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灵 Submitted by fsoo on Fri, 16/04/2004 - 14:00 文/林惠雯 有位老朋友,自小我就与她相识。她生长在一个蛮富裕的家庭,但是她的烦恼却比其他人重。与家人的口角、考试的不利、与友人相处不和等让她将自己视为世上最不幸的人!她总觉得世上一切不幸的事情都发生在她的身上,故常为了一樁小事而忆起旧时的不如意,且时时难以自拔。接着,她开始开口闭嘴都说:这是我的命啊!我没有办法的! 人,何时才是个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为何总在面临小阻碍时就轻易的放弃,将一切的能力收起,把自己推向所谓“命运” 的绝路呢?这是为“人” 的羞愧! 其实,每个人的际遇都是无异的,在生命中都难免会碰到无数的挫折与考验。然,也许我们会问:为何有人胜利,有人落莫呢?其实,这并不是命运的安排,更不是什么老天的作弄,而是我们在面对与处理问题时的态度不一而造成的,说穿了──一切的痛苦与逆境都是咎由自取的。有人把挫折视为生命的末路;有则将它视为扭转生命的驶盘。前者无力向前,开始自怨自怜自叹;后者跨步迈进,每一步都朝着阳光,开始自信、感恩、惜福。 Read more about 万物之灵5179 reads
义工培训心得 - 在互相学习中成长 Submitted by fsoo on Thu, 01/04/2004 - 15:00 文 / 颖雯 Read more about 义工培训心得 - 在互相学习中成长5773 reads
义工培训营 - 爱、关怀、成长 Submitted by fsoo on Thu, 01/04/2004 - 15:00 文 / 晓娟 21/2/2004 的下午1时半开始,一群一群的义工陆续来到昙华苑集合,准备启程前往槟城檀香寺参加两天一夜的 < 爱、关怀、成长 > 义工培训营。一共有 26 位义工参与这次的培训,同行的还包括了来自印度的法师-仁波切及其侍者。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要加强义工对檀香寺整体的认识,也希望通过不断的自我成长,以提升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大约在一个小时后,我们便浩浩荡荡的往目的地出发了。 在巴士上,大家自我介绍一番后,妙顺更为我们带来首首的好歌,其中还有点唱环节呢!因为路上都下着雨,巴士司机非常小心地驾驶。来到槟威大桥,大家的心情都格外兴奋、紧张,因为我们快要回到我们的家――檀香寺了。 Read more about 义工培训营 - 爱、关怀、成长5573 reads
童言童语 Submitted by fsoo on Tue, 16/03/2004 - 15:00 文/夜欣 邻家夫妇很喜欢钓鱼和捉蚌子,假日或礼拜天,它们都会带着孩子去钓鱼。 那天大姐的孙子来我家,看到邻家的孩子带着鱼纲和鱼钓,他知道他们钓鱼去了。 姨婆,邻居去钓鱼,他们杀生,这种行为是不好的!” 大姐的小孙子冲而出。 大姐的小孙子参与檀香周日佛学班,;老师有告诉他与同学们不要杀生,伤害小生命,所以大姐的小孙子有颗小小的爱心,他是有感而发。 X X X X X X 嫂嫂的小孙女在慈济就读幼稚园。老师分给她一个爱心娃娃的铺满。 “婆婆,我要做一个爱心娃娃。我帮你看小弟弟,陪他玩耍,等下你给我一角钱储蓄,我把钱放进爱心娃娃铺满里!老师说我们每天要帮婆婆、妈妈做工,照顾弟妹,如果我们做得好,婆婆妈妈就会赏钱给爱心娃娃,等我们的铺满有多多钱了,我们把它交给老师,师父就会把钱拿去帮助那些穷苦的小孩子,让他们有饭吃,有书读!” 好一个可爱的爱心小娃娃! Read more about 童言童语5364 reads
萨提尔家庭治疗 Submitted by fsoo on Tue, 16/03/2004 - 15:00 文/爱心福利提供 上了吴思敏讲师的萨提尔家庭治疗课后,才明白到只有助人者与求助者都处在深层的自己时,治疗才会产生效益。往往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我本身对萨提尔的基本信念非常感兴趣,因为她提倡人戒生而平等。这一点能够让我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必然接受父母也是人,与父母在人与人的层面上接触及互动,而非只是活在彼此的角色之中。还有,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有足够的内在资源,以作适当的选择,成功地处理难题,健康地成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负起自己的责任。 Read more about 萨提尔家庭治疗5368 reads
狭缝里的关怀 Submitted by fsoo on Tue, 16/03/2004 - 15:00 文/丽真 每次妈的病卷土重来时我的心会马上跌入低谷。妈妈患的是精神病。 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我从小就目睹母亲生命的哀痛。她一一生的青春交托出去,为的是取得丈夫的那份爱。 我十一岁那年,母亲生下第五个女儿,当时我亲眼看见父亲失望的神情,他不屑地哼了一声后就走了出去。我知道母亲的心都碎了。她呆滞的眼神,让我心悸,我说不出那份沉重的伤感,然而只能默默地与母亲分担她生命的痛。 大学毕业后,回家与父母居住后不久,母亲第一次失常。我的家庭陷入未有的困境。父亲无助又愤怒,姐妹们也顿时惶恐不安。全家的重担骤然落在我的肩上。我负起料理母亲的工作,四处奔波求医,而母亲却一天比一天更不正常。 我担心、我害怕,呈现在我眼前的母亲是如此熟悉却又如此的遥远。她的眼神、动作只让我的心一天天的冷却,我的世界也随着母亲的失常开始冰冷起来。母亲忽静、忽闹、忽而胡言乱语、忽而清醒,看在眼里,我的心却痛不可堪。 Read more about 狭缝里的关怀5252 reads
或许是好事 Submitted by fsoo on Mon, 01/03/2004 - 15:00 文/心海 想一想,当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或眼前出现障碍时,我们会感到懊恼与沮丧,因为我们看不到事情的全貌,还不了解事实的真相。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逐渐了解原来当年所发生不如意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是它成就了我们,所以今天我才会这么好。如果当年不是因为重考,今天我就不会认识这位部长。 如果当年不是他抛弃我,今天我就不会嫁了一位这么好的丈夫。如果不是因为汽车抛锚,我就会搭上了失事的飞机。然而,当汽车抛锚的时候,我是如此地焦虑;当我错过了班机,我是如此地懊丧;当我知道那辆飞机失事时,才会觉得如此地侥幸。当我们还没有走到最后一步,我们都还不知道原来汽车抛锚是一件好事,然而在当下,却觉得我们倒楣极了。因此,当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切勿太过消极,反而要积极地面对它,把它视为一种契机、一种考验。从长远的生命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意义了。 Read more about 或许是好事5237 reads
生活不歇 Submitted by fsoo on Mon, 01/03/2004 - 15:00 文/夜欣 在堆满杂物的小屋里,我们见到了林阿姨。林阿姨的衣着有点邋蹋,衣服上的一颗钮子也掉失了,只用别针扣住。在家里她赤着脚,步伐有点蹒跚。她那古铜色的脸庞已刻划下?情岁月磨蚀的痕迹! 我们问起林阿姨的生活状况。林阿姨告诉我们她的老伴已经去世了,这间小屋是她家婆留下的,现在只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小屋里。林阿姨不多谈她的子女,她只告诉我们她的儿子每天都会送两顿饭过来给她吃。她说自己的儿子赚钱不多又要养活家,所以她也不埋怨儿子没给她生活费! 林阿姨很高兴的带我们去看他的手推车。“你们看这是我的手推车(其实是一部陈旧的婴孩推车) ,每天我推着它去卖洗碗‘药水’,很多卖面的阿姨会向我买‘药水’!” “那你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大概二三十块钱,不过有时候也有人家买不马上还钱,而太久了我会忘记是谁欠我的钱!” “林阿姨。在生活你希望我们上如何帮助你吗?”“哦!不用了,只要你们带东西给我吃,常常来看我就够了!” Read more about 生活不歇5544 reads
学习的心声 Submitted by fsoo on Mon, 01/03/2004 - 15:00 文/叶秀欣 感恩檀香寺爱心福利中心举办这个富有重大意义的电话辅导义工训练课程,让我有机会参与,并且能够从退缩、畏惧、逃避、没有信心的阴霾中走出来。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至少自信心增加了,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比较主动,不再顽强执着能以平常心去看周遭的一切! 辅导的工作不易为,这是我经过密集课程训练后所深深体会到的。一个优良的助人者最先决条件是要有一颗爱心和关怀心,他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在适当的自我表露,可以建立起对方对他的好感和信赖,对方也会自动的放下防范心。如此,我也觉得助人者的思路要敏捷、观察力要敏锐、倾听要全神贯注、聆听对方的每一句话并探讨,走进求助者的心扉,当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Read more about 学习的心声5454 reads
点燃心灯 Submitted by fsoo on Mon, 16/02/2004 - 15:00 文/夜欣 2003年亿遍观音心咒(Om Mani Pad Me Hum) 大法会于十二月六日在檀香大雄殿举行,而2003年爱心福利中心义工受聘仪式也安排在同一天举行,所以那天我真的是感受到法喜充满与内心的祥和。当天下午受训的义工们都穿着整齐的檀香T-恤,满心欢悦,济济一堂出席这个具有双重意义和纪念性的义工受聘礼。 Read more about 点燃心灯5671 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