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导

-A A +A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10/01/2025)

槟城檀香爱心福利中心主席高秀凤居士分享「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

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高秀凤居士分享「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

高秀凤居士是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心理辅导师,现任槟城檀香爱心福利中心主席,也是檀香寺在家僧团成员。

上一堂课在谈到「修行,得到最终的自由」时,高秀凤居士提到,当一个人想要开始修正自己的行为时,首先要能够看见自己的有限性,因此,我们必须放下自己对完美(圆满)的执著,而且从中看见到底自己执著的是什么?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逃避的经历,例如逃避现实的压力,或者逃避不愿面对的真相,或者逃避痛苦,甚至逃避面对真实的自己。

可是,我们是否曾经停下来想过,这些逃避的背后,隐藏着怎么样的恐惧﹑不安或渴望呢?

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呢?

高秀凤居士分享杨蓓教授的《亲密、孤独与自由》时提到,有些心理学派认为,人在成长的阶段中,为了自我保护,不自觉地就陷入虚假的状态。

当我不需要虚假和操弄时,心是安定的;

檀香寺庆祝佛成道日 派送逾2千份腊八粥

檀香寺庆祝佛成道日
派送逾2千份腊八粥

2025年1月7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成道日」,檀香寺于当天早上10:45am在6楼大雄殿举行佛前大供,并恭请檀香寺开山唯悟法师为大众慈悲开示腊八节的由来。

唯悟法师开示,释迦牟尼佛还未出家之前是一位太子,名「悉达多」,他抛弃荣华富贵的王子地位,选择出家修行。

他跟老师学习禅定,也修行长达六年的苦行。

极端的苦行让他瘦成皮包骨,却没有开悟。

有一天他想通了,他明白到「享乐」和「苦行」都是极端的作法,都不正确!

于是,他放弃了修苦行。

他从「苦行林」下来,走到「尼连禅河」去沐浴。

上岸的时候,他因为身体虚弱而昏倒了。

附近有一位牧羊女看到了,就用牛奶熬粥煮成「乳糜」给他吃。

吃完之后,他的身体恢复了体力,就前往「菩提伽耶」继续修行。

终于,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在菩提树下夜覩明星,觉悟了「缘起法」,证悟成佛。

中国佛教将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定在十二月初八,因此,佛成道日也称为「腊八节」 。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盐喻人生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 03/01/2025 )

檀香寺在家僧团成员符月明居士分享「盐喻人生」

2025 年 1 月 3 日(星期五)符月明居士分享「盐喻人生」

符月明居士是檀香寺在家僧团成员,考获国际佛教大学佛学硕士,目前是马来亚大学博士研究生。

你今天吃盐了吗?

盐的形成非常复杂,化学里面是写 NaCl ,也就是 acid 加 base 变成 salt。

盐是摄取了地球的水的循环﹑地质的活动,还有很多的生物,才能够形成的。

盐是我们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能缺少的调味料。

盐在很多工业以及化学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

盐有很多种,除了幼盐﹑细盐,还有井盐﹑矿盐﹑树盐。

盐有很多功效作用,在中医的角度里面,盐可以维持我们身体的渗透压,也能够清理我们的胃火﹑止血﹑美容祛痘﹑预防蛀牙﹑以及清污解毒的功能。

除此之外,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治感冒﹑口腔溃烂﹑喉咙痛﹑红眼症﹑清除眼袋﹑脚痛﹑蚊虫咬伤,也让鸡蛋能更快煮熟。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佛教与自我教育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27/12/2024)

檀香寺真醍法师慈悲开示「佛教与自我教育」

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真醍法师慈悲开示「佛教与自我教育」

真醍法师是檀香寺常住法师,目前在泰国国际佛教大学服务 。

上次谈过了「佛教与教育」,今天要来谈的是「佛教与自我的教育」。

我们先来复习上次所讲过的。

佛的定义是「觉」,佛陀,「觉者」,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佛教的教育就是「觉的教育」,或者称之为佛陀的教育。

佛教是宗教(信仰),亦是一种教育(修学),就是要把理论化成行动去实践。

佛是本著自己圆满的觉悟内容,例如:缘起法、四圣谛、三法印等,观机逗教来教育大家,引导大家修学,迈向解脱成佛之道。

佛教以「自觉」为重心,非常注重实践。

佛的教育,以「实践」为本。如果教育离开了实践,就与佛教的精神不合,要「解行并重」。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一)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20/12/2024)

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一)」

2024 年 12 月 20 日(星期五)檀香寺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一)」

真如法师慈悲分享傅晴曦居士讲述的《欣赏报恩世界》谈到「佛法在生活中的殊胜功用」,提到现代人都活在「求不得」的忧苦中,因为再富裕的生活享受也不能使其有满足感,总觉得自己落在高度消费的后头,这种「苦」是自寻的!

此外,人生尚有「精神上」的缺憾﹑「心灵上」的空虚﹑「自然界」的灾害﹑「人际间」的冲突﹑「环境上」的困扰等等,说明了「人身是一大苦聚」(即佛陀讲的「四圣谛」之「苦谛」),这不是过甚其词。

要解决这种种难题,唯有「皈依三宝」,「信奉佛法」才是根本办法!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但是,我们要把「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则必须将「佛法与人生」的关系作深入的了解,从而引发「信心」,具足「愿力」,而脚踏实地的「行持」,这样我们才会得到「离苦得乐」的效果。

檀香岁末大扫除

檀香岁末大扫除

2024年12月22日(星期日)檀香寺举行岁末大扫除,参与者逾70人,除了檀香常住众之外,也包括檀香寺属下的太极班、周日佛学班、英文佛学班、梵呗班,爱心福利中心义工等。

当天早上 8时半,大众齐聚大悲殿聆听真信法师的慈悲开示。

随后,在聆听了工作分配说明之后,大家携带自备的干净抹布及水桶等清洁工具,前往指定的楼层及各殿堂展开清扫工作。大家分工合作,有的人擦拭桌面,有的人打扫地上等等,展现了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与合作精神。

在打扫期间,檀香寺也贴心地为大家準备了茶点及饮品,让大家在打扫之馀能够稍作休息,补充体力。

享用了美味的肉桂面包与茶水后,大家继续投入到有序的清洁工作中。

檀香天厨也精心準备了美味的椰浆饭以及各式小菜,让大家享用。

随着各自的清扫工作完成之后,大家一起前往食堂大快朵颐。在享用美食的欢喜氛围中,大家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中午12时,岁末大扫除在欢喜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大家带着满足的笑容踏上回家的路。

岁末大扫除不仅提升了寺院环境的整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大家在精神方面也得到昇华。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法华经中的譬喻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06/12/2024)

国际佛教大学教学助理黄品琳居士分享「法华经中的譬喻」

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黄品琳居士分享「法华经中的譬喻」

黄品琳居士先后毕业于理大、马大以及佛教大学,现于国际佛教大学担任教学助理。

《法华经》就是《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的梵文名字是 Saddharmapuṇḍarīka Sūtra。

Saddharma 是「妙法」或「正法」。

puṇḍarīka 是白莲花。

Saddharmapuṇḍarīka Sūtra 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成中文,名为《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

《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在东亚(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影响很大。

檀香寺在每个星期五的线上共修会所念诵的〈普门品〉就是在《法华经》的第 25 品。

《法华经》以譬喻说法,这部经因为有许多譬喻而广为人知。

《法华经》一共有 7 个譬喻。( 譬喻是经典中的短篇故事 )

素食烹饪班

十二月四日,早上九时, 我和其他十七位同修来到槟城晚晴苑。 我们都兴致勃勃的要来向真升师父学习烹饪美味的素食,而且课程过后还可以参与供养僧众及晚晴苑的老菩萨们,可以同时修福慧!

为了要准时准备午餐给僧众及老菩萨们,真升师父选择了用现成的汤包袋和咖喱粉来煮卤豆干和素羊肉咖喱。师父说吃素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吃蔬菜,少吃面食,白米饭。蔬菜,饭,蛋白质的 比例是2:1:1。

在等待卤豆干烩煮的当儿,师父详细的介绍菜包的食材。为了增加营养,师父用了中筋面粉并加入少许全麦粉。此外,加入玉米淀粉,白油和soft cream ,才能使包发得更松软。接下来,师父把煮好的豆干倒入大锅,加入腐竹,煮一会儿,最后来个勾芡,就大功告成。

素羊肉咖喱也不难,先把咖喱粉,香茅炒香,倒入马铃薯,羊肉,加水焖煮至马铃薯变软即可熄火。

第三道菜是炒杂菜。倒入所有切好的蔬菜,加入水焖煮一会儿,再勾芡就好了。最后是准备菜包的馅料,那就是炒沙葛,红萝卜,冬菇,不需加水。

两个小时后,香喷喷的菜都准备好了。工作人员很快的分配午餐给僧众与老菩萨们。我们被邀请到晚晴苑与老菩萨们见面,看到他们吃得很开心,我们也很高兴。接下来轮到我们和真升师父,真念师父以及工作人员一起用午餐,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梁霓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29/11/2024)

檀香晚晴苑理事陈日隆居士分享「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2024年11月29日(星期五)陈日隆居士分享「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陈日隆居士是檀香寺在家僧团成员,早年考获马大理科硕士以及国际佛教大学佛学硕士,目前任职光学工程师。

陈日隆居士分享圣严法师著的《学佛群疑》中的〈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提到,传说中,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是没有读过书的砍柴人。不过,根据《六祖坛经》的内容和学者们的考察看来,六祖惠能大师虽不是学者,但不可能目不识丁。

在中国佛教祖师当中,除了传说六祖惠能大师为文盲之外,尚无第二者。

从印度释迦世尊开始,传承至中国历代的祖师,都是博通「五明」、内外学问的知识份子和大学问家。(五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

「上上等人」一般是指不需教育﹑不需文化,而是自然天成﹑一通百通,能够掌握根本的「理」,以贯通全体的「事」。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活动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