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声声佛号摄悲心

 

戒子 / 夜欣

去年曾动过念头要参加精进佛七 ( 短期出家 ) ,由於信心的不足,却在犹豫和观望中错失因缘。今年有缘到檀香寺来参与每周共修会和法会,间中也参加了几次的八关斋戒会,加上自己也在家中拜佛诵经,因此助长了我的善缘,在今年的因缘具足下,我毅然报名参加精进佛七。我深信因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因缘善然来时就要珍惜。我要体会一心不乱和精进念佛的法喜、愉悦,更要寻求心灵上寄托的资粮!

在大悲殿帮忙戒子登记时,一位来自柔佛州年轻的戒子很喜悦的告诉义工:很久以来她就一直想要参加短期出家,所以她祈求观世音菩萨加持,让她有缘参加,很不可思议的,第二天就有一位佛友来约她一起到檀香寺来参加短期出家。听后,我们义工也很高兴地分享了她喜悦的因缘 …… 另有一个外坡来的家庭,他们家中四个成员都一起来打佛七,把佛法融入家庭中,塑造一个有悲心的和乐家庭,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宁、和谐与安稳,让净化人心的清流涓涓而不歇!

2004 年精进佛七 ( 短期出家 ) 感言 - 提起正念,把握当下

 

戒子 / 慧蕾

 

一进到大殿,就看到整个大殿爆满,参加短期出家的同修也很多,同时看到不少熟悉的、去年一起共修的脸孔,心里感到非常高兴。虽是人数多了,但师父们在排班、午斋和住宿方面也很妥善的调整及改革。

起初的两天,自己一直在调整自己,收拾忙乱的心,试着提起正念,但到了第四天早上,还是发现到自己无法专心,不禁好紧张。站着念,坐着念,特别是在“追顶念”时还能念到蛮法喜,最期待的是止静的那一刻。可是,一到了绕佛的时候最是烦恼,因为同修多,我排在最后一行的最后几位,每每领众念佛的师父的木鱼声一靠近,我们就必须加快脚步,以便腾出多一点空间。跟着前面的同修三步作两步快快走,看着她的海青晃来晃去,有时却要停下来等。往往稍微要用心,却因此而散乱了,妄念纷飞,甚至还起烦恼。最后只好索性绕佛到转弯处,我就去跟其他老菩萨一起坐着念。如此一直到晚课时还是无法绕佛,只好默默真诚的祈求佛陀加被、加持。

2004年精进佛七 - 戒子心得

 

文/ 梁木银

 

“ 遥盼十年,才见今朝。 ”
昨晚,师父说若想出家而还不具足资粮,可向三宝祈求。是的,就在我接获此活动通知的前一晚,至心向佛祈求,愿我加速成熟出家的因缘,没料到第二天晚上,就有朋友执取一份报告表格传递于我。当获知自己被录取后,为了避免障碍,于是继续不断的拜佛求忏悔,此因缘真的得来不易呀!

在这里没有百感交集的心情,因为强烈的出离心要我好好修持。 总结其过程是:

第一位挂上“长舌” 卡的人,当时心中好忏悔﹑ 好内疚﹑好羞耻;退心了﹑灰心了﹑想放弃回家了!但我遥盼十年,又具坚固的出离心,又岂可允许自己这般想法?于是,有佛法就有办法,即转念。这 “ 长舌 ” 能制服向来傲慢的我,因为有它,我看见自己许多的缺点,于是更加精进念佛,也可做为其他同修们的警提。

第二度要皈依了,心里好高兴也好紧张。第一次参加皈依仪式是对三宝

一无所知,只是一味跟从。如今对三宝明了深信,岂不是一大善喜吗 ?

第三天的修持中,哭得浠沥哗啦的,无不是真情流露。在这七天中,我哭了五天,因为内心中发出了无限的惭愧﹑忏悔及感恩。

爱心能够感化不爱你的人 , 爱心能够感动每个人的心

 

文/刘天明师

今年生活营我们所要带出的重点,从故事表演中展现出来。虽然这只是一个简短的故事,但是它的内容意义深长。从故事表演中小朋友们可以看到一群善良弱小的羊,在临死的那一刻,还能顾及家人的安危,而勇敢的在野狼的面前求情。他们都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保住全家人的安全。他们那勇敢又坚强的情操就是爱的表现。心中充满爱的人,才会相互感恩,相互关怀。

爱心是感化人们最大的原动力。那凶恶的野狼最后尽然能被这群羊儿真挚的爱心所感化,而生起了慈悲心,释放了羊群。这份难能可贵的爱心,在现今的爱心沙漠中,有如一股清泉,滋润了人们干涸的心灵。

希望我们这充满爱心的小圈子,有如水中的涟漪,从一个小圈圈一直扩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 那山那人那狗 ' ━ 情牵父子亲电影分享会

 

文/ 夜欣

 

‘ 那山那人那狗 ' ,未看之前我以为一定是一部很纳闷的影片,但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情牵着我的却是一种难于说表白而铭心的感动。戏里的人物、简明的对白、一举手一投足流露的真情、山区人民淳朴的民风,还有那忠心耿耿的老二 ( 小狗 ) 都是叫人感动的。

      以前交通不方便,所以山区人民的相互联系也只能单靠邮差的派信。所以戏中的老邮差经年累月就是翻山越岭的在替山民们派信传讯息,就这样自然的老邮差和山民们建立了一份深厚真挚的感情。老邮差年老了,双脚也时常出毛病,所以这份工作必须交由儿子继续担负。

      儿子第一次派信,老邮差有千万个不放心,所以他决定和老二陪孩子走一趟。一路上,翻山越岭,山路的崎岖难走,而父亲多年来竟这样辛苦走过。儿子对老邮差的乐业精神开始有所领悟和佩服。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