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常见的药用植物

 

文:Bro. Ooi chooi Seng  译者:李医师

由于我国地处热带地区,其雨林中蕴藏着许多奇花异草,而民间则应用这些植物的叶、花、种子、根、茎或树皮等来作为防病治病的药物。据估计,约有2000种类的植物可有药用的价值。我们将为檀香电子报对有关草药作出一系列之简短介绍。

事缘在上古时候,有一个学者曾向摩竭陀国之国王频婆莎罗的御医耆婆请教;他可否从树林中找出一种毫无药物价值之植物?经过遍山野林的寻找后,御医耆婆的答案是在树林里并没有这一类植物。从这一则故事,便可窥知所有植物都有其药用的价值;只不过识货者就当它是宝,而不懂得者则认为是草。

取人之长

 

文/韩竣

唯悟法师日前偕同梁国兴居士到台湾去了一趟,参访了高雄日常老法师的法人道场。师父说一跨入道场,立刻可以感染到一股浓浓的、对生命有无限憧憬;对“生命是无限相续”的深信不疑,让人肃然起敬。道场的主任说他们到这个道场来,不只是为了要一份工作,而是沿着“成佛之道”去努力、精进。他们经营着的目标是长远的、延续性的、高层次的。他们不计酬劳,不计时间,默默耕耘,为的是累积资粮。这一世不能达成目标,可延续至下一世;再耕耘,再累积,一世一世的延续下去……直至成佛为止。就因为他们深信“生命是无限相续的”,因此对未来世中能成就佛道就充满希望;也因为充满希望,他们能全力的、无私的、完全的付出。大家都这么想,那股凝聚力就是一股强大、牢不可破的增上缘,你要这个道场不兴盛也难啊!

竖起拇指

 

文/心莲

年底学校照例举行休业式,除了颁发优秀奖,也颁发服务奖给学长团及图书管理员。这一年学校特别颁了一份勤工奖给一个学习有障碍的低能儿。

      这一个同学,据说是父母属近亲结婚,造成家中几个兄弟都是低能儿。他读了五年书,偶尔还会写错名字。我是他的班导师,这样的孩子要怎么教呢?起先,我用一本大方格的本子让他从最简单的字,如:上、土、王、人、大……写起。学习了好几个月后,还是没有进步,却发现他很勤劳。他每天都帮同学们打扫课室,抹门窗,即使这一天不是他值日。他做起清洁工作还挺细心的。他会先把椅子放在桌子上,一排排地扫,然后又把桌椅排整齐。

       有一天,我在上课时当众称赞了他几句,他高兴地跑到我的面前,拉了拉我的衣角说:“谢谢!”又连跑带跳地倒回座位。从此,他每天早上都在停车场等我,帮我拿本子及作业簿。一句由衷赞美的话,竟然可以给一个大家都认为“无可救药”的低能儿带来欢喜、高兴,这功德可真不小啊!

莲 Pink Sacred Lotus scientific name Nelumbium Nucifera Gaerth

 

文/Bro. Ooi 译/李医师

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二米,花、叶、出淤泥而不染。全年可栽培或种在大水缸里。佛陀常在经典中提到莲花及其含意。其根茎部份乃气生根;种子在莲蓬中,肉淡黄色,其心绿色,皆可药用。莲叶有清暑利湿、止血及降高血脂症之效;莲子可健脾涩肠,用于遗精、白带之症,而莲心则有养心益肾作用。莲藕生用可清热、凉血、散瘀,对衄血、吐血及咳血有良效。莲房有祛瘀止血功能,常用于尿血症及月经过多症。至于莲须亦有清心益肾之功,可用于遗精、或肾亏所致的尿频、遗尿等症。以上所述之药材皆可从中药店购获。
       虽从淤泥中亦可长出洁净且清香之莲花,故在平凡的众生中,亦可出现有智慧及有品德者。

法句经》云:

如作田沟 近于大道 中生莲华 香洁可意 no.58

有生死然 凡夫处边 慧者乐出 为佛弟子 no.59

五月份八关斋戒会访谈记

 

心莲整理

访谈对象:Tan Hock Lye 受英文教育却能以罗马拼音背诵《佛说阿弥陀经》。
(简称 Tan )
伍振德 没受过正规教育,却能流畅地背诵《佛说阿弥陀经》以及 戒会所诵念的经咒、佛偈、香赞等。( 简称 伍 )
王宝珍 第一次参加八关斋戒。( 简称 王 )
李美云 檀香义工, 越念佛越精神。 ( 简称 李 )

日期/时间/地点:8.5.2005 6:00p.m. 檀香寺二楼 I C T 办公室

心莲: 请问是何因缘促使你们来参加八关斋戒 ?

Tan & 伍 & 李 :三年前檀香定期于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主办八关斋戒,我就开始来 参加了。

伍:这一次,我们一家四口一起来参加。我们两夫妇和一对儿女。

走入人群,一起成长

 

文/夜欣

凭着一颗炽热的爱心,我参与檀香爱心福利中心的义工团一起走入人群,挨家挨户,开始我们的社区教育问卷工作。我们是想透过问卷方式了解民众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提供资料,协助寻找正确的管道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那天正好是冬至,家家户户都忙着煮汤圆。我们敲了几家的门但他们都拒绝回答问题,也吃了不少闭门羹。我们不气馁,一楼一楼地继续转。我们汗流浃背,气喘如牛。我们汗水里一颗颗的爱心没有得到预期的响应。我们去探访的个体户,许多都不想公开各自的隐私。有一个女主人,非但不肯出来应门,还叱骂她的孩子,不让她接受访问。我们还遇上一个妇人,她一听到敲门声就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令我们听得脸红耳赤,羞得无地自容。我感到非常挫折,想打退堂鼓了。后来获知她是一名精神病患才释然。当然,我们也遇到一些热心人士,他们都很乐意回答问题,充分与我们合作。

我们在进行问卷活动时,常鼓励他们到佛寺参加活动。大多数的老人都因为行动不便或没有人接送而错过了亲近佛陀的好机会。我在想:身为儿女的是不是可以设法抽空,让他们年老的双亲有机会共沾法喜。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