦的神情时,让我回想起从前的苦日子。我明白需要被助的心情。我很清楚遇难时需要被支援的滋味。”本着这样的心态,她才能以同理心对待每个穷苦阶层的受难人群。她总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就算面对满身疮痍的老人也能真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

“这辈子有两条路就算我正值老人痴呆之期也绝对认得的路线。一条是去机场的路线,因为我常来回载送儿女;另一条则是前往檀香寺的路线”她信心满满地说。檀香寺的路线能如此深深地刻印在她的记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切的一切,还需从她恶作剧一般的人生开始讲起。

美宏

与魏查理教授午后悠闲一席谈

“一言以蔽之,最好的教授和最好的图书馆———这是对国际佛教大学(简称国佛大)最好的诠释。”国佛大校长魏查理教授如此表示。秉持着“觉世间、利有情”的大学宗旨,国佛大一直致力于以最优秀的师资和职工团队来推广佛教教育。在2016年2月16日与魏教授一席谈之后,我告诉自己,前来国佛大是我正确的选择!

魏教授是全球多所著名大学的佛学客座教授,也是精通拉丁语、希腊语、日语、汉语和其他多种语言的语言学家兼专家。他曾多次在期刊发表论文及著书,记述其在“佛教从印度传至东亚”这片学术领域的研究心得。然而,对于自己卓越的研究成果,虚怀若谷的他却三缄其口,不欲多谈。他的人生座右铭非常简单,写作是为了分享,而教书是因为乐在其中。他也对自己执教的内容深信不疑。访谈中一些精彩片段摘录如下:

问:请您分享能够成为一位佛学教授的因素。

魏教授:因为受到优秀佛学老师的启发!我有很多好老师,但我要特别向两位对我影响至深的老师致敬 --- Couvreur 和W.Acker。一位是中亚佛教专家,梵文造诣极高。他是真正引导我进入佛学世界的启蒙老师。另一位老师教导中国画和佛教,应该说是中日佛教才对。所以,是他们两位为我指引方向,让我投入这份志业直到如今。基本上,我是受他们的影响才会去研究中日佛教,以及它在中亚的印度起源。这一切
于都缘这两位优秀的好老师。

Chimi Wangmo专访

一家人

同庆檀香30週年,好像在家吃团圆饭,场面的确像是一家人坐下来吃饭。他们全是在檀香认识的人,更惊喜的是从柔佛老远来的云月(以前四剑客之一),真是太高兴了,多年不见还是老样子。每桌的佛友都是法喜充满,我也看到我想看到的佛友,月霞师姐。30週年,人生有几个30年,大家的关系能从陌生发展到相识相惜,这得感恩唯悟师父当初把我们几个凝聚在一起,大家才得以结缘。如今虽事过多年,但这次大家仍能健康地于感恩之夜宴会上齐聚一堂,心中是无比欢喜也感触良多。

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莫过于我家那老头,他也吃得很开心。之前我还很担心他不知是否会在宴会半途就闹着说闷要回家。多得菩萨保佑,吾家向来怕闷的老头能坚持至宴会尾声。这或许也是宴会上充满法喜的磁场驱除了他心中的浮躁,感恩。

最后,我以“一家人”的歌词共勉之。

钟美娥

放下思想的包袱,就自在!

上个星期天,我有俩位要学习英语的行动不便坐在轮椅的新学生。一般上,教导成年和身体有异他人的
学生对我是个挑战;那是因为要除了要维持他们学习的持续性还要激发他们对人生有着正面的思维。许
多朋友要我与众人分享我十多年所积累与行动不便坐在轮椅的新学生的教导经验和心得尤其是我对他们
说的故事。

我很少对行动不便坐在轮椅的人士称他们为残疾人士或残缺人士。我会以行动不便坐在轮椅的人士来称
呼他们因为残缺或残疾人士不一定不能步行和行走如缺手者还是能自由行动。我所谓的行动不便者是须
靠轮椅才能有局部的行动人士。

生活在弱肉强食和经济步伐极快的社会,属于弱者行动不便坐在轮椅者肯定不能与一般的强者相互竞争
;在长期生活在劣势的圈子里,不管是你我他何况坐在轮椅者都会对环绕在身边的人与物,在心里肯定
会涌现障碍和心态出现不平衡!所以与他们交流与沟通,耐心和诚心乃是重要的!

张海荣

受在家菩薩戒心得

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今後常随菩萨学﹐他日成佛利有情﹗

记得八年前的腊八节﹐我受了十善法。唯悟法师当时开示时提到﹐十善法是为将来受菩萨戒打基础﹐因为受持「五戒」是止恶﹐奉行「十善」是行善﹐再接下来受「菩萨戒」是度众﹐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获知唯悟法师欲传授菩萨戒时﹐我犹豫着要求受吗?﹐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有六重戒,二十八轻戒。其中很多戒条是需要很大毅力才能持守的。此次传授的在家菩萨戒是依据法鼓山圣严法师所倡导的﹐以叁聚净戒、十善法、十无尽戒等内容所组成。经法师们的解说和鼓励,顿时解开我的顾虑。这几条简化了的菩萨戒,感觉上我还有恒心和毅力去持守。 ﹐于是,欣然报名,带着无比的感恩心去受在家菩萨戒。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以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此刻,我生起了对佛法的渴求和难遭难遇想﹐我不把握这次机会﹐再蹉跎下去,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林炳添

2015年精进佛七 戒子心得报告

尊敬的法师们,谢谢你们的辛苦给我们主办了这次学习,修行的机会。尤其是法师们的多次开示,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从行、住、坐、卧中,深刻地了解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这次体验填补了我心中很多空白,让我明白了念佛法门的方向,也增加了信心。我要精进努力,不断进步。

这次修行,由于安排得很周到,使我感到很轻松、愉快,也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到来。在今后的生活里,我会秉承法师们的教诲,认真修行,老实念佛。

王艳伟

不要折磨孩子在起点上

当朋友告诉我他的孩子的校外補习的时间是早上六点,我很惊讶也很震惊。这因为在这之前,据我所知,通常的校外補习的时间是从早上八点至晚上十点。没想到,这次又来了一个“突破”;也可让我们看到现代父母亲关心孩子的学业和前途的烦心的无顶点!但在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群无奈的孩子,他们的自然性的思维和身心发展就因此被妨碍和限制了!

现有的许多法律是适合保护孩童的, 但“補习或校外学习”的操作似乎没有像如雇佣童工法律有时间和场所的指定和限制。雇佣童工法律有条文规定童工的每天的工作时间的限制。也有每周的工作天期限,“補习或校外学习”这所谓为孩子接轨上社会谋生求职的学习时间是另外也是例外吧!

一般上,常惯性的考试是鉴定考生的记忆能力;考试差的孩子不是意味着孩子笨不聪明!安排孩子“恶补”能不能帮助他们学业?会不会使到他们的成绩进步?这是关键问题!在长时间的上课或学习,“恶补”变“压力”的环境,脑部的操作肯定受影响,也减低了向脑部传输信息的吸收量。脑部的信息吸收量低,记忆能力就差是不变的原理。结果孩子的考试的成绩就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了。这是兴趣变了压力的效应。试问为孩子自主报名参加校外補习班的父母们,可曾确认孩子在长时间学习的能耐?

张海荣

晚晴苑手工活动

檀香福利晚晴苑是檀香基金会辖下的非营利机构,成立于1994年5月。在上唯下悟师父的启发之下,义工们秉持着佛陀的教诲,以发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而成立晚晴苑。晚晴苑之成立最大的宗旨在于,为老人家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安老护理中心,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安老之所。从而也提倡“济老教幼”,让义工们可以把佛法实践在生活中。

“晚晴苑手工艺组”于2011年3月重整,是一个专门制作手工艺品的部队,目前所有的活跃组员约有40余人。其组员皆为义工,有老有少,但个个都拥有一颗菩提之心,不辞劳苦地为晚晴苑的老人家请命。

他们每逢星期二都会风雨不改地前来檀香寺聚一起制作或研发新的手工艺品。他们完成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完成品大至被单、抱枕,微至儿童小玩具都不尽齐全。值得一提的是,每样手工艺品都是义工们用爱心一针一线缝制而成,每一件都非常精致诱人。

制作手工艺品过程中,看着年老的义工们戴着老花眼镜,动作轻盈仔细地制作手工艺品,心里总会产生莫名的感动。问这资本主义当道的人世间,还剩下多少人存有这颗慈悲之心?在这自扫门前雪的凡尘中,这份真心为人的感动还有多少人体验得到?

美宏

檀香太极班欢乐之旅: 看见“十八丁Kuala Sepetang”Look!“Port Weld”

檀香太极班的42位家庭成员,在总教练(邓敬荣老师)、李玲葑师姐(教练)和郭本庆师兄(助练)的率领下,还有明山师兄的協调下,一行人经已在2015年7月5曰,一个风和日丽,天高气爽的星期天,於清晨 6.30am 浩浩荡荡展开了珠宝(Chemor)善学院(孔圣庙)、打扪(Tambun)柚子园、十八丁炭乡和十八丁渔港(Kuala Sepetang)欢乐之旅!

善学院 (孔圣庙) (Chemor):
行程的第一个驛站,我们来到了珠宝(朱毛)善学院(孔圣庙)玉皇宫殿。善学院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有古色古香色彩的庙宇。宮殿前的人造湖搭建了一座200多尺长的奈河桥,衔接了四大星群涼亭,彷彿在守候着玉皇宫殿。沿着雕塑美焕的假山、许愿池,美景尽映入眼簾,彷彿置身在景色怡人,湖光山色的 “中国花园”中!

叶秀欣

为何您要担心?

邻居对话1

邻居甲问邻居乙:“您孩子这么晚还没有回来, 看你的样子好像满不再乎的,一点也不担心。怎么啦?”

邻居乙答:“孩子现在已长大了,我对孩子有信心不用我担心!”

邻居甲说:“真的?你看现在已经是凌晨了,你孩子还没回来,真的没担心?”

邻居乙答:“孩子小时,我已付出关心,对孩子爱心,孩子对是非,黑白已有了明确的了解,不会随波逐流而变坏的。孩子今早出门时也已经告诉我因为赶工他会很迟会家!”

邻居甲这时自言自语的说:“原来关心加爱心就是放心!”

担心是因为你在孩子小时,没做功课,对孩子没有付出应有的责任;也没树立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让孩子好坏难分。还有,没给孩子空间,处处提防,事事设防,错误把“关心”当“关塞”来应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只是等着逃避这所谓的“家”啊!

“不关心” 加“ 没爱心”等于“担心”

邻居对话2

邻居丙的孩子忽然离家出走了。 对于这事,邻居们多难于置信。

邻居甲问邻居乙:“邻居丙不是时常在我们面前称赞她的孩子很听话,很用功又很勤劳孝顺吗?为什么一向孝顺的孩子会离家出走呢?不要父母亲了?”

张海荣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